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非遗传承丰富多彩 人文资源得天独厚

日期: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收集编辑: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小楼镇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北部生态产业区,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是中国道家传说八仙中唯一女仙何仙姑的家乡。它的神话传说、自然人文、历史古迹……无不在诉说着这个乡镇的奇秀。数量众多、历史悠久的非遗传承项目,是小楼镇优质人文资源的具体体现。下面,大家一起来了解小楼镇12个非遗传承项目,领略小楼非遗魅力。

一、冬节习俗

小楼镇广府村落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又称冬节,俗称“过冬”,历来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当天,家家宰鹅杀鸡,烹调丰盛的菜肴,用三牲祭祀祖先,祈求合家平安。村民认为冬至关系到一年节气、命运的转换,所以家家的餐席上必须摆放一条或数条煮熟的鱼,鱼头、鱼尾剩下不吃,以取做事有头有尾,生活“有余”之意。冬至的晚饭,一如除夕年夜饭隆重。

从唐朝至今,小楼镇延续着过冬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贡品等。在乡村,还会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冬至时节的习俗是吃冬至角,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角。不仅自家吃,还会赠送亲友表示祝福。

二、仓沮圣庙开笔礼习俗

仓沮圣庙开笔礼

仓沮圣庙位于小楼镇腊圃村,是供奉汉字创始人仓颉的庙宇,始建于南宋至元朝,历代有维修。整体布局为三进两天井,庙内立一方“广化禅师修庙碑记”,墙上有明代广东五才子当中孙贲、王佐两人的诗文石刻。现今仓沮圣庙还保留有宋咸淳进士李肖龙的《帽峰夏云》,广州听雨轩“五才子”于元末书写的《浪湖春水》《石潭渔钓》等诗。

赖氏家族自古重视后代的品行教育,注重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故在仓沮圣庙开设“开笔礼”。“开笔礼”仪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成长过程中接受的首次大礼,这一仪式被称为“破蒙”。学童会在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而小楼镇腊圃村供奉汉字创始人仓颉,自元代到清朝,每年8月份举行开笔礼,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学子考取功名,从而开笔礼代代相传。

 三、竹编盒箩手工艺      

竹编盒箩是增城本地人逢年过节或置办喜事时用来装吉祥如意物品的传统用具,可装酒、肉、花生、布匹等,在各种场合都可用到。从前婚嫁时,男方用盒箩来装聘礼,女方用来装嫁妆。特别是女儿出嫁时,母亲一定会送给女儿一担(一对)盒箩,寓意让女儿的子子孙孙都有东西挑,不会饿着。

小楼镇江坳村赤岭合作社是增城唯一一个纯人工编织盒箩的村庄,盒箩制作过程复杂,共有10多道工序。一根竹子,首先要剖削成粗细均匀的篾丝,经过切丝、刮纹、打光、劈细后,才能成为编织盒箩的原材料,接着再按照一道道工序要求编织成完整的盒箩。双层编织的盒箩,最后还要再刷上铜油膏。一担手工编织的盒箩,如果保存得当,用上四五十年不成问题。

小楼镇盒箩代代相传,已有上千年历史。在江坳村传承人邱土桂家里发现的一个盒箩,盒箩顶盖内侧用毛笔写着“民国27年建”和“戊寅年”字样,盒箩盖内还写有“云山”二字。它讲述了江坳村盒箩的变迁历史,世代相传。盒箩手工艺曾经风光一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远销至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至今,在小楼镇许多年轻人的婚礼上,依然能见到流传近千年的盒箩身影。

四、小楼打榄文化

邓山打榄

每年10月份左右,小楼镇邓山村乌榄迎来成熟期,村民就会拿上专用工具“榄竹”进行打榄。作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乌榄专业村,邓山村的古榄园是岭南地区连片面积最大、平均树龄最长、保护最完好的梯田种植古树群。共有古乌榄树群30多处、古乌榄树1000多棵。邓山村的古榄园不仅是增城的特色农产品“名片”,还是仙榄沙龙新乡村示范带的精品文旅项目之一。

邓山村乌榄树的树龄基本都在200年以上,每年5月,乌榄树开始挂果,果实慢慢长大成熟,从青绿色转变成紫色,呈卵状长圆形,长26~32毫米,直径15~17毫米,熟透的乌榄油亮发黑。由于树身高大,所以采摘只能拿着三四米的长竿爬上树干打乌榄。村民梁伯成表示,他家三代人都是以种植乌榄、打榄为生,传统的采收方式是用竹竿打落榄果,延续打榄文化。

