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检测水质。
在线监控设备确保治水效果。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必备前提和重要基础。近年来,崂山区累计投资11.75亿元,完成99个农村社区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在全市率先实现省厅提出的农村生活污水“整县制全域治理”目标,为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强保障。今年以来,崂山区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将治理优先转为治理与运维并重,力争在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方面找创新、做文章,进一步巩固提升治理工作成效。
景区重点污水处理站装监控
崂山区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数量多、分布广,且多个模块位于崂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山间村落,位置偏僻、通勤不便,给日常监管带来一定困难。为有效提升执法效能,填补环境监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短板漏项,崂山区积极申请市级生态补偿专项资金264万元,为景区内重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对COD、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进行在线监测,实现了对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的实时监管。近日,设备硬件已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待信息化平台完成调试、稳定运行后,执法人员可以随时查看数据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第一时间推送给属地街道,对处理设施运维效果的管控更加精准。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安装在线监控设备的污水处理设施均位于王哥庄街道辖区,为充分发挥该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护长效机制走深走实,王哥庄街道在积极配合项目建设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在线监控数据超标问题线索处置工作机制,实现了属地责任与智慧化手段的无缝衔接与深度融合,为形成农村生活污水全链条的闭环监管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
精准溯源限期整改纳入考核
针对在线监控平台推送的异常数据问题线索,规定了流转、核查、反馈等一系列工作程序,特别是对问题线索的排查整改提出了精准溯源、限期整改的具体要求。同时,将出水超标情况以及排查整改不力纳入对污水治理设施第三方运维单位的日常考核中,倒逼第三方单位规范运维、达标排放。
在非现场执法手段日益完善的同时,一线环境监管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崂山区坚持执法监测双重联动,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监管分别纳入年度执法、监测工作计划,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加以推进实施。根据工作计划,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污水处理设施的全面现场检查和监督性监测,重点检查设备运行状态、运维台账、出水口设置等情况,对设计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相关指标进行采样监测,根据检查监测结果,督促存在超标等问题的设施限期整改到位。同时,督促属地街道、第三方运维单位及时开展自行监测,发现问题早排查、早整改。
下一步,崂山区将继续贯彻生态治水理念,坚守绿色发展底线,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上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丰富监管模式,以农村环境高质量保护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美丽乡村生态环境。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徐美中 通讯员 殷鹏 戴永明
深读一点
生态环保课堂“搬进”污水处理厂
“原来污水是可以变干净的,太好玩了。”“今天来到市区首座全地下污水处理厂参观,听完讲解后感觉更应该带领孩子一起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工作和生活中。”25日,市生态环境局崂山分局联合市级环境教育基地张村河污水处理厂开展中国水周水生态保护主题宣讲活动,通过向学生和家长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30多组亲子家庭走进环境教育基地,沉浸式体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现场,工作人员向崂山区实验学校2019级7中队学生介绍了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来历及意义,并授予班级护水小分队旗帜,号召他们为保护水环境贡献力量。环境教育基地环保宣讲员进行“清水小课堂”水生态保护公益宣讲,详细介绍了污水处理、护水节水等方面的知识并现场操作污水处理小实验,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随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地下厂区,通过近距离实地观察,深入了解污水处理全过程。“美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今天,生态环境保护的点滴精彩,都会被同学们深深地记在心里。”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绿色环保的“种子”,引导他们从小养成自觉爱护环境、文明健康的良好生活方式非常有意义。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崂山分局将继续探索借助各部门力量共同推进环境宣教工作的新形式,开展好通俗易懂的环保宣教活动,不断增强公众生态文明素养,为生态环境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汇聚强大社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