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花台村张老师屋里那个妹崽和双寨村蒋木匠屋里那个儿子,整天硬是劲逮逮的!”
“怕不是哟!?那个儿子娃好像是忠县的,叫什么‘讲政治’。”
老屋基村的乡场上,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乡聚在街上一家忠路豆皮小吃店里,东拉西扯的在摆龙门阵。
“找不到就莫乱说!他哪里叫‘讲政治’哟,叫蒋政!就是村民微信群里那个‘追梦人’。”小吃店的男主人老杨这样对他的老伴罗大娘“打短嘴”(纠正表述,截住话头)。
乡亲们刚才“摆谈”的两个人分别是上级组织派驻到老屋基村开展乡村振兴的前后两任第一书记,他们都是利川市人民医院的驻村干部,“张家屋里”的叫张莉,老家就在不远处的花台村,前不久刚结束任期回去了;“蒋家屋里”的则是一个误会,蒋政是现任驻村第一书记。
老屋基村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她坐落在佛宝山山麓南侧,彭利线公路穿境而过,姚家河穿过单孔福寿石桥,在老街入口处汇入木坝河,水势更盛的木坝河沿古冰川故道“一江春水西倒流”,向郁江向乌江向长江一路欢歌而去,集镇曾是盐道上的重要驿站。
这里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镇化建设的兴起,昔日的繁华悄然黯淡,2300多人的村庄留在村里的已经不足1000人,而且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学龄儿童,街市也日渐寥落。
骤然有生面孔出现在村里,自然会引起乡亲们的好奇与注意,而驻村干部们严格落实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的“三在”工作制度,使他们在村里出现的频率更高,吸引的目光更多。
乡亲们很快就打探清楚了,现任驻村第一书记是人民医院的副院长,是放射科专家。
在阳光下,不论是张书记或蒋书记,还是“尖刀班”其他成员的一举一动当然不会有任何秘密,都被乡亲们看在眼里,收进心里。
蒋书记今年三月收到去老屋基驻村的通知后,欣然到岗,并立即转变角色,用放射科医生透视病人身体,寻找病痛原因的蛛丝马迹的那双“火眼金睛”,开始扫描老屋基的村情。
老屋基村地处忠路镇东南片区,国土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44亩,林地面积14919亩,共有20个村民小组,人口有773户2327人,脱贫户238户817人;外出务工人员849人,其中脱贫户307人;现有“雨露计划”学生16人,党员68人。危房改造户92户,其中C级危改户79户,D级危改户13户,已全部建设完成搬迁入住。实际在村人口900人左右,年龄结构主要是老年人和中小学学生。
老屋基村第一大产业为茶叶1145亩,覆盖农户413户;第二大产业为水稻143亩,分布在所有小组,覆盖农户218户。在村企业有临江茶厂分厂、合心乐器厂……
摸清村里的家底,蒋书记的眉头拧成了川字。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也是关键。
老屋基村在星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这里气候湿润,雨水丰沛,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高,本是一块风水宝地,但囿于坡地林地多,耕地极少的现状,农业产业发展一直没有取得突破,茶叶、民宿产业,一是覆盖的人口有限,二是还远远谈不上兴盛。
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何将“两山理论”运用到村里的乡村振兴上?蒋书记一边思考着,一边积极寻找着支持。
“长干村王家榨屋院子里那个王大记者好像要回来搞大事呢!”
听到乡亲们的这段龙门阵,路过小吃店的村纪检委员李光辉暗暗吃了一惊,大爷大妈们的能量可不小啊!他们刚才提到的“王大记者”,是蒋书记在寻找内外支持资源,筹备“老屋基乡贤大会”期间,搜集从原老屋基管理区走出去的文乡贤、官乡贤、德乡贤、富乡贤时,发现的一位“特别乡贤”,他是当年老屋基中学的学霸和才子,现在某主流媒体任职,有“无冕之王”的顶戴,加之他古道热肠,交游广阔,人脉丰富,文笔老辣洗炼,是推介老屋基村及周边村落的旅游与民宿产业,引进公司或贤人到家乡兴办合作社,做实中药材种植和其他农业产业,壮大茶叶产业,以及进一步打开乐器厂销路的上佳人选。
王记者受邀回到家乡,面对小时候上山砍柴,下河摸鱼,那些似曾相识的山岭河沟,一方面倍感亲切,另一方面深感责任重大,于是,在老屋基古街,轻轻地跨过1000余米鱼背脊街面的每一块青石,又慢慢地走过一条又一条田埂,缓缓地踏勘一座又一座山头,不时与蒋书记指点这栋房子那匹坡,他们一边在村里转悠,一边悄声交谈着,在乡亲们看来,那就是要“搞大事”的节奏!
蒋书记的内心里啊,是真心希望能够将中药材种植、乡村旅游这些产业逐步发展起来,让乡亲们的荷包鼓起来,将乡亲们绘声绘色猜想的大事变成现实。
“双河组那段沟渠滑坡垮了,好长的一段,是蒋书记从医院要的钱解决的!”
“是的嘛!医院的一把手屈院长还来看哒的呢!”
“集中安置房的下水管破哒,那一大片差不多就是一个臭水坑,是蒋书记去找上头找回来的钱,才搞好哟!”
“据说,前不久在街上拍的那个‘石榴开花’的电影,也是蒋书记招来的班子呢!”
“嗯,嗯,是还有些板眼和哈数,两个书记都能在村里扎下根子!”
乡场上的龙门阵,话题包罗万象,内容虚虚实实,草灰蛇线,不知何时“架墨”(开始),也不知何时“杀角”(结束),随意而漫不经心,却无不是民心民意民情的散发。
木水西去拜郁江,驿路东来问老枋。龙渠故里千古事,双峰并立叹风凉。
虽然,蒋书记来的时间不长,但他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兴产业,重文化的所有心思和动作,连同“老屋基,屋基老,基老屋不老”的掌故、凉风垭口的松风、公母寨上的香火,尽在乡亲们的龙门阵中。(作者:陈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