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诗玛”杨丽坤:用两部电影为云南文化铸魂,自己一生成悲剧

"

拍于六十年代的两部老电影《五朵金花》和《阿诗玛》,当年可谓家喻户晓。这两部电影的女主角都是杨丽坤,她一生只演出了这两部电影,便成为享誉全国的大明星,被称为“云南的女儿”。


阿诗玛

这两部电影拍摄的都是云南故事,其中《阿诗玛》是云南彝族传说故事,《五朵金花》则展现了云南大理白族“三月街”文化,两部电影的歌舞与民俗体现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为云南带来了极高的文化口碑,可谓是为云南文化塑魂之作。


五朵金花

一时间,“大理三月好风光”和“马铃儿响来哟玉鸟唱”的电影插曲响遍全国,至今仍是云南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

作为女主角,杨丽坤光彩夺目的甜美形象、纯洁灿烂的笑容为电影生色,至今令人念念不忘。


可悲的是,彩云易散琉璃脆,这世界上太过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持久、易招嫉恨,1964年,《阿诗玛》拍成不久,还未上映,就被康生等人批判为“宣扬爱情至上”的“大毒草”,杨丽坤因此遭到批斗,不久精神失常,患上幻听与妄想型精神分裂,大半生都在疾病中挣扎,不到六十岁就离开了人世。

虽然一生坎坷,但杨丽坤留下的两部电影已成经典,而她美好的银幕形象也永留人间,2006年,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授予杨丽坤“云南文学艺术卓越贡献奖”;2009年,她被评为“共和国60年最美12人”,位列第三位;她主演的电影《五朵金花》和《阿诗玛》被评为中国百年百部经典电影

美丽,虽没有帮她逃过时代的浩劫,却让她留下了永远的艺术形象。


一、窗外不经意的回眸,让杨丽坤成为《五朵金花》女主角:


1942年4月27日,杨丽坤出生于云南普洱市宁洱县磨黑镇的一个彝族家庭,在家中排行第九,乳名“小九”。


她家境贫寒,四五岁时,因其母操劳过度去世,杨丽坤上小学没几天,就不得不辍学回家,直到1952年,杨丽坤大姐把她带到昆明并寄养在二姐家,在家境优越的二姐帮助下,才得以进入昆明新村小学学习。


1954年,相貌甜美、身材窈窕的杨丽坤在看演出时被省歌舞团的胡宗林团长发现并赏识,于是进入省歌舞团学习。1955年,她成为团里的独舞演员,担任了《十大姐》《白娴鸟》《采茶》《小卜少》和《赶摆》等大型舞蹈的领舞。


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五朵金花》时,导演王家乙前来云南挑选外景地和女演员,在省歌舞团,王家乙对团里重点推荐的女演员都没看上,无意中看见正在擦窗户的杨丽坤回眸一笑,便定下来由17岁的杨丽坤出演女主角。


王家乙在给杨丽坤说戏

《五朵金花》放映后,引起全国轰动,1960年,《五朵金花》在埃及开罗举行的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上获奖,杨丽坤获最佳女主角银鹰奖,埃及总统纳塞尔特地邀请杨丽坤前往埃及领奖。


杨丽坤与越南同行们

一夜成名,让这位彝族姑娘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而她国色天香的容貌,也引来人们纷纷赞叹。


二、《阿诗玛》被批“宣扬爱情至上”,给杨丽坤带来严重身心打击:

196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以云南彝族撒尼人叙事长诗为蓝本,拍摄了电影《阿诗玛》,综合考虑了文学、音乐、歌舞、表演等要素,进行严谨的采风创作,对女主角阿诗玛的选择,更是慎之又慎。


有人提名杨丽坤出演,上影厂的人认为杨丽坤形象虽好,但不会唱歌,因此又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挑选,最终发现没有人能超过杨丽坤的银幕形象和综合表现,才拍板邀请杨丽坤当主演。


1964年6月,这部新中国第一部宽银幕立体声歌舞片拍成后,上影厂将成片送到文化部审查,陈荒煤与夏衍肯定了该片的艺术成就。


而从7月2日起,文化部开始整风,陈与夏遭到批判,江青公开批判《阿诗玛》等影片是反动电影,康生则称该片是“宣扬爱情至上”的大毒草,1966年4月11日,康生领导下的中宣部发出《关于公开放映和批判一些坏影片的通知》,《阿诗玛》等七部影片被禁止公映。


