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赵瑞雪
以科技创新之桥,聚鲁港人才优势,激发产业活力。10月30日,由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主办的鲁港人才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齐盛宾馆举行,与会嘉宾聚焦人才发展机遇、科技人才联动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作主旨演讲,来自香港高校、科技孵化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的成果转化项目推介吸引了众多淄博企业家。
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国电子商会秘书长、中电数字经济研究院(海南)院长彭李辉,在主旨演讲一开始就围绕大会主题抛出话题。他表示,我们将迎来“以数为本”的时代,数据就是核心竞争力,数字化基础研发人才、数字化交叉融合型人才、数字化的治理型人才是支撑数字经济的“三才”,要将香港的科技人才服务优势和山东制造大省产业优势有效结合,通过人才联动助力数字经济发展。香港科技协进会副会长、广东省数字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德豪则以《AI大模型带来数字化的国际机遇》为题,分享了以内生型创新带动的新型科技空间,进一步激发淄博企业家深挖鲁港合作潜力的热情。
为实现鲁港两地科技资源差异化优势互补、产业优势对接,促进两地在科创人才、研发项目、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论坛邀请了粤港澳大湾区专家、企业家分享科技成果。
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执行总监高凌云,现场推介了“港科大深圳产学研成果及经验”,香港科技大学是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联动香港和内地资源,在联合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方面具备丰富经验,她专门分析了深港融合的成功经验为鲁港合作提供借鉴;具有海量国际科技资源和丰富创新创业孵化经验的大公坊国际加速器CEO丁春发,现场推介了农用无人机、机器人管家等6个项目,并表示将充分发挥好鲁港技术转移中心职能,把淄博打造为链接鲁港两地科创资源的桥头堡;深圳前海和聚投资合伙企业合伙人栾凌,则以投资人视角,结合其重点关注的半导体、新材料、医疗健康、新能源、人工智能领域,阐释了以人才和科技创新为本的价值投资。
这场科技与人才的碰撞,契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论坛现场,已有不少淄博企业就具体项目向与会专家抛出橄榄枝。释放两地技术、人才与产业优势,鲁港深度合作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