 五、腊圃虾堆制作技艺

腊圃虾堆

自古以来,“以食为天”的小楼人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始创众多的美味佳肴,诸如现在人们所熟知的艾饼、蛋散、萝卜糕、芋头糕等。另外,还有一种小楼特色小吃——“虾堆”。因其标志性的用料——沙虾,现今量少价高,加上制作程序颇为繁复,导致市面上已鲜见其踪影。

“腊圃虾堆”是凸显“虾”特色的茶果,其馅料是用萝卜、上肉、沙虾,配以葱花、花生油、食盐、生抽爆香而成。其制作流程颇为繁复,在特制的若干个1寸多高圆台状的铁皮油勺内侧涂上一层薄薄的生油,放入少许粘稠度适中的粘米粉糊和已制作好的馅料,用粘米粉糊铺在油勺上面,放上用花生油和生抽爆香的沙虾,并放入滚烫的油锅炸至成型,用筷子轻轻将虾堆剥离油勺,放置在罩篱上后再在油锅炸至金黄。这样,皮脆、甘香、鲜美的腊圃虾堆便制作成功。

早在明清时期,腊圃人就已经始创出虾堆这种小吃,当时在腊圃、二龙两个墟场均有摊贩制作售卖。20世纪60年代,时年20岁的小楼镇腊圃村村民赖水容就已经在腊圃开设摊档,制作经营以虾堆为主打品种的茶果。赖水容勤奋好学,技艺超群,经营的花色品种多达十余个,诸如虾堆、角仔糍、艾饼、萝卜糕、芋头糕、叶仔糍、千层糕等,名噪小楼。此后,女儿赖克梅相继接棒传承,将制作虾堆的传统技艺保持至今。

 六、芋仔糍

芋仔糍,是用芋仔制作成的糍粑状风味小吃。它的用料并不复杂,而关键在于手工,为纯手工研磨芋头所制作出来的风味。一道正宗的芋仔糍,可谓是农耕时代的历史印记。其制作方法首先是选取个头均匀、品相良好的香芋,洗净削皮,研磨成泥状。随后,加入爆香的腊肉、大蒜等食材,再与粘米粉和薯粉拌匀,在不断搓揉的过程中,食材分子的相互渗透,增加其韧性与爽脆,然后捏成乒乓球大小,大火蒸熟。

据腊圃村金稻香海鲜酒家创始人赖泽良回忆,在他小时候,芋仔是一种主食,但只是简单蒸熟食用较为乏味,于是便出现了芋仔糍的做法,各家做出来的味道大同小异,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风味小吃也慢慢被人们遗忘。但赖泽良始终没有遗忘这个小时候的味道,在保留水蒸的做法同时,将芋仔糍的做法优化,加入爆香的腊肉,使用香煎的做法,并在其创办的金稻香海鲜酒家推广芋仔糍。

七、增城北园绿荔枝的传说

“北园绿”荔枝树位于陈桥头村西北面的大冚岭,2017年经广东省农科院等测检,被确定为原种实生山枝(未经嫁接和圈枝)挂绿新品种——北园绿,其文化底蕴深厚,有北园绿荫传心学、北园绿下学有成、女姐寻味北园绿等传说故事。

其中,关于北园绿荫传心学,是指民国十年版《增城县志》记载嘉靖戊子岁(1528年),王阳明旋节广东时,得知增城县令朱道澜始复修忠孝祠于城南(今荔城横街口)天后宫,并置田三十九亩,图为祀焉。王阳明把同邑浙江余姚人张壹民著的“王性常先生传”以正书篆额重刻于“忠孝祠”,并立“重刻广东参政王公传碑”,写了《竭忠孝祠》感怀诗。其后,王阳明在福建莆田籍增城知县朱道澜的陪同下,受邀到增城桥头村“北园”,在荔枝古树(今叫“北园绿”)树下赏荔品荔。王阳明在村中书院“占春山房”写下“但愿温恭直谅;示以孝友谦和”一联赠给北园主人。于是,村中故老相传“占春山房”曾有一王姓将军(王为总督两广军务)留下一名联的事情流传至今。

