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曝光网红产业链黑幕:看中国网红的风云20载

"


NO°/241

Saturday,January 18,2020

致 终有所成的你


作者 | 良叔
来源 | 良大师(ID:liang_da_shi)

个人微信号:liangshujiushiwo(不闲聊)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网红”,无疑成为新风口。


门槛约等于0,收益高得让人咂舌。 人人都想做网红,无论你是男扮女装,还是金马影后。


比如,湖南卫视曾经的一姐,李湘,开始转战网红卖货。

比如,摇滚乐队二手玫瑰的主唱,梁龙,也变身美妆博主。

可就当全民网红热潮来袭时,何炅却曝光了网红产业链的黑幕! 他在《令人心动的offer》中这样说:


有些网红经纪公司,一次性签约100个男生,合约长达10年。
只要有一个成了“周震南”,这100个就不白签。
而剩下的99个就慢慢耗,就是把你逼到解约。

你要解约,可以啊,请拿50万的解约金给公司。


这就是网红经纪公司赚钱的手段:


如果有一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经纪公司就从中捞取巨利;


剩下那些没出息的,通过解约赔偿金,再赚一笔。


就算你成为大牌网红,可能也逃不过幕后的黑手。


东北话“大哥”张凯毅,粉丝近600万,却在10月26日后,彻底消失。


据知情人士透露,因拒绝向粉丝推广假冒伪劣产品,张凯毅被经纪公司索要天价违约金,还被全网封杀,收回所有发声账号。

还有一位叫做罗汉的网红,被爆出,其经纪公司为了强迫他再签5年“卖身契”,甚至对他进行了人身监禁。

这桥段,像不像上世纪被黑社会用枪指着的香港明星? 当下网红的世界,远比你想得复杂。他们与资本暗通款曲,背靠一个庞大的体系。


甚至可以说,一个网红代表着一个利益集团。 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


20年前,网红只是附庸于互联网而生,犹如一根根浮草,随风飘扬;


20年后,网红已成为一个价值万亿的经济体,也成为年经人寄托梦想的地方。


有人爱网红,有人骂网红,但无论怎样,历经4次时代变革后的网红,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现象,也描绘着中国网络环境下的众生像。


1、网红1.0时代:文字时代的网红,才华和胆量并行


严格意义来讲,网红的鼻祖既不是李小璐,也不是芙蓉姐姐。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99年,正值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伊始。

这一年,还在上高中的韩寒,凭一篇《杯中窥人》,夺得新概念作文一等奖。

同年,韩寒出版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

该书一经发行,便横扫畅销书排行榜,销量过200万册,韩寒一下子拿了50多万的版税。

那时的韩寒长发飘飘,辍学飙车,是每一个放荡不羁80后的文化偶像—— 高中生大学生,都以加入文学社而感到骄傲,就像《三重门》里的林雨翔,就算没才华,只要够胆,也能撩女神。

韩寒之所以能掀起了“寒潮”,与PC网络普及有很大关系。


那时大家都是386电脑,网速也奇慢,但是看文字却毫无障碍。

当时很多门户网站的帖子,都在讨论韩寒,也流传着他的文字。

那时,与韩寒一同上车的,还有郭敬明。 2001年,18岁的郭敬明,夺得第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他的作品,被称为“青春伤痕文学”。


那种45度角仰望天空的悲伤,现在看起来矫揉造作,但当时在各个论坛风靡一时。

郭敬明还总有意无意流露几张“美照”,颇具炒作意识的他,迅速得到女性读者的追捧。

良叔的一位女性朋友,曾是他的铁粉。


后来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看到了郭敬明的身高后,黯然神伤。

她对良叔说,那时,突然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了...... 她的感觉我懂,正如我见到美女作家张悦然真人时,也有这种感觉。

张悦然,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听说,可在当时红极一时。 她名声大噪之时,咪蒙还在南方都市报一边流泪,一边改稿。

19岁,张悦然就曾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21岁,出版了第一本小说《葵花走失在1890》后;


2006年,荣登“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张悦然、韩寒、郭敬明,被称为那时“青春文学”的三架马车。

