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西安三项入选

日期: 来源:西安发布收集编辑:西安发布


3月12日,“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公众考古中心多功能厅举办,会上公布了“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6项,入围项目3项。

入选项目6项,分别是:洛南夜塬遗址、旬邑西头遗址、秦汉栎阳城遗址、西安三殿汉代古桥遗址、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靖边清平堡遗址。

入围项目3项,分别是:泾阳蒋刘遗址、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咸阳北城墓地。

一起看看西安入选的3个考古项目。


秦汉栎阳城遗址


秦汉栎阳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新兴、武屯街道。截至目前,已先后发现不同时期的栎阳城城池遗址三座,分别为一号城、二号城、三号城。其中,三号古城的时代为战国中期至西汉前期,是文献所载秦汉为都时期的栎阳所在,陆续揭开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秦汉城市建设及生活方式的神秘面纱。


据文献记载,在秦迁都咸阳之前,栎阳曾为秦都30余年,其间秦人在这里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商鞅变法就在这里展开。至秦末楚汉时期,栎阳先为塞王司马欣之都,后为汉王刘邦之都。汉初刘邦先以栎阳为都,后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自栎阳徙长安”,这里也是大汉王朝的第一个都城。

20世纪80年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栎阳发掘队在刘庆柱、李毓芳先生带领下对栎阳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考古工作。

201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重启栎阳城考古,先后确定三座古城。

从2018年开始

在三号古城内开展较大面积发掘。

2019-2020年

发掘了三号古城4号至9号建筑,将临近城内北墙的“后宫”区域进行完整揭露。

2022年

在此前工作的基础上,对三号古城编号为3号、11号的两座建筑进行了全面揭露。


2022SYY三号建筑平剖面图

3号建筑位于发掘区西侧,整体坐北朝南,呈长方形,由台基、散水等组成。宫殿台基呈曲尺形。台阶周壁局部发现有墙皮残留,面为白灰抹平,有火烧痕迹。台基周缘设置有19个壁柱,壁柱间距不等,南北、东西壁柱多不对应。台基的东北、西北、西南各设置1个登临台基的坡道。台基东侧南、北各设置有一个台阶,对称分布,形制、规格一致。其中位于台基南的1号台阶,里面是夯土,外面是空心砖。台阶四角外各有一个圆形柱洞,显示台阶上原应有建筑存在。


三号建筑台基东侧与1号台阶

3号建筑台基四周发现有散水,在台基北侧、西侧散水外发现屋檐滴水形成的滴水坑,揭示其建筑原为瓦顶。


三号建筑南部散水(西-东)

在散水外缘之内,发现连续分布的间距不等的陶立管,从位置判断可能与“擎檐柱”有关。


2022年8层下遗迹正射影像

在3号建筑台基中部偏西分布有一座半地下建筑,编号F1。向西新清理出1处遗迹,编号F2。根据F2形制判断,其由台基上的室内厕位和房外排污坑两部分组成。受晚期遗存破坏,厕位上部结构已不存在。发掘揭示,厕所可分为早晚两期,说明使用中可能经过改造。

3号建筑发掘清理的半地下建筑和厕所,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同类遗存,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三号建筑

11号建筑位于发掘区东侧,通过北侧廊道西折后与10号建筑连接。台基呈长方形,面积357.84㎡。台基南侧的东、西各设有一个台阶,台基西侧也设有两个台阶,西北侧与北侧廊道连接。台基上残存独立房间4个,台基周围分布壁柱18个。台基西侧、南侧、北侧发现有散水,散水与台基间均分布有陶立管。在台基东侧未发现散水。

栎阳城三号古城核心区的发掘,是近年来战国中期列国都城核心建筑的重要发掘,使考古专家对从战国中期延续到西汉初期的建筑特点、形制和演变有了越来越清晰认识。


三号建筑二号院瓦片堆积


根据勘探、发掘资料可确定,通过3号建筑东侧的南、北台阶,存在着一条贯穿整个三号古城核心宫殿建筑的南北向轴线。作为目前考古发现并确定的时代最早的都城轴线,它的发现和确定,对深入开展战国秦汉建筑研究有重要价值。


