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舍命传信关乎1600人性命,击败了《小丑》的金球奖最佳影片《1917》到底说了啥?

179361569_2_20200101091257128.jpg

自从拍完《007:幽灵党》后,出产了《美国丽人》《革命之路》等佳片的大导山姆·门德斯已经4年没有执导剧情片了。

就在2019年底,他带来了最新电影《1917》,这部电影在美上映后,获得很多影评人和观众的高度评价。有评论称本片是继《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最好的战争片,也被认为是明年奥斯卡的头号种子。就在刚刚,《1917》战胜了去年的大热片《小丑》,获得有奥斯卡风向标之称的“金球奖”最佳影片奖,而翻翻该片的卡司,腐国两大天王级的人物“脸叔”科林·费斯和“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为门导加持,更增添了该片走向成功的份量。

timg54EQ5ABE.jpg

这部战争大片讲述了乔治·麦凯和迪恩·查尔斯·查普曼饰演的两位年轻英国士兵,在一战期间执行了一场重要任务:他们需要通过进入敌营传递重要情报,来阻止一场对1600名士兵的致命攻击。

战争片其实很容易很闷,但本片则是正好相反。除了大明星客串,该片被讨论的最多的便是“一镜到底”的观影感受,这是本片成为今年在影院里最吸引人的作品的重要原因。

179361569_11_20200101091300112.jpg

这种浸入式的体验非常少见。它会完全抓住你的神经,一刻都无法放松,而且让观众真的感觉就跟在年轻的士兵身后,踏入危险的未知旅程,经历枪林弹雨,爬过布满尸体的战场,甚至一个炸弹在主演面前爆炸,观众都会觉得是自己被炸了出去,完全来不及反应。

《1917》制造的技术幻觉,实质上是演员和观众的一次信息对等和同步。主角看不到的内容,观众也看不到,只有映入他眼帘的,观众才能看到,这就让观众与主角一样,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产生了一种未知造成的恐惧。

为了营造这种一镜到底的观影感受,影片是由很多长镜头组成的,有不少镜头都长达五分钟以上。举例来说,两位士兵在一个农场里遭遇到一个飞机坠落的情节,长达八分钟,不仅两个演员要连续演出一系列逃亡、救助、彼此安慰等台词和动作,士兵身上的血浆什么时候留下来,身后的爆炸什么时候发生、房梁倒塌什么时候发生等特效都要一起配合,一点不对,就要重新拍摄。

这对拍摄和演员的要求都很高,不断的彩排、彩排、彩排自然少不了。这也是该片虽然拍摄三个月,却筹备了六个月的原因。

timg6OXCI989.jpg

能与这种风格独特的技术手法相得益彰的,必须是一份当得起的情感份量。当一部电影试图唤起战争所有的悲剧力量时,“它们是怎样做到的?”并不能代表电影本身的意义。

1917年4月6日,也就是美国对德开展的那一天。英军战壕中出现了一件紧急的事情:德军从一条战线,撤退到另一条战线,同时计划设陷抓住前进的英军。为了防止灾难的发生,两名年轻的英国士兵受到指派,执行一场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他们必须和时间赛跑,进入敌区传递一个重要讯息,阻止对1600名士兵的致命攻击。

布雷克希望拯救自己的兄弟——一位身处注定失败阵营中的士兵——所以接受了这一任务,还抓住了他的朋友斯科菲尔德的衣领,让他也加入这次计划。

两人很像是《指环王》的弗洛多和山姆,在这场战争中他们是如此渺小,但却背负着重任,而且他们踏上的征途充满了艰险,几乎每到一处都有不同的挑战等待着他们。有趣的是,《指环王》就是托尔金受到一战启发写的。

d6ca7bcb0a46f21f2213f22cf9246b600c33aeae.jpg

▲门德斯在片场

本片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上就非常类似《指环王》。乔治·麦凯出演的士兵布雷克几乎出现在影片整个两个小时中。影片从树下的他开始拍起,一直到他又再次坐在树下结束。期间,镜头时刻不停地跟随者他,有时在他身后,有时在他面前。观众则跟着他一起被炸、被射击、掉下瀑布、摔入泥潭……有点像是电子游戏中主角,一步步闯关。

u=1835249422,524847072&fm=26&gp=0.jpg

▲《血战钢锯岭》剧照

u=2758389854,4093062152&fm=26&gp=0.jpg

▲《拯救大兵瑞恩》

在这个设定下,可以拍出《血战钢锯岭》那样的圣人传记,也可以拍成《拯救大兵瑞恩》那样的人性考验,或者大部分战争片那样的炮弹轰炸、豪情壮志。但是本片被拍成了一个浸入式的体验。想象你身临其境在一个大逃杀的游戏中,前面是各种关卡、敌人、陷阱,你只有一次机会,无法重来,唯一的优势是有两条命(两位士兵),但死了游戏就结束。在影片的两个小时中,镜头都围绕着这两位主角,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的呼吸、恐惧和希望,才是镜头想要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主角。最后,这一切在他最后爬出水面,在森林中听到的民谣时得到了升华。他本来是一个无辜的士兵,意外被战友布莱克挑中去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从开始的抱怨,到出于友情的应承,到被战友拯救生命、最后决定负重前行的勇气——这些使门德斯的战争片取得了情感诉说上的又一重新意。据悉这个故事的原型来自于门德斯爷爷的亲身经历。

这个让他永生难忘的故事,让《1917》与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的战争片拉开了距离:春天的田野,水边的樱花,焦土上的火光和士兵在林中的歌声,一起构成了这个电影的情感力度。这些恰好和门德斯的好友、可以封神的罗杰·迪金斯(《银翼杀手》《肖申克的救赎》的摄影就是他)在片中非同凡响的镜头运动一起,让《1917》开始具有了冲奥的面相。

作者:陈熙涵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