他们强势霸占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可以说是文字时代的第一批网红。

▲韩寒、郭敬明、张悦然

这一批“文字网红”,在传统文坛饱受争议,“不学无术”、“粗制滥造”的批评,也不绝于耳。 实事求是地讲,以他们的年纪,写出那样的文字,也算是才华横溢。

更重要的是,他们勇于表达,让思想禁锢多年的青年国人,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那是一个荷尔蒙燃烧的时代,是一个反叛的时代。

传统的严肃文学,开始向“半桶水”的青春文学,低下高贵的头颅。


读了5年博士的痞子蔡,发表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宁财神的《星之夙愿》小荷才露尖尖角;
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忘记》刚刚在网上发表,就引起了轰动;
宁波的一个21岁的女科员,给自己随便起了个笔名“安妮宝贝”,出版了首部小说集《告别薇安》……

这些网红,虽然日后都难逃被诟病的命运,但在那个看不见脸的年代,他们的文字带来的思想交锋,影响了很多人。


就其意义来讲,远比当下在镜头前搔首弄姿的直播客,更深刻。

然而,娱乐化时代,“人心向简”是主旋律,图片比文字有吸引力,视频比图片更有吸引力。

处于网红食物链最底端的“文字网红”,多数已相忘于江湖,消失在大众视野里。


2、网红2.0时代:图文时代的网红,“作妖”和“颜值”齐飞


在接下来的几年光阴里,这颗名为网红的种子,在祖国大地上绽放出各类奇花异果。

让人最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芙蓉姐姐。

她,原名史恒侠,曾是北大考研大军中的一员,据说从小颇具舞蹈天赋。

2004年,史恒侠把自己多张“S”形的美照,上传到水木清华、北大未名和MOP网站上,标题名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自此“芙蓉姐姐”一举成名,开启了中国网红辣眼睛的新纪元。

不甘平庸的方式有很多种,考北大是一种,成为芙蓉姐姐也是一种:

头发是最长的,裙子是最短的,成绩是最好的,我又有什么理由不目空一切呢?!

——摘自芙蓉姐姐《北大,你是我前世最深最美的痛!》

从现在的眼光看,芙蓉姐姐绝对洞察了网红之道,明白流量就是一切

以她的条件,除非自黑,不然毫无希望。

果然,她的丑态,招来了全国人民的骂声。

每天数以万计的人,嘲笑着芙蓉姐姐,按现在说法,这些人叫“黑粉”。

可是,黑粉也是粉,黑粉也是流量。芙蓉姐姐也开始频频在电影、杂志、乐坛上现身,名利双收。

芙蓉姐姐的做法,虽然比较Low,但确实有效,有人按捺不住,开始模仿,这人叫“凤姐”。

凤姐叫罗玉凤,与芙蓉姐姐妖娆出道不同的是,凤姐以征婚出道。

最开始她还不叫“凤姐”,而是“最牛征婚女”。

征婚时,她这样介绍自己:


“我9岁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现在都是看社会人文类的书,比如《知音》与《故事会》……


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

她列出的择偶条件如下: “以前我自身条件无人能超越,现在更是举世无双。


我现在征婚的话,一律要海归人士,只要欧洲和北美的海归。”

无以伦比的龅牙,配以无以伦比的择偶条件,自然有冲击力。

在那个网络刚刚普及的年代,成为网红并不难,只要别顾忌脸面。

凤姐小试牛刀,只是在上海地铁站发了几万份征婚传单,便如愿引来了铺天盖地的骂声。 后来据凤姐回忆口述:

“当时其实是窃喜的。
因为我终于有一样东西是城里人没有的,哪怕被骂,我也以为可以得到他们的承认,并以为从此能走上人生巅峰。”

