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闽师之源:全闽师范学堂

日期: 来源:福州晚报收集编辑:福州晚报

开栏语:

从1903年到2023年,120年于历史长河而言不过是涓滴之流,但对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而言,则有特殊的意义。

今年,闽江师专将迎来120周年校庆。穿越两甲子,闽江师专弦歌不辍,踔厉奋发:肇创之际,山河动荡,闽师矗立乌山之巅,应时争先,迎风雨而砺行;抗战时期,辗转闽省,教泽四播,壮志齐于青云;新中国成立后,数易其名,初心未改,勇立师范教育潮头;进入新时代,闽江师专焕然巍巍旗山下、滔滔闽江边,与时偕行,续写辉煌。

闽江师专英才辈出,桃李满天下。翁良毓慷慨赴死,陈炳奎英勇就义,叶秀藩血染征途,革命英烈,彪炳千古;庐隐蜚声文坛,冰心点亮桔灯,邓拓夜话燕山,文艺名家,灿若繁星;吕榕麟时代楷模,王锦萍道德模范,蔡雅珠杰出教师,鞠躬尽瘁、夙夜在公……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即日起,闽江师专联合福州晚报推出《精勤两甲子 奋进新征程·历史上的闽师》专栏,探寻闽师百年历史变迁,以全新的视角,揭开120年间的尘封往事,用文字和镜头聚焦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鲜活的时代价值。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石美祥/摄

西学渐兴

闽师学堂应运而生

闽江师专的前身是1903年创办的全闽师范学堂。

当时晚清政府风雨飘摇,社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废科举,兴办校,育人才”,学堂群起,西学渐兴。在此背景下,晚清名臣张之洞等摹仿日本、借鉴欧洲教育办学经验,重订学堂章程——这就是由清政府1904年1月颁行全国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颁行前,福州和各府、州、县已设立许多公私新式学堂,使“闽省需用教员甚亟”,官府和开明士绅都感到必须立即兴办师范学堂,培养急需的各科教师。

当时,闽浙总督崇善与在福州的前内阁学士陈宝琛商定,将原东文学堂改组扩充为官立闽师学堂。他们在《奏陈闽省设立师范学堂先后办理情节折》中写道:“因思造就高等学生,必先从小学、中学层延而上,庶几各生学术整齐,教授管理方能划一。然办理中小学堂,又必须先培初级、优级师范之才……”

1903年12月12日,全闽师范学堂正式成立,校址设在如今福州乌石山的南侧,坐山临野,校园宽阔,俗称“乌石山师范学堂”,陈宝琛是首任学堂监督即校长。

福建省文史馆前馆长卢美松表示,全闽师范学堂是我省第一所师范学校,它的成立确定了师范教育在福建教育系统中的独立地位,成为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主要基地。

1903年的全闽师范学堂。石美祥翻拍

末代帝师

亲自撰写办学本旨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他最令人熟知的身份,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他是晚清有名的“中枢四剑客”之一,被定义为开创福建近代教育的第一人。

全闽师范学堂开办时,陈宝琛亲自撰写训联“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温故知新可以为师”,作为学堂的办学本旨。

1936年,在纪念全闽师范学堂成立33周年纪念会上,姜琦(福建省立师范学校首任校长)对训联的内涵作了阐释:“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是指要创造良善的文化去感化民众,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风俗,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从“为学”入手;“温故知新可以为师”,是指要在学习旧文化的同时,增加新文化的学习内容,以改变后代的精神面貌,促使他们推陈出新去改造环境。

陈宝琛在《开学告诫文》里写道:“国家之盛衰强弱,全视国民之智愚贤否。学堂固所以造就人才,然必先使人人知义理,人人知爱护国家,人人能自立,而后国民之资格始备,而人才亦出其手。故学堂必须以小学为最急需……诸生今日来学师范,后来即为国家担当教育责任。自冶其性情,而后能冶人之性情;自励其志节,而后能励人以志节。”

陈宝琛书写的训联。

开办之初

严格把控生源质量

全闽师范学堂的招生对象,陈宝琛虽然在奏折中提报“俾福建士人均得入堂肄业”“各属士生禀请入堂建业者纷至沓来”,但由于刚办学不久,有资格进入师范学堂的小学毕业生并不多。

因此,师范学堂生源多数只能从举人、秀才、童生中选取。学堂刚创办时,初级师范班的学生几乎全是举人;1905年开办简易师范科时,还是“由总督饬令各州县咨送举、贡、生、监来省学习”。

