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关键词来了!记录2019中国电影高光时刻

"

2019年的进度条仅剩下若干个小时,我们即将迎来2020年代。

回想2010年,在一片惊叹声中,中国电影市场跨入百亿时代。如今,电影票房排行榜上的冠亚军《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两部电影的票房加起来就能超过十年前电影全年总票房。

顶着“寒冬”的名号,2019年的电影市场,在春节过后,经历了几个月的“低迷期”,随后,一部《哪吒》燃爆了暑期档,《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又撑起“史上最强国庆档”,加上年末让人惊艳的《少年的你》,在多部影片的共同发力下,截至12月30日,今年中国电影票房共计637亿,超过去年的607亿。

在这一年里,我们很多次为一部部优秀的影片鼓掌,在影院里留下笑声和泪水,也一次次为新人的亮眼新作而加油呐喊。

今天,小南为大家带来以下关键词,带你们回顾2019年中国电影的高光时刻。

科幻动画竟能达到几十亿量级

2019年的春节,带给内地电影市场一个很大的惊喜,其中最大的惊喜是新人导演郭帆执导、根据刘慈欣小说改编的硬科幻《流浪地球》,影片成功的背后是原著中的恢宏想象力,以及中国电影工业、好莱坞科幻模式与中国特色精神内核的完美结合。

当然,这部票房高达46.5亿的影片带来的意义已经超过该片本身。众所周知,科幻电影作为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在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电影领域却一直是短板,虽然不断有人试水,但却始终称不上“起步”。《流浪地球》告诉我们,原来中国人也可以讲述属于自己的太空故事。

《流浪地球》也让“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甚嚣尘上。但历史不断给出证明,“元年”的提法很容易打脸,这不,后来“不是硬科幻却偏要拍成硬科幻”的《上海堡垒》就打脸了。

不过,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过于悲观,要清楚的是仅一部作品的成功,不足以代表整个类型的崛起,这方面国产动画电影也很有发言权。

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爆红后,各大媒体标题里总会打上“国漫春天”“国漫崛起”的字眼。可这“下一个国漫奇迹”,我们足足等了四年。

《哪吒》上映前,业界的预测相对保守,认为假如口碑爆棚有望超过《大圣归来》,但影片上映后短时间内打破动画电影多项票房纪录,最终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二。其出品方光线彩条屋的“野心”是打造“封神宇宙”乃至“神话宇宙”,这个“宇宙”能否构建成功,接下来定档鼠年春节档《姜子牙》的表现尤为关键。

新主流电影取代喜剧市场地位

作为观众的我们应该有留意到,近两年,自己或是身边人进影院不单是为了“哈哈哈”了。要知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电影很流行轻工业喜剧,《泰囧》《捉妖记》《美人鱼》《夏洛特烦恼》等一众喜剧都取得不俗票房。

可渐渐地,从《战狼2》到《红海行动》,再到《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一系列被贴上主旋律标签的影片取代了国产喜剧票房霸主的位置,它们还有一个更时髦的名称,新主流电影。在专家看来,新主流电影的特点是主流价值和主流市场之间的结合,从个体出发去讲故事,把国家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拿国庆档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为例,影片呈现了七个祖国的高光时刻,但作品选择了更为小巧的切口,把聚焦点在普通人身上,每个身为普通人的观众在观影过程总能找到与自己产生共鸣点的地方。

这些新主流电影票房上的成功,平衡好了传递主流价值与讲好故事之间的关系,也与国家进步与社会发展带来国人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有关。如此说来,《哪吒》抑或《流浪地球》的爆红也与这样的观影心理密切相关。当我们发现中国电影人也能拍出媲美好莱坞大片的作品时,很容易满怀激情地买票围观。

靠流量不如靠演技最终靠品质

接下来聊聊流量。关于这个话题,被称作“关上流量明星电影大门”的《上海堡垒》很有发言权。

尽管导演滕华涛一直澄清邀请鹿晗是出于对他的“少年感”的看重,而非流量,但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一点。《上海堡垒》的制作周期是相对较长的,据说从2013年开始筹备,当时流量市场一片繁荣,观众的口味还没被好电影养刁。然而这六年的时间里,整个电影市场已经开始去流量化,一部部“流量”出演的商业烂片,让“流量+大IP=烂片”的公式广为流传。正如有人评价的,《上海堡垒》想靠流量赚钱,就要承受不喜欢流量的观众投票。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堡垒》是“流量思维”彻底破产的象征。

相较之下,同样很有流量的易烊千玺、王源、胡歌在大银幕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们分别参演了《少年的你》《地久天长》《南方车站的聚会》,且这都是他们第一次参演大银幕作品。拿易烊千玺来说,相信会有人因为《少年的你》对他路转粉。

他们得到肯定与自己的努力、演技密切相关,当然电影是集体创作,也和剧本、导演的调教等等因素脱不开关系,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流量和电影的关系呢,在小南看来,不应该是单纯让流量为电影加持,而是两者彼此成就。如《南方车站的聚会》总制片人李力所说,粉丝固然可以给影片带来热度,但力量是有限的,他们更希望靠作品的品质说话。

原生家庭女性困扰引共鸣很关键

文艺片、艺术片出圈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梳理2019年得以出圈的作品可看到,它们多贴近生活,甚至戳中了我们的痛点。

今年的影视市场都在聊现实主义,春天的小荧屏,《都挺好》掀起一阵原生家庭的大讨论,随后不久,在大银幕,来自黎巴嫩的《何以为家》走红。“我要起诉我的父母,为什么生我却不养我。”影片的这句台词,让人心疼,也让多少人开始反思:如果把“父母”看成一个职业的话,那么这大概是门槛最低的一个了。是的,不管家庭教育还是孩子的成长似乎都离不开“原生”,当我们被“原生家庭”的话题所缠绕的时候,又该如何看待、摆脱回忆带给自己的影响,过上“都挺好”的生活呢?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2019年,中国的女性电影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过春天》《送我上青云》《妈阁是座城》以及即将上映的《别告诉她》等等,都是女性导演创作的关注女性的导演。《送我上青云》的主演兼制片人姚晨说:“女性电影总在打破某种约定俗成的‘定义’,以一种温柔却有力的姿态尝试着讲出那些被掩藏过的故事。”

此外,为国产青春片闯出另一番天地的《少年的你》,则揭示了校园角落里存在的一抹暗色——校园霸凌现象。

魏莱的眼神成为多少人的心理阴影,剪头发、楼梯推人、脱衣服,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多少人泪洒影院。影片的影响也延伸到电影之外,年底,诸多校园暴力的新闻受到热议,多数施暴者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这,大概也是现实主义影片存在的意义所在吧。

【撰文】南方日报、南方+驻京记者 刘长欣

【作者】 刘长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