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中国古人是如何展现生态保护智慧的?

日期: 来源:凉山生态环境收集编辑:凉山生态环境

 我国传统社会作为一种典型的古代农业文明,与自然生态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人类生存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方面。在与大自然相互作用的长久过程中,我国古代人民形成了一系列农耕文明的生态保护智慧,对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农耕文化: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系统平衡

农耕文化最重要的方面,是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同时开展农业活动,否则这种“靠天吃饭”、基本依赖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就将丧失其存在的基础。

首先,我国古代人民强调人类活动需要定的克制,以使自然生态得到自我恢复。《孟子》:“数罢不夸池,鱼瞥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吕氏春秋》也有着同样的思想:“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数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其次,农业活动必须依自然天时而开展,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前提。著名的二十四节气,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对自然运行过程与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刻认识。春耕、夏忙、秋收、冬藏是符合大自然节律的生产生活节奏。

最后,中国古代文明强调敬畏自然,有着一套“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国哲学认为人道生于天道,人根本上是由天地而生,所以人要敬畏天道、敬畏自然不能盲目自大、无所忌惮。这种深厚的自然人文价值观内在地保证了传统农耕文化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保护。

生产生活: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依共存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它把人与自然界结合为一体,强调“万物一体”和“天人一体”,反映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相依共存的密切关系,反映了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依赖感与亲和感。“天人合一”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视天地人为一体,强调和追求天地人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和谐性,承认人与天地万物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它把人与天地万物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认为它们都是同一宇宙本源所创生的,因此都是有生命的存在物,相互之间处在一种血肉相依的联系之中,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也必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善待宇宙万物。在这个意义上,“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基本正确的,这种素朴的天人和谐观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生态智慧,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水利工程: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互利发展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氓江上,是我国举世闻名的古代水利工程。它采取中流作堰的方法,在氓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把氓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外江则作为崛江的正流,内江的水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内江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上的灌溉系统,保证了大约 300 万亩良田的灌溉。都江堰工程的伟大之处在于人们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以此建构了一个人与自然共生其中的水环境生态系统,在调节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的同时,实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利发展。

京杭大运河是春秋时期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的。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通琢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直取北京。大运河的开凿不仅联通了我国北方和南方,使南方富庶的资源和财富可以更加便利地运输到全国,而且也深刻影响了沿途的生态环境。通过水源的沟通和调动,可以使广大地区的旱涝得到调节和平衡,从而获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应。

京杭大运河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觉调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另一鲜活例子。

文学精神:优美诗篇蕴含生态美学智慧

考察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体现“自然生态”的代表作品,几乎是一个无边无际的问题。

《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精神的写照,表达了丰富的生态思想。陶渊明作为魏晋时期的风云人物和典型代表,在退出官场隐居农村时,写下了不少蕴含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的优美诗篇,其诗篇反复倾诉着对故乡自然生态的关爱,如《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桃花源诗并记》可以说是他的一篇描绘理想社会生态图景的杰作。辛弃疾的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从生态学家的眼光看,诗中的描绘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个平衡和谐、有机运作着的生态系统,其中有作为天体存在的星、月,有作为天气存在的风、雨,有作为大地存在的山、溪,有作为植物存在的林木,有作为动物存在的鹊、蝉,当然,其中也有着人类制造的“第二自然”:茅店、村路、板桥、稻田。一切都是如此的安详、温馨、优美,如同海德格尔说的,这是人在自然中诗意的栖居。

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普通人从小事做起

在现代社会,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者,也是生态破坏的受害者和良好环境的受益者。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参与,与你我有关。

我们每个人的微小行动,都关乎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节约一张纸,少用塑料袋,少开一天车等。人人建设生态文明迈出一小步,就会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一大步。从现在做起,用我们的双手牵起越来越多人的手,牵出绿色长城,牵出绿色希望,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地更绿,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联合出品:科普中国、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相关阅读

  • 绿美一线“兴林人”

  • 英德竹海。 通讯员∕供图珠水浩荡,南岭葱郁。炎炎夏日里,人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南粤大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如今,空气清新、林木拥翠、碧水潺潺的地方越来越多,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场
  • 游中国看生态秀美画卷

  • 四川成都,市民在市区即可遥望雪山;浙江宁波,人们在剡江里畅游;福建三明,游客在九阜山观云、戏水、深呼吸……如今,良好的生态已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和优势。《“十四五”
  • 金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崛起路径

  • 以“绿”为笔,山湖作墨,昔日的“江东福地”,正在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野仙踪”图。近年来,金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做大“生态绿地”、进
  • 图片新闻丨博河生态公园试营业

  • 俯瞰博河生态公园(8月21日无人机摄)。近日,博河生态公园开园试营业,该公园位于博乐市小营盘镇,占地256亩,距博乐市城区约15公里,是一个集垂钓休闲、餐饮娱乐、康养研学等于一体的生
  • 东台:公益诉讼守护世遗“湿”情画“益”

  • 品牌内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中华民族最初的审美里,就有湿地的一席之地。在地处黄海之滨的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就有这样一处湿地,因港汊形似条状而被称为“条子泥”。这里
  • 黔东南州:“五举措”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熊茜雯)近日,记者从黔东南州自然资源局获悉,黔东南州扎实推进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五项举措助力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强化规划引
  • 能动司法 共护生态

  •   “父老乡亲们,你们知道吗?2013年,我们铜川市成为秦岭以北首个朱鹮野化放飞地。经过10年的繁育,现在‘铜川籍’朱鹮已经突破200只了。”  8月14日,一场以“护空中‘东方宝石
  • 山东:绿水青山有了“生态身价”

  • 集吃、住、玩和会议接待于一体,房间和餐厅都是超大落地窗,透过每一扇窗都能看到一幅风景画……蒙山脚下的蒙阴县桃墟镇百泉峪村里,藏着一座特色酒店——蒙山养心园。这个月,酒店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国古人是如何展现生态保护智慧的?

  • 我国传统社会作为一种典型的古代农业文明,与自然生态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人类生存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方面。在与大自然相互作用的长久过程中,我
  • 创意成就城市未来 大咖开启“头脑风暴”

  • 8月的冰城,秋高气爽。22日,在松花江畔哈尔滨香格里拉大酒店内,2023哈尔滨城市品牌创意峰会如期举行。多位国内创意设计、品牌营销领域的专家大咖就城市品牌建设、创意设计、文
  • 绿美一线“兴林人”

  • 英德竹海。 通讯员∕供图珠水浩荡,南岭葱郁。炎炎夏日里,人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南粤大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如今,空气清新、林木拥翠、碧水潺潺的地方越来越多,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场
  • 温医大附一院公园路院区门诊回迁

  •   晚报讯 经过历时9个月的医疗布局调整和适老化改造后,昨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公园路院区门诊正式回迁。  温医大附一院公园路院区位于温州老城区、老年就诊人口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