抗战时期,北园挂绿销售摊出现在广州爱群大厦附近,并摆放着县衙授予的“北园挂绿”金漆牌匾,一时传得沸沸扬扬,珠三角地区的人纷纷慕名而来,或者托人采购,一时间成为村里人谈论的热门话题,“北园挂绿”的声名传到街知巷闻。抗战胜利后,每当荔熟蝉鸣之时,北园绿的主人便将每颗北园挂绿荔枝放在一个精致的礼盒中并在红纸上写着“北园挂绿”四个大字附在其中,销往香港及东南亚等地,自此“北园挂绿”便名声大振,享誉海外。

 八、舞麒麟

自古以来,增城流传舞麒麟传统民俗舞蹈,尤其以小楼镇小楼村大楼自然村更具特色。麒麟是中华民间传说中的神兽,为“四灵”之首,寓意着太平、吉祥的好兆头,而舞麒麟是麒麟文化的一种升华,是大楼村作为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普通民众生活需要和其文化意蕴相结合的精神产物。舞麒麟代代相传,从清朝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既是群众生活需要,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是武术、音乐等各种文化艺术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产物。

每当农历正月初二,大楼村男女老少,个个喜逐颜开,穿着光鲜的衣服迎接到来的亲朋好友,在村里的祠堂前聚集,举行舞麒麟大会。观者千人,其他地方的何姓兄弟舞麒麟队也会参与其中,以麒麟会友,以麒麟贺岁,一届比一届热闹喜庆,成为祈祥纳瑞的“麒麟会”。长期以来,大楼村民为舞麒麟做了大量保护和传承工作,使这一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焕发光彩,以一种平和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大楼村舞麒麟在第三代传承人何余昌的带领下,焕发传统民俗文化强劲的生命力,成为春节节庆不可或缺深入民心的本土特色文化节目。

 九、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

何仙姑的故事,既有历史资料记载,也有民间口头传说,版本众多,各有异论。在众多传说中原为何仙姑16岁时扩婚跳井遗履成仙,后有另一种版本;说何泰夫妇见女儿飞去罗浮游逛,甚是忧心,便私为择配,岂知于结婚之夕不见了秀姑,只在井边发现遗履,而井中却无尸身。后有道士告知,秀姑现身于罗浮山麻姑石上,拜麻姑为师成仙。

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何仙姑故事,免不了添加有神话色彩,但经查阅历史资料,考证何秀姑确有其人。她是唐代才女,女诗人。她的诗作及其生平在《全国古今图书集成仙部》《中国人名大辞典》《增城县志》等古今书籍中都有记载。《全唐诗外集》及《罗浮山志累编》卷十九、由广东省文史研究会编的《博罗县志》收集了她的多篇诗作,其志827页至828页刊载了“何仙姑井亭记”、与孙蕡书“何仙姑井亭记后”其传记和诗作更详。

传说何仙姑成为八仙后,随其他七仙去了山东蓬莱,“八仙过海”前因对家乡和父母依依不舍,便在荔城西园一棵荔枝树下为父母绣花鞋,以寄托思念,绣着绣着,不觉鸡鸣天将亮,刚绣好鞋,就与七仙一起飞天北上,无意间将绿丝带挂于树上而变成绝世的佳果。何仙姑的仙气,令小楼乃至整个增城地区积聚灵气,透发出亦仙亦幻的神奇色彩。

 十、增城传统木雕

传统木雕

增城传统木雕由小楼镇小楼村木雕艺人何世林于清同治年间传承至何锦祥(何世林孙),现已是第三代。增城传统木雕分为建筑木雕和日用木雕,建筑木雕主要应用在祠堂、寺庙等各类木构建筑的梁架雕刻和檐下花板雕刻,具分布范围广,风格独特,影响深远,是其他一些地方性木雕所不能相比的。

增城传统木雕制作以“足料整材”著称,不管是建筑用的粗长木柱,还是各种部件均以整块木料制作,不会用多根小木拼接成型,其所选用原材料主要以香樟木、杉木、菠萝格木为主,制作工具主要是弓锯、斧头、木锤、各种钢凿、大小刻刀、大小各种类型刀具,作品主要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增城民间俗习等,擅长沉(凹)雕、浮雕、透雕等各种技法,从选材(开料)、画稿、雕刻、描色和安装全程手工操作。

增城传统木雕制作技艺使用圆雕技法不多,明显区别于江南地区的特点,工艺方面精巧细腻,造型生动夸张,主题突出,富有神韵,刀法犀利。材料按要求用途选定木料,一般是按规格要求做好木胚,由木雕艺人进行设计、画图,将需要镂空的地方用弓锯镂空,凿出轮廓,用手工刀具进行精雕细刻,上油漆或贴金做出成品。增城传统木雕在明清时期走向成熟,凭独特风格、出色工艺,形成了具有卓越艺术成就的流派,至今在腊布报德祠、小楼何仙姑家庙等处留下经典性的作品。