1907年开设优级选科时,全省还没有中学毕业生,全闽师范学堂只好把已学习了近两年的初级师范完全科学生升为理化和博物选科的预科甲班;中学堂肄业经过三场严格考试后,录取为预科乙班;初级师范简易科毕业自愿入学者,经考核录取为预科丙班。预科甲、乙、丙三班,经过一年学习、两次大考,凡国文不及格及其他科目不及格的,即予退学。经过严格考试后,三个班学生被淘汰了三分之一。这一方面反映了全闽师范学堂当时招生对象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堂对生源质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学生入学后,享受公费待遇,除免交伙食费、住宿费外,每年还发夏衣、冬衣各一次,书籍学习用品或由学校供给,或由学校代办(如棉帐)。

学生修业期满经考试合格准予毕业,还必须服务小学教育工作。服务时间方面,初级师范毕业生规定为五年,简易科毕业生规定为三年,完全科六年,如果不履行相应服务时间的规定,必须偿还在学时的一切公费支出。

闽江师专全景图。石美祥/摄

开创先河

设立农工商业课

在全省各地兴办学堂的热潮下,陈宝琛鉴于清政府“兴学育才之至急”,针对各地需求师资的情势,对全闽师范学堂应开设的专业采取了灵活机动的应急措施,制定了长期与短期结合、初级与高级并举的策略。

其中,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专业科别,从宏观上有计划地培养中小学师资;从微观上对初创期间的班级,采取“召集各科教员详为商讨,将教授钟点增加,毕业期限缩短”的做法,以解燃眉之急。

比如,学制5年的全闽师范学堂完全科共有15个科目,包括修身、读经讲经、教育学、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算学、农工商业、理化、博物、习字、图画、外国文、体操、乐歌等。

“从中不难看出,与以往封建私塾偏文科的教学相比,全闽师范学堂的教学虽然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也有新的时代精神,顺应时代潮流对师资素质提出的要求。尤其是开创性地设立了农工商业课,联系生产建设实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卢美松表示。

卢美松说,全闽师范学堂创办之后,对福建乃至全国师范教育起到的推动和示范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培养出的学生就像一粒粒种子,分散到了各地,为福建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相关链接

闽江师专与“闽师之源”

福建师范教育是从1903年全闽师范学堂的创办开始的。1906年,它改名为福建师范学堂,1907年增办优级师范选科,改称为福建优级师范学堂。

120年间,它虽几次更名,在八闽大地开枝散叶,但分分合合都发源于全闽师范学堂,都是在全闽师范学堂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的。全闽师范学堂及其历史,代表了福建师范教育的历史梗概。它是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被誉为“闽师之源”。

(林旻 李晖)

相关阅读

  • “东西合璧”!两所师范大学签约

  • 9月27日,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学科建设座谈会在兰州举行,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徐海阳与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共同签署《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战
  • 中国教育报第七场“名园现场会”成功举办

  • 初秋的长沙,丹桂飘香。9月26日,由中国教育报主办,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承办,宁波优优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七场“名园现场会”在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成功举办。本次
  • 湖北荆州市荆州区:“疮疤”变氧吧 码头成绿廊

  • 秋雨初霁,荆江岸畔江风习习,空气中弥漫着草木清香。9月24日清晨,荆州区学堂洲围堤健走步道上人来人往,湿冷的空气抵挡不住居民周末外出的热情。“我每天都从这到李埠港跑上一个
  • 微史记 | 鲁迅的南京地图

  • 2023年9月25日是鲁迅先生142周年诞辰纪念日。鲁迅与南京渊源颇深:1898年,鲁迅到南京读书;1910年,他带领绍兴中学堂的学生到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1912年,他又应约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闽师之源:全闽师范学堂

  • 开栏语:从1903年到2023年,120年于历史长河而言不过是涓滴之流,但对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而言,则有特殊的意义。今年,闽江师专将迎来120周年校庆。穿越两甲子,闽江师专弦歌不辍,踔厉
  • 孝义市 优化三项服务 增进民生福祉

  • 本报讯 (记者 康桂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把群众的事办实办好,孝义市委、市政府优化“三项服务”,即围绕群众关切的教育、
  • 民政部通报:全面调查!

  • 中华儿慈会被查针对群众举报和媒体反映的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及其他有关问题,民政部高度重视,约谈督促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切实负起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