三号建筑四号院:61虎燕纹瓦当

而3号建筑发掘清理出的诸如半地下建筑、厕所等建筑,以及在3号、11号建筑等清理出的如空心砖台阶、大半圆瓦当、陶立管等等,都大大提前了人们对相关建筑内涵构成、高等级建筑材料使用的时代认识。

栎阳城遗址,两千多年前,见证了秦国由弱到强的伟大转变,见证了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初步发展,是世人了解秦汉历史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亲历者和证明者。

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


工地考古遗迹正射影像总图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中,所说的“天街”就是盛唐时的朱雀大街。此次入选“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的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是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小雁塔西北角工地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时发现的,总计发现隋唐至明清各类遗迹20余处,包括道路4条、渠沟3条、桥址7座、墙基2道、门址1座、涵洞1处、井1口、骨灰瘗埋遗迹2处等。出土各类文物350余件,包括陶器、釉陶器、唐三彩、瓷器、铜器、铜钱、铁器及建筑构件等。


桥址2南壁正视图

发现的5座东西并列的桥址,皆为南北走向,中间最宽,两边稍窄,间距大致相同。五桥结构大致相同,渠岸两侧在生土二层台上砌筑桥台,为叠涩砖壁,平面呈腰鼓形,中间束腰,两侧略外敞。包砖内的渠岸开挖有土槽,其下铺设石础,其上原立木柱皆腐朽不存。其中中桥原应立有5对木柱,两侧4桥皆立4对木柱。此外,在中桥北岸砖壁上发现有柱洞遗迹,南北桥台外靠近渠岸一侧发现有横木遗迹,为后期桥梁修补遗迹。在朱雀大街东侧水沟上,还发现连接朱雀大街与外郭城第七横街的2处桥梁基址,皆为东西走向,南北并列,可见成排的木柱遗迹。每座桥址柱洞下带4对砖础,沟壁上部尚残存一层包砖。


桥址1平面正射影射图

据考古实测,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的中桥恰位于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的中轴线上,与明德门五门道的中门道南北相对。“南朱雀,北玄武”,顾名思义,朱雀门是在西安城墙的南面,中国古代以向南为尊。因此,南面朱雀门,成了等级最高的门,隋唐时期的朱雀大街不仅是只有帝王将相才能走的第一街,还是当时长安城唯一一条可以进入长安内城的大道,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使臣与商人都要从这里进入长安城。


项目在唐长安城位置示意图

作为唐长安城的主干线,朱雀大街到底有多壮观呢?据《长安志》等文献记载,朱雀大街的宽度,广百步,折合今150米。根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考古勘探资料,朱雀大街的宽度达150——155米。根据本次发掘的中桥位置及与朱雀大街东侧水沟边界的测量,结合近年来考古发掘成果,考古专家推算朱雀大街的实际宽度大致为130米左右(不含路沟)。

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位于皇城朱雀门外1200多米外,与朱雀门和明德门遥相呼应,是都城礼制的最高等级,体现了大唐威仪,对于隋唐长安城形制布局及礼仪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据文献记载,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在建国门外甘泉渠上有通仙桥五道,但具体形制布局不明。

本次发掘的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是目前经考古发掘出土的我国古代最早的同类遗址,是元大都周桥、明南京内外五龙桥、明清北京内外金水桥、明清帝陵中轴线上五桥、三桥并列制度的先河,也是中国都城礼制文化起源、传承和发展的实物见证,对研究都城礼制、道路排列、里坊布局、桥梁结构、人工沟渠的修筑及流向以及当时的生活器用具有重要意义。


安仁坊西北角坊墙、角门


此次考古还发现隋唐长安城安仁坊西北角墙基、北坊墙角门及北侧涵洞遗迹。其中,在安仁坊西北角附近的北墙上发现一处角门遗址,门址已遭破坏,未见墩台遗迹。涵洞位于角门外的水渠上,由洞身和洞口组成,整体用青砖砌筑,南壁保存较好。考古专家推测唐代荐福寺浮图院通过此便门,跨过涵桥,与第七横街相通。