十一、增城迟菜心民俗

增城迟菜心民俗在增城历史悠久,莱心民俗文化是由古代民间百姓家的“家常菜”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经过不断吸收各地区、各民族民俗文化的精华,在兼收并蓄各时代主流文化因素的同时,逐渐形成今天具有地方独特的民俗文化。如今,增城菜心民俗闻名遐迩。

清宣统《增城县志》在物产一章中记载:增城“多白菜,其芯最美,为蔬品之冠”。同时,还记述增城迟菜心是增城人最喜欢的食用蔬菜。增城迟菜心习俗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清初时期,在增城小楼何仙姑故乡,每逢墟日或何仙姑诞,商家在何仙姑庙附近摆设各种美食摊档,迟菜心深受人们的欢迎,家喻户晓,远近驰名。从此,小楼本地人每逢喜庆节日,都离不开菜心,通过菜心逐渐形成了菜心民俗文化的发展。如初一、十五吃斋,麒麟抢青,生菜会,送迟菜心作礼物等菜心民俗文化。

十二、增城荔枝蒸馏酒制艺

荔枝不易保存,除了直接食用外只可以做成荔枝干,果农能持续利用的效益不高。

陈桥头村人陈观澜出生于光绪年间,自小因学艺掌握了酿酒技术,为解决荔枝保存的问题,他反复寻找答案。一天从窗外飘来一股酒香,陈观澜眉头一动,追着酒香寻去,只见在荔枝树下腐烂的荔枝果肉发出阵阵的酒香。陈观澜于是想,荔枝自然状态下都可以发酵,如果可以用专业的手法进行酿造,是不是可以获得上乘的酒渡呢?于是,陈观澜从古籍书上寻找古代酿制水果酒的方法,依照古方进行试验,民间传闻四川叙州府公馆坝曾经酿造出荔枝酒,他马上托人找来相关的古籍进行研究,结合自己的酿酒技术,不停地进行实践,在试验的过程中,陈观澜发现酒曲对荔枝酒的酿造影响最大,于是就不停地实验和改进酒曲的配方,慢慢摸索、结合增城本地的地理气候特点,大胆改进荔枝酒的酿造技艺,终于得到了酒体清晰、果香浓郁、口感甘醇的荔枝酒。并在自家的位于会仙坊(今相江路)合兴隆酒坊进行销售,并由此带起酿制荔枝酒的盛况。

如今,位于小楼镇腊圃村正旭现代农业孵化园里的荔枝蒸馏酒经过陈氏家族代代相传,改进技术,将古代酿酒技术与现代技术创新完美融合,让荔枝酒更具特色。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妍 文/摄

相关阅读

  • 亿田智能(300911):公司未代工麒麟9000s芯片

  • 2023年10月7日,亿田智能(300911)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未代工麒麟9000s芯片。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
  • 坐高铁,游增城!增城站游玩指南来了

  • 广汕高铁开通啦!!不少外地的小伙伴内心蠢蠢欲动,想趁着小长假乘坐高铁到广州增城来一场citywalk,感受享有珠三角“翡翠绿洲”美誉的千年古城。作为增城的官媒,在吃喝玩乐推介上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民革芜湖市委会喜庆国庆、中秋活动丰富多彩

  •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喜迎中秋佳节,民革芜湖市委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民革芜湖市委会向“三胞”党员及其亲属发出了一封慰问信,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
  • 海南琼海体育频频出圈 体育产业发展迈上新赛道

  • 10月5日上午,2023第十四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一赛段鸣枪开赛。 西海 摄  砰!10月5日上午,随着鸣枪开赛,来自全球20支自行车队的131名运动员如箭离弦,从琼海市政广场出
  • 民进长春市委会举办开明艺术讲堂书法笔会

  • 9月27日,民进长春市委会在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彩织街道凤凰社区举办“迎中秋、庆国庆”开明艺术讲堂书法笔会活动。民进长春市委会、长春民进开明书画院相关负责人参
  • 石景山两所学校获批建设!详情→

  •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批复首钢东南区配套学校建设工程和衙门口配套小学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未来,两座学校将为周边区域提供更多学位供给,更好满足适龄少年儿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