身为女主角,杨丽坤因这部不能公映的电影受到身体和精神上的严重摧残,长期得不到治疗,1970年病重住院,1972年,她被转到湖南郴州精神病院治疗。



三、丈夫唐凤楼的不离不弃,让半生坎坷的杨丽坤终获归属:

1971年,经朋友介绍,杨丽坤与在广东韶关市凡口铝锌矿工作的唐凤楼结识。


唐凤楼是上海外国语学院1965级学生,因家庭出身成为“四类分子”,毕业后被分配到矿里当采石工,在听到杨丽坤的不幸遭遇,唐凤楼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不久,杨丽坤在大姐和小妹的陪伴下,来到广东韶关,与唐凤楼相亲。


唐凤楼后来回忆见面场景时,说:

往昔人们描绘她的美好词句已没一个能同她目前的状况对上号。她脸色灰黄,目光呆滞,因为药物反应的缘故,人变得很胖,基本上已无形体可言。”

因为精神分裂症需服用大量药物,杨丽坤的体重达到了180斤,可面对落魄的杨丽坤,唐凤楼不离不弃,经过一年多的通信,唐凤楼明知杨丽坤的病情不可能彻底治愈、形象也早完全变样,仍决定与她结合、帮她治病。1973年5月22日,二人举办了婚礼。


唐琰和唐韬

怀孕后,杨丽坤情绪极不稳定,唐凤楼只得长期请假,和母亲一起轮流照顾上海家中的杨丽坤。1974年,杨丽坤在上海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唐琰和唐韬,但此后,杨丽坤的病情反复发作,无法照顾孩子,唐凤楼经多方努力,调回上海做长驻采购代办,家庭生活才得到改观。


也正因为唐凤楼的守护,生活已几乎走入绝境的杨丽坤才慢慢走上了正常的人生轨道。唐凤楼与杨丽坤志趣相投,在杨丽坤清醒的时候,夫妻俩带着孩子相依为命,虽然拮据,却也其乐融融。

后来,杨丽坤的八姐杨丽辉说:

“九坤找了个好丈夫!虽然人生短暂,但却是幸福的,我妹夫唐凤楼是个好人,如果没有他照顾九坤,九坤早就死了。”

四、云南美神,人间永远有你的传说:

虽然杨丽坤的形象已有了很大改变,人也在影视界销声匿迹,但她塑造的美好银幕形象,仍让观众们难以忘怀。


1978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陈荒煤的文章《阿诗玛,你在哪里?》,引起全国上下热议,很快,报纸又登出了张曙、汪习麟的文章《阿诗玛就在我们身边》,将杨丽坤的不幸遭遇告知世人。

1979年元旦,被封杀了15年的《阿诗玛》公开上映,一时间万人空巷、好评如潮,更引发了亿万观众对“云南美神”杨丽坤的同情和关心。当年,外交部副部长黄华接见了杨丽坤,并协调解决了她调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问题。


1982年,《阿诗玛》在“西班牙第三届桑坦德尔音乐舞蹈电影周”获得了“最佳(舞蹈)金片奖”。同年,杨丽坤被评为“全国十大最佳演员”之一。


1997年,杨丽坤发生脑溢血,出院后瘫痪在床,开始下海经商的唐凤楼将办公用品全搬到家中,在她病榻前办公。

杨丽坤常常深情地坐在一旁看着丈夫忙碌,唐凤楼回忆说:“她很支持我的工作,她说我身体不行了,就看你的了。”

2000年7月21日,杨丽坤第二次发生脑梗塞,在上海家中去世,年仅58岁。


2017年携儿孙出席央视纪念晚会的唐凤楼

2001年,一直没有回过故乡的杨丽坤,一半骨灰留在上海,一半骨灰送回了云南安葬,阔别家乡多年的“阿诗玛”终于重返故里,安葬于昆明金宝山艺术园林的“名人苑”,其墓碑采用电影胶片模式,以阿诗玛的剧照作为头像,以阿诗玛一片中的自然景观缩微石林雕塑为背景,雕塑上写着:

云散我不散,

日灭我不灭,

我的灵魂永不散,

我的声音永不灭。”

这是云南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里面的经典诗句。


美丽金花、美丽阿诗玛,她虽有脆弱而饱经风雨的一生,却已在这两部经典电影中永生,为云南文化塑魂,为人们留下了不灭的灿烂与美好、不灭的善良与爱情。



就像诗中所说:

“你仿佛黑夜的天空蓦地电光一闪!

虽旋即又归于漠漠的长空

但已照见了情人最美的形象!”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