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的这张嘴

"


“电影本身出自写实,但是电影并不止于写实。”

“电影必须是‘大不真实小真实’,它必须能够在逻辑上自圆其说。”

“我喜欢温暖善良的东西,当然我知道黑暗永远在那儿,可是当我们去表达这一切的时候,这种感受可能就激发了你想把善拿出来的那种愿望。”

“明道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演员,其原因就在于他自己说的,他不知道什么叫男一,也不知道什么叫男二,他只知道什么是角色。”

——这一届的《演员请就位》,陈凯歌留下了很多金句,同时也从一开始的受冷——演员选导师环节,选择自己的演员寥寥可数,最后成为最圈粉导演,并用一己之力证明了:姜还是老的辣!

这一切都源于陈凯歌有一张好嘴。陈凯歌讲戏和调教演员的功夫,完全盖过其他几位导演的光芒,甚至于郭敬明,也从开始的心有不甘,变成服服帖帖的小学生。


1、精准点评

举几个例子。

有一集明道与陈若轩表演的《破冰行动》,郭敬明点评为“话剧式的表演”,接着又论证了一番“表演的虚荣心”,把演员和观众听得一愣一愣,一脸的懵逼。

轮到陈凯歌了,看人家怎么说:这场戏的问题核心所在,没有给观众带来情感上的震撼。在戏中,明道与陈若轩各挟持了他们对方的父亲做人质,父亲已在性命攸关的时刻,而陈若轩的表演情感却还不到位,观众就无法相信他们之间的父子关系……

陈凯歌这么一说,陈若轩明白了,观众也明白了。看得后边观察的演员直呼:一针见血!

陈凯歌现场调教之后,两位演员又表演了一遍,果然有了细节,也比原来好多了。

又有一集,在点评郭敬明组的李滨和金婧表演的《亲爱的》时,陈凯歌赞赏两位演员的细节处理:

李滨的一个转身,一个眼神,表达出了这个人物的心事重重;而金婧戳米饭的动作,说明她的心事也并不少。


这一细节许多观众都没看出来,陈凯歌一解读,观众更加理解了表演中的深层含义。连郭敬明都眼含热泪,哽咽起来,感激陈凯歌对自己在这场戏中的认可。


2、一针见血

每一场戏,思想、主题、人物、细节,陈凯歌都有凿穿真相的见解:既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每到他讲戏,全场瞬即安静;每次他一讲完,演员都如醍醐灌顶。不仅演员能从中学习到东西,连屏幕外的观众,都像上了一堂课。

评价赵薇组的《长岛冰茶》,陈凯歌一语中的说出这是诗与远方的事,并指出张雪迎的表演是走内心的,其他三位与她不太搭;而王森是“自己的光芒把自己压倒了”。

评价郭敬明组《我们与恶的距离》,陈凯歌分析彭小苒饰演的记者,“你的职业究竟有没有影响到你们在此时此刻的行为。比如我是记者我必须客观,但是我是母亲我没法客观,我特别希望能够看到你这种痛苦,我觉得可能比刀割还痛。”

对于金婧演的母亲,“三跪多了,跪早了,其实应该找一个更加出其不意的时机,如果在这个时候你只跪了这一次,你们可能就达到了某种心灵上的相互的微弱的谅解,其实我们看这样一个片段,最关键的就是要看到你们达成了哪怕是一丝的谅解。”


3、DISS李少红

《演员请就位》刚开播的时候,大家以为是去看郭敬明挑动的流量剧,随着“剧情”不断推进,才发现陈凯歌才是整个节目的定盘星。

甚至于他DISS李少红,都做得那么高级:既表达了情绪,又不动声色。

有一期节目,陈凯歌组的阿娇被李少红安排出演“母亲”一角,然而最后李少红在分配自己手中的100票时,为了保自己的组员,她给了周奇30票,剩下于小彤、朱颜曼兹、明道均为20票,仅给阿娇分到10票。

主持人宣读票数的时候,陈凯歌的脸色当场就变了。后来接受采访时他说,“为了保护各自的组员,这样做是人之常情。”然后提高声音,有点小激动,“但是阿娇你已经足够优秀,并不需要这里的名气。”把情绪控制在了适当的范围。

这事还没完,下一期节目,他又继续“内涵”李少红《暖暖的小时光》:“这个片段我觉得挺难为演员的,也可能因为少红导演手里人太多,怎么安排呢?”然后又说,“杨迪老师在这个片段中间的任务到底是什么,其实没你的戏,如果你哪天请假也没你的事……”

哈哈,陈大导也不是好惹的!


