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江湖,就是一个"坑"接着又一个"坑"

"

2006年,81集的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热播。有人觉得这是一部无厘头搞笑的肥皂剧,有人觉得这是一帮富二代在混江湖的故事,众说纷纭、有褒有贬。在我看来《武林外传》味甘,却回苦。

《武林外传》用最搞笑的方式演绎了最深刻的道理,用最平常的生活演绎了最复杂的江湖。人人都道江湖广阔,却可以浓缩在一个小小的客栈中;人人都道江湖险恶,而人生又何尝会一帆风顺。

江湖到底是什么?也许,它就是被挖了许多"坑"的人生路,没有人能躲得过、逃得掉。区别只在于有些"坑"是别人挖的,有些"坑"是自己挖的;有些人掉进"坑"里还能出来,有些人躲进"坑"里无法自拔。

有些"坑"挖在必经路上,不想跳也得跳

人生路上,不论是有荆棘、有坎坷、有困难还是有彷徨,世人皆不同。而唯一能达成共识的是:人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吕轻侯,同福客栈的账房先生,也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牺牲者的代表。他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而二十五岁,他卖了祖产成为了一名账房先生。即便如此,吕轻侯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究竟为什么会落魄到这个地步,经常开口闭口的"子曾经曰过",周围的人,无一例外的认为他迂腐。

毋庸置疑,吕轻侯在背书上是顶尖的,在做文章上也是一流的,但为什么会落魄到变卖祖产的地步?因为,他跳进了那个"一定要中举人"的大坑里,无法自拔。就像那个我们都熟知的范进,为了中举人连考二十多次,东拼西凑地借"考费",终于在54岁的时候中了举人,也终于在中了举人之后疯了。

人生有理想有目标是美好的,人生碰上几个大"坑"也没有什么坏处,但是,如果陷入"坑"中而无法自拔,那人生便永远只能止步不前。

吕轻侯出生于书香门第,小时候天赋异禀的才华,让他成为了家里的骄傲,也让"中举"这件事在吕轻侯的心里成为了"小菜一碟"的平常事。从心理学上讲,挫折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打击。当无数次的落榜之后,在吕轻侯的内心深处早已产生了"无力"之感,本来是满点的必杀技,如今一夜归零,那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可能除了继续读书、考科举,其他的更是一无是处,这也是吕轻侯自小到大受到的教育熏陶。于是,吕轻侯的日子里只有读书和考科举两件事,所有的家当就被他变成了"备考资金",祖产也就毫无意外地落入了他人之手。

别说吕轻侯了,就连楚霸王项羽跳下自己人生路上的大"坑"之后,也没能再爬出来。垓下之战,虞姬自刎,项羽本可以逃回江东休养生息,伺机再谋大业,但项羽的性格决定了他的生死,一句"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让项羽永远地留在了兵败的坑中。

这些人生必由之路上的"坑",不得不跳,但人生之路是否还能继续,就看你能不能从这"坑"里再爬出来了。

有些"坑"挖在南墙根下,跳了才能回头

大概所有的人都知道"逆反"这个词,也多多少少了解"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社会心理现象之一,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抗心态。

郭芙蓉,六扇门老大郭巨侠的女儿,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娇生惯养。她的离家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源于逆反心理。

每个人都告诉她,她的父亲是大侠中的大侠,每个人看见她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哦,这是郭巨侠的女儿。"但在郭芙蓉的心里,她不想成为活在父母羽翼下的雏鸟,她想展翅高飞,想要有朝一日,别人再看见她爹的时候会说:"哦,这是郭女侠的父亲。"

郭芙蓉的想法不是个例,大概是每个"二代"的共同心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谁愿意活在谁的影子之下。特别是父母与孩子,父母望子成龙,孩子又何尝不想有所作为得到父母的认可呢?

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个子比较矮小,曾经有记者调侃说:"李部长,您的才华我很佩服,可您的长相我不敢恭维。"李部长坦然地回答:"我妈不这么认为!"可见,不论多大、不论多久,父母对孩子认可都是一种激励,一种自信的源泉。

为了得到郭巨侠的认可,郭芙蓉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闯荡江湖、成就一番侠义之事。

然而,成为大侠不是说说就可以的。真正的江湖,和话本里演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雌雄双侠"是想劫富济贫,救人于危难之中。但从未走过江湖的郭芙蓉,并不了解人间疾苦,也不懂得人间百态,她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的事情之上,用自己正义的标准去判断别人的境遇。"双侠"变成"双煞"自然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如果没有踩进同福客栈这个"坑"里,郭芙蓉也许还可以潇洒地闯江湖,但她在"女侠"的路上也将越走越远。

她在初入客栈做杂役的时候闹出了很多笑话,几次三番想要逃跑。因为她觉得,在同福客栈无法得到她所想要的成就,在同福客栈永远成不了"大侠"。也许,这无法辩驳,至少有很多观众都觉得生活在同福客栈里的郭芙蓉注定只能平淡一生;但,也不可否认,只有经历过同福客栈"洗礼"的郭芙蓉,才真正的成长了,再不是那个无知无畏的轻狂少年。

有畏惧,才会懂得珍惜;撞过南墙,才能彻底醒悟。

有些"坑"挖在情理之中,身未跳心已沉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看不见的"坑"远远比那些能看到的要"可怕"许多。

左家庄那个"清楼"里来了一个金湘玉,光听名字就比"铜"湘玉高档许多,从吕秀才去收账不回来,到连莫小贝都"沦陷"在金湘玉的"坑"中,只因金湘玉给了众人一个无法辩驳的理由:给掌柜的一个惊喜。

论长相、年龄、酒楼规模,金湘玉自问处处都比佟湘玉好,但金湘玉想不明白,为什么如此简陋的酒楼会有如此"忠心"的伙计,因此,她想到了这样的方式去笼络人心。

每个伙计沦陷之前,都会对前一个伙计的沦陷嗤之以鼻,轮到自己却也是同样入"坑"。人生中,就是有这样的"坑",它们合情合理的存在。当你想不明白为什么别人会跳下去的时候,自己去试一试便知深浅。就算是佟湘玉自己,最后也落入了金湘玉的"坑"中,因为那样动之以情的说辞,任谁也无法抗拒。

人生在世,总有所求。既有所求,便有欲望。而人生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坑",便是因为这些欲望而产生的。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很多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给别人挖各种各样的"坑",而被挖"坑"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心甘情愿地跳进去。这样情理之中的"坑",人们表面再抗拒,内心依然无法拒绝。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这段故事想必人尽皆知。关羽为了曹操一句:"大丈夫以信义为重,五关斩将之时,将军还能记否?"就掉进了情义挖出来的大"坑"中,错过了捉拿曹操的最佳时期。关羽顺利入"坑",是曹操利用了他的性格特点,而关羽则是为了成全自己心里那份大义。

情理之中的"坑"比起必经路上和南墙根下的"坑"显得更加隐晦,有的时候,明明自己已经入"坑"了,还浑然不知。就像宫斗戏中有些死于"意外"的宫女妃嫔,职场中有些干了一辈子的小职员。

江湖路犹如人生路,江湖其实就是人生。

在这条漫漫人生路上,遇到"坑"不可怕,掉进"坑"里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躲在"坑"里永远都不愿意出来。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