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你在走向何处?

"

香港电影辉煌的塑造者

1897年,电影第一次传入香港;1909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拍摄了影片《偷烧鸭》;1913年黎民伟和美国人布罗斯基合办了香港第一家制片机构──华美影片公司,拍摄制做了第一部故事短片《庄子试妻》;1925年香港人自己的电影公司民新影片拍摄了第一部香港本土影片《胭脂》。自此,香港的影视行业便开启了疯狂生长时代,邵氏兄弟、嘉禾、中国星、美亚、寰宇、英皇、寰亚、永盛等众多影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截至2003年,香港有2831家电影从业机构,19320名从业人员。

四大天王曾风靡亚洲

他们曾是无数男儿的梦中情人

纵观20世纪的后半叶,香港电影可谓史诗一般的存在,特别是在8、90年代达到巅峰状态,年产量达到了惊人的300多部,不仅创造了大量影视巨星,在文化影响力上更是恐怖,那时的香港电影作为华语电影的领头羊,不但影响了整个亚洲的娱乐风向,电影思维更是深深的影响着上亿青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可谓是风光无限。

他们曾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但随着时光进入21世纪,大陆电影、韩国电影和印度电影的迅速崛起,香港电影被甩在了身后,几近淹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香港电影传奇的陨落呢?下边花卷为大家一一分析。

一、审美的高度

香港电影曾是华语电影的领头羊

香港电影是一种建立在平民文化和市井文化的审美基础之上,绝大多数的电影表现的都是平民、市井乡民之间的恩怨情仇故事和民间传说,经过一系列的放大加工,让观众有一种尝鲜的感觉,但往往一赏而过,在失去新鲜感的后,观众便会厌倦;而大陆和台湾电影却是一种士大夫文化占主导的艺术审美,既有普通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也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和刨析,印度和韩国电影则是一种批判主义审美,敢于通过电影对社会现象、司法制度等社会阴暗面进行抨击反抗,所以这些电影对于情感有着更深层次的挖掘和表达,让观众不但有代入感,在观影后还会有更多的思考。

二、人才的培养和衔接

如今的他们正在烂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些名字如刘镇伟、王晶、徐克、成龙、刘德华、郭富城等曾是经典的存在,是票房的保证,而今,这些名字却在慢慢沦为烂片的代名词,香港电影的今天,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断层,老的江郎才尽,小的才疏学浅。而纵观大陆、台湾、韩国和印度,新晋导演层出不穷,各类演员前仆后继,就算烂片不断,中间也不乏有闪光新星冲出。

三、题材和创作

中韩印电影在选题上下足功夫

早期的香港电影类型片百花齐放如武侠系列的《黄飞鸿》《碧血剑》、喜剧系列的《八星报喜》《家有喜事》、警匪系列的《警察故事》《喋血双雄》,黑帮系列《古惑仔》《纵横四海》、恐怖系列的《僵尸先生》《倩女幽魂》,爱情系列《星愿》《甜蜜蜜》,无厘头系列《赌圣》《逃学威龙》等等等等,而现在的香港电影,却只能看见警匪系列和爱情系列仍在坚持,无厘头横尸街头,其他类型早已尸骨无存了。相比之下,大陆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作为瓶颈,电影人却仍在不断尝试,如徐峥的《我不是药神》、宁浩的《无人区》都是冒着极大的风险获得了成功。其他地区的电影更是不断的在题材和创作上苦下功夫,一次又一次用新颖的事务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警匪片还在守护香港电影最后的尊严

创业容易守业难,曾经的传奇已经陨落,摆在香港电影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创新,要么消失!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