4、打破规则

讲评别的导演的戏,都那么到位,自己组内的演员就更是有福了。

牛骏峰本身就是为了听陈凯歌讲戏才进组的,炎亚伦、明道经过这个节目,几乎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尤其是明道,第一场淘汰赛,非常地程式化、表面化,但是经过陈凯歌的调教,在《推拿》、《理发》中的表现,已经越来越接地气。

以牛骏峰和朗月婷饰演的《海洋天堂》为例,牛骏峰饰演自闭症大福,郎月婷饰演的患了癌症、死期将至的大福姐姐,这是一场非常让人动容的表演。

首先陈凯歌调整了剧本,将原本大福的抓狂、姐姐撕日历的剧情,改为了姐姐撕日历但大福在后头捡起,又将日历贴在了窗上,如此便让大福变成了不单单是自闭症患者,还是一个有感情的人。

还把原来姐姐去制止弟弟抓狂的剧情,改成了弟弟发疯、姐姐无奈地站在另一旁流泪,这样的改动,给了郎月婷更多的表演空间,也让观众感受到姐姐的痛苦。

然后,他又修改了片场的布景,让原本相对繁杂的置景变得朴素简单,陈凯歌还让道具组加了一束代表生命象征的鲜花和一个金鱼缸,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但是,最后在推选晋级演员的时候,陈凯歌谁都没有选,因为他想把两个演员都留下。为了好演员而打破规则的陈凯歌,那一刻真的是帅呆了!


5、继续烂片

但是,问题来了,那么会讲戏、理论水平那么高的陈凯歌,怎么就再也拍不出好电影了呢?

哪怕就是这届的《演员请就位》,陈凯歌所导演的短片质量,整体上也不如赵微。

在第六期的导演对决中,陈凯歌与郭敬明组PK,沈梦辰、陈若轩和赵文浩翻拍《悲伤逆流成河》,面对因为校园暴力要跳楼自杀的女孩,劝解的台词是这样的:“没有月亮,地球不还是地球吗?”“我担心的不是地球我担心的是月亮,月亮逃到那么远,她会不会逃到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那该有多冷。”不仅虚浮,而且完全没有力量。

还有《我想有个家》,一对情侣来到中介门店买房,价格竟然越谈越高;情侣因为买房吵架,最后中介自己借给两个人钱,并且还坦白整个小区都是他家的;最有意思的是,最后一个盲人突然出现,帮他们凑齐了房款。

整个短片都像欺负观众智商,既无大真实也无小真实;就像郭敬明和赵薇评价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最忌讳“天降神兵”

再回到陈凯歌最近的作品《白昼流星》,在《我和我的祖国》七个导演的七个电影短片中,作为总导演的陈凯歌拍的评价最差。看到刘昊然和陈飞宇演的两个少年去抬宇航员的时候,我当时都瓷化了!


6、再见,《霸王别姬》!

一边是《无极》、《白昼流星》,一边是《霸王别姬》和《黄土地》。

这种巨大的反差和不稳定性,让人很难想象这些作品出自同一个导演,但是听完《演员请就位》中陈凯歌讲戏,你又觉得他随便拍个片子都不会差。

有人分析陈凯歌再也拍不出《霸王别姬》,是因为那个为了电影艺术,“不疯魔不成活”的年代过去了,现在的陈凯歌,也早已不是过去的陈凯歌。

一是初心不再。比如《无极》这种超级烂片,就是极端商业化的结果。在最早期,陈凯歌、张艺谋和芦苇有个共同的大哥吴天明,后来,大哥离开,几个兄弟各自分散;再度聚首时,大哥瞧不上小弟的“大片”,小弟也不再听大哥的话。

二是缺好剧本。剧本是一剧之本,记得在哪看过一篇文章,《霸王别姬》编剧芦苇曾说陈凯歌,让他千万不要碰剧本。结果大家都看见了,只要陈凯歌自己参与编剧的戏,基本都是烂片,包括《演员请就位》中的几个烂短片。

三是私心重。有私心是正常的,但私心太重就成了短板,比如为了扶持自己的儿子,一次次让他担纲大戏的主角。先做配角把演技磨好一点再上不成吗?

当然最后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年龄大了,生活也富足了,激情和精力都不再了。


7、人生总有绿灯

既然有张好嘴,那就多上上综艺,多给年轻人讲讲戏吧。

最后放一段陈凯歌在《演员请就位》收官时,对《理发》短片发表的几句感慨——

我是一个挺冷静的人,但是到了这第10期的最后时刻,心里边还是很不平静。我之所以一直坚持我自己的风格,是因为我认为在一部电影开拍之前,究竟是忠于自己而是取悦他人,是一个导演最重要的决定。有一个作家跟我说,如果你上菜市场去买菜,这个卖菜的大娘跟你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可以的,但是作为职业工作者是不可以的,因为丧失了标准,每一次拍什么怎么拍都应该有一个标准。

上这个节目以来我拍的都是凡人小事,都是世俗间的一点温情,人间的一点冷暖,因为我相信电影这个东西,是必须把个体写好的,只有把个体写好了,电影才有真正的价值。牛骏峰理个发就可以逃避死亡吗?不会的,在镜中我们看到他的脸,最后一个的特写镜头,那就是他做好了死的准备,而在黑暗的街头的回眸一笑,是对这个世俗世界的温情道别,可是所有活着的人还得继续好好活着,这就是为什么明道和炎亚纶要把这家理发店开下去的原因,只要你自己还相信自己的话,人生总会遇到绿灯的。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