你看,当时骂凤姐脑残的人,被打脸了吧。


其实凤姐比多数人都醒目,她懂得骂声其实也是流量。

此去经年,她在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条路上,一去不复返。

靠这种玩法,凤姐竟然在微博上吸引了1000万的粉丝。

只不过常走夜路终遇鬼,三观不正的凤姐,最终难逃被注销的命运。

图文时代的网红,“不要脸的”主动自黑,“要脸的”被动走红。

比如在搜狐的“2005年新生代偶像评选”中,“天仙妹妹”尔玛依娜力,压当时的全民偶像李宇春,夺得冠军。

比如2009年,16岁的章泽天手捧奶茶的照片火了,“奶茶妹妹”就这样一夜之间成了全民网红。

再比如红极一时的“犀利哥”程国荣,红出国门,登上了英国《独立报》。

这个时代,开始流行一个词:颜值即正义

大众突然发现,在网络空间中,“脸”代表了一切。 你长得丑,一切都是罪过。

倘若你再妖娆一些,那就是罪上加罪。

你长得靓,一切都可原谅。无论是你是村姑,还是乞丐。

这种评价观,虽然肤浅,但还挺值得欣慰。

毕竟那是个没有美颜功能的年代,大家都是本色出演。

即使是芙蓉、凤姐这样的“黑红”者,也有自己的定位,不用扮演另一个自己,不用在美貌下面P一双驴眼。

而且她们从不带货,从不让你消费,甚至甘愿沦为你的笑谈,一切都是原生态的味道。


3、网红3.0:音视频时代的网红,“守正”和“出奇”相随


我读MBA时,营销学教授对于“差异化”是这么解读的:

“一个人,肉吃多了,你就给他青菜;青菜吃多了,你再给他肉,这就是差异化。”

这好像是对“守正”与“出奇”的另一种解释,纵观网红发展史,你可能也会发出“确实如此”的感慨。

21世纪初期,大街小巷处处播放着欧美与港台歌曲,大众都沉浸在刚烈的旋律中。

一首名为《老鼠爱大米》的歌曲,以平淡的旋律,朴实的歌词,突然走红网络。

单月下载量高达600多万次,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史无前例,也因此创下了吉尼斯纪录。

2005年,其演唱者杨臣刚,登上春晚舞台。 这大概是迄今为止,网红歌手登上的最高高度。

马克·吐温有句名言:历史不会重演,但却押着相似的韵脚。 抖音开始时,“对嘴型”的唱歌方式很火。


其实在十几年前,有个叫“后舍男孩”的组合早就这么玩了。

2006年,全球刮起一股“男孩”风潮,爱尔兰有西城男孩,美国有后街男孩,中国有后舍男孩。

黄艺馨和韦炜,两个广州美院的学生,在宿舍里,表情浮夸地对口型,“演唱”了后街男孩的经典歌曲《as long as you love me》。

一时间“后舍男孩”的名头不胫而走。

▲后舍男生(左,黄艺馨;右,韦炜)

十几年过去,倘若把后舍男孩当年的视频放到抖音,兴许还能再火一把。

那些青春里的记忆,有一天回看,也许充满了校园的青涩回忆,也许是阴暗的杀马特风。

沉珂,就是那一届非主流杀马特的精神领袖。

2007年,沉珂带着单亲家庭、妆容大胆、前卫叛逆、抑郁症的标签,竟然极受年轻人推崇,一时间成为新一代偶像。

她喜欢用刀片在身上刻字,喜欢动不动给自己抽一管血,更喜欢动不动拿“离开这世上”说事儿。

直到2008年,她在博客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我要用极端的方式去寻找幸福,我将一次次的死去,以此证明——生命是无穷无尽的!”

此役过后,她便人间蒸发。所有人都相信,她已自我了断。

然而,2015年,沉珂突然携女儿,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

但是,并没有引起任何热度。 不是大家已把她遗忘,只是相比较而言,大家更喜欢叛逆的沉珂,而不是相夫教子的沉珂。

人设这东西,是有讲究的,大众一旦接受你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就再也无法改变。

人设这东西也是虚假的,是能够刻意营造的。

尤其是,当美颜技术悄然问世,越来越多的网红,只能活在照片里。

2008年,张辛苑以各种复古造型,被网友封为复古女神,备受追捧。

越来越红的张辛苑,不再满足于躲在相片后面,决定从照片走进活动现场……

只是导演陆川看到她的真颜后,忍不住吐槽:“跟自己的照片长得完全不一样。”

2012年的文艺女神南笙,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灵动模样,成为新晋宅男女神。

女神忍不住,偏要从照片中走下来,结果被纷纷吐槽,来了个见光死。

2013年,武大高材生黄灿灿,因一张站在樱花树下的相片走红,被誉为樱花女神。


很快有人把她的生活照发到网上,并指出她有秃顶迹象。

黄灿灿马上紧张辩解,那是拍摄角度的问题。

黄灿灿确实应该紧张。

不是有句话说嘛:人性有一个弱点,你越在意什么,那东西就越折磨你。

所以,网红害怕的东西很多:


