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常言道”是国内首个以炎症性肠病为主题的中医科普栏目,寓意为“肠炎道”;“常言道”的创作团队是以陈延教授为主体的广东省中医院炎症性肠病慢病管理团队,陈延教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骨干,强调中医科普的专业性是他的风格,所以本栏目也可理解为“肠延道”;本栏目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行文风格,为炎症性肠病患者选择中医方案出谋划策。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我们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生理活动,良好充足的睡眠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随着我们生活节奏和压力的不断叠加,睡眠危机越来越严重,很大部分人的睡眠质量不容乐观,睡眠时间普遍不足甚至存在长期失眠的情况。
引起失眠的原因众多,一般可将失眠分为生理性、心理性及病理性三种,失眠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第二天出现乏力或者健忘等症状,从而影响人的工作生活状态。长期的失眠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有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也容易引起肠道炎症性疾病,患有克罗恩病的人,若睡眠不足,疾病复发风险也将提高一倍。我们在门诊也发现有部分克罗恩病患者自述存在失眠、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早醒等睡眠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的睡眠问题。
睡眠与克罗恩病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关系。研究显示与健康人群相比,无论疾病处于缓解期还是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都存在着较高的睡眠功能障碍发生率;其中成人克罗恩病患者中有50%~82%患者存在睡眠不佳,超过64%的患者报告有疲劳感;青少年患者中有25%~55%患者饱受睡眠障碍的折磨。
影响克罗恩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疾病本身活动程度是目前影响最大的因素,克罗恩病相关症状如腹痛、腹泻等情况会显著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影响人体免疫力,会反过来加重消化道症状容易导致疾病复发或病情加重。因此规范药物治疗维持疾病缓解有助于改善克罗恩病缓解的睡眠质量,而且治疗克罗恩病的药物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睡眠情况。
此外,克罗恩病患者潜在伴随的负性情绪障碍会影响正常睡眠,如因过分担心病情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的情况;而由于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下降,反过来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此时调整个人心态,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尤为重要。
中医把失眠称之为“不寐”,在中医看来,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病的重要病机,不寐的核心在于阳不入阴。《灵枢·口问》:“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正常而言,人体阴阳消长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应,白天阳气渐长,人起床活动,中午时分人体阳气盛于外部,傍晚时分则阳气渐消退,入夜则阳气潜藏于内,人上床休息。为保证良好的睡眠,我们首先应做到起居有常,尽量不熬夜,睡前尽量不看手机;同时也要注意睡前避免饮用茶、咖啡或含咖啡因等饮料和进食过多食物,《内经》有言“胃不和则卧不安”;还要保持身心舒畅,心情放松。
此外针对克罗恩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我们中医有一些助眠小妙招。
中医助眠小妙招
①穴位按摩
睡前可选择神门、内关两穴两手进行交替揉按5-10分钟。神门、内关分别是手少阴心经之原穴、手厥阴心包之络穴,按压两穴可以宁心安神,帮助改善睡眠。
②睡前泡脚
睡前(最好21-23时左右)用温水(水温40℃左右)泡脚10-20分钟,泡脚时水面浸至三阴交穴以上一寸。足部是很多经脉经过的地方,同时有较多改善睡眠的穴位,如涌泉、照海、申脉、三阴交等,温水泡脚有助于激发经气,疏通经络,有助于心肾相交,能调和阴阳改善睡眠。
③养生食疗方
睡眠质量不佳的患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一些助眠食疗方帮助改善睡眠,
1.枸杞酸枣仁饮
做法:枸杞子、炒酸枣仁(打碎)、龙眼肉各15g,煮水去渣后代茶饮。
2.百合莲子粥
做法:取干百合、带芯莲子、冰糖各30克,大米100克。百合、粳米、莲子一同放于锅中熬煮,快熟时加入冰糖,此粥适合失眠多梦伴焦虑烦躁者食用。
轻度的睡眠障碍的患者只要经过适当的调养,避免相关诱发因素一般可以恢复正常,但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障碍就容易发展成慢性甚至顽固性失眠,不仅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会影响人体健康,这时需要尽早专科(睡眠障碍科)就诊及时治疗。
医学指导:
陈延,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消化科主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炎症性肠病慢病管理团队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补土学术流派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骨干,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委员,世界中联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
目前负责中医补土学术流派理论研究工作,在中医理论方面有一定优势;作为炎症性肠病慢病管理团队负责人,擅长使用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跟师广东省名中医余绍源教授,擅长使用中医药治疗痞满、泄泻、便秘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编中医专著9部,撰写相关论文60余篇。
炎症性肠病慢病门诊:周四下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住院部二号楼十楼慢病门诊。(明确诊断为炎症性肠病患者,可至慢病门诊现场加号。)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郑婕 陈延
执行编辑:吴远团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