横穿朱雀大街的水渠出土铜钱

关于横穿朱雀大街的这条水渠,近年在外郭城第七横街南侧的丰乐坊、安仁坊北侧一线都有发现,它与文献所载永泰二年(766)京兆尹黎干主持开挖的漕渠路线相近,但是根据考古发现的遗迹,结合科技考古的测年,开凿年代或早至隋或初唐,似非同一次性质考古。

安仁坊位于皇城之南,据文献记载,本应仅开东西二门。因其西北隅唐时为荐福寺浮图院,院门北开,正与荐福寺寺门南北相对。本次发现的角门形制简单,应是荐福寺的一处便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荐福寺布局和里坊制度的发展变化,这为研究明清荐福寺的历史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西安三殿汉代古桥遗址


西安三殿汉代古桥遗址位于半引路西侧,东三环东侧,红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北侧,西距现浐河约400米。2022年9月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灞桥区三殿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对勘探发现的古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桥桩874根,宗地范围内桥体残长74.64米,宽20.54米。桥桩基本上成排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方向156°。


根据桥桩形制可分为方形木桩、圆形粗木桩、圆形细木桩三种,根据木桩分布情况及碳十四测年数据分析,发现较明显的规律,方形木桩和圆形粗木桩年代较早,布局较规整,应为西汉早期始建桥梁时所建;大部分圆形细木桩位于方形木桩、圆形粗木桩之间,分布规律性不强,且年代较晚,或为西汉至东汉时期修补桥梁时所立。


通过观察解剖沟剖面,发现桥桩之上存在着多层因河流流动及改道形成的沙层和卵石层,说明在桥梁废弃后,该区域经历了多次河流冲刷及改道,除木桩外,其他桥梁结构及周边遗物已完全不存。自古桥发现起,现场文保和各类科技检测工作一直有序进行,采用覆膜保护的手段对木桩进行现场保护;对木材含水率、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等进行人工监测,为后续预防性保护提供依据;通过碳十四测年、冲积层沙石热释光测年、树木年轮分析、树木种属鉴定等手段综合研究古桥遗址建造、使用、废弃过程。


西安三殿汉代古桥是迄今为止在浐河流域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座汉代古桥,东西跨度大,南北宽度宽,桥桩密集,是汉代高等级桥梁的代表,为研究汉代桥梁构造及修补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该桥正对西汉薄太后南陵及汉文帝霸陵,是帝陵营建这一汉代重大国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文献“南陵桥坏,衣冠道绝”的记载,推测其可能为“南陵桥”,为进一步寻找文帝“顾成庙”提供了重要线索,对研究西汉衣冠道及早期陵庙制度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西安市文物局丨编辑:谈密丨校对:王军望丨审核:陈颖丨责编:王远之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西安三项在列

  • 3月12日,“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公众考古中心多功能厅举办,会上公布了“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6项,入围项目3项。其中,西安3个考
  • 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今天揭晓

  • 今天(12日)上午,“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入选项目6项,入围项目3项。入选项目分别为:洛南夜塬遗址,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
  • 已行拘、禁止入园!圆明园最新通报——

  • 今晨,圆明园管理处发布通报称,攀爬圆明园遗址文物的游客已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管理处也已将涉事人员列入不受欢迎名单,禁止进入圆明园游览。此外,经评估,相关文物未受到损害。 
  • 圆明园发布处置通报!

  • 圆明园通报:已将攀爬遗址文物人员列入不受欢迎名单,禁止入园游览。12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微信公号发布《关于游客攀爬圆明园遗址文物处置情况的通报》,全文如下:来源:“圆明园遗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西安三项入选

  • 3月12日,“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公众考古中心多功能厅举办,会上公布了“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6项,入围项目3项。入选项目6项,分
  • 湖北荆州浅山森林美术园: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 坐落于湖北省荆州区八岭山镇朱家岭村的浅山森林美术园是荆州乡村旅游的又一张靓丽名片。作为当地乡贤返乡投资的文化旅游项目,景区从建设到运营,将“共同缔造”与乡村振兴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