那些不可告人的瑕疵,近距离的接触、岁月的痕迹,以及突如其来的意外。


网红乔碧萝殿下,直播时,一不小心露出真颜值,这种神操作,竟然成为国民大事件,连英国BBC都连续报道。

只是,这应该是乔碧萝殿下这辈子最后一次走红了。 妥妥的,成也人设,败也人设。

也许由于刻意的人设,倒了大家的胃口,大众的品味又开始返璞归真。

毫无人设的“流浪大师”,无意中蹿红。

然而,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今的流浪大师沈巍,已经毫无热度。


据他自己吐槽,已经收不到什么打赏。

如果遇到有人合影,他会非常配合,毕竟人家还能记得他。

沈巍可能不明白,没有人设,也是一种人设。

大众更喜欢那种真实的“冲突感”,衣着污腻,蓬头垢面,却热爱四书五经,款款而谈。

当你换上干净衣服,剃掉长发,一本正经地讲国学时,便失去了网红的特质。

当下大众的品味如是这般:出奇与守正并行,油腻与清淡交替,速成与速朽伴随。


4、网红4.0:网红后时代,明星化与专业化齐头并进


网红的发展,必将趋向明星化和专业化。

何谓明星化?

比如电竞圈骚猪PDD上综艺节目《吐槽大会》,冯提莫从网红转型专业歌手,各大热播综艺经常能看到Papi酱的身影……

那些我们叫得上名的实力网红,早已与一线明星平起平坐,甚至叫不上名的网红,流量都超过了一线明星。

去年,有一条叫做“阿沁刘阳分手”的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了34亿,跃居微博和知乎热搜榜第一。

▲阿沁与刘阳

而闹得纷纷扬扬,众人皆知的贾乃亮和李小璐离婚的热搜话题,阅读量仅仅19.5亿。

也就是说,这对网红分手的热度,大幅度超越了一线明星离婚的热度。


网红与明星之间的那层“壁”,已经开始模糊了。


一位MCN(网红孵化公司)的创始人对良叔说,网红上综艺节目、闹绯闻,为的就是保持热度,不被大众遗忘。


而这些都是参照娱乐圈的玩法,由团队一手策划。

所以,表面的明星化,背后是专业化的运作

诚然,一个网红的诞生,源于偶然,但如果只靠个人的野蛮生长,很快就会过气。

只有组织化的运作,才能让网红的生命周期更长,也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你可能不知道,如今网红的专业化程度有多高。

良叔认识一家从事“眼球追踪技术”的公司,他们的核心技术是,通过追踪观众的视觉注意力,来判断什么样的视频或图片,是观众喜欢的。

这家公司的客户,除了广告公司,就是MCN机构(网红孵化公司),MCN会把网红直播的视频拿来测试,以判定哪些表情最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然后,有针对性的要求网红改良。

▲眼球追踪技术示意图

所以,你大概知道了,那些直播中的小哥哥小姐姐,为什么一颦一笑都会让你心神荡漾。


这是科学化运作的结果啊。

近年最火的网红,非李佳琦莫属。

抖音超过3500万粉丝,创下1秒钟228万的销售纪录。

可是你知道吗,他背后是一个300人的团队,大家都围绕着他,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李佳琦就是这300人共同打造的一个产品。

这是团队的专业化,其实李佳琦本人也是一个专业化的网红: 寂寂无名,6年美妆的生涯,和3年的主播职业。

按《一万小时定律》来看,这近10年的刻意练习,才让他成为顶级专业网红。

这种硬实力,显然不是其他网红学几句“OMG”,就能企及的。

我看过李佳琦在综艺节目,以及吐槽大会上的亮相,其口才之好,思维之敏捷,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不得不承认,人家的确很有才华。

同样有才华的,还有被央视点赞的古风文化网红李子柒。

她荣登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榜单,获“年度文化传播人物”称号,被外媒誉为半个CNN,一大半个BBC,一个FOX,两个CBS。

表面看她是古风美食博主,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不是一双养尊处优、岁月静好的手,手部纹理粗糙,结疤很大。

手指甲上的淤血清晰可见。

也许你能模仿她的古装,她的岁月静好,但没几个人能模仿她利利索索干农活的动作。

还有这个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的papi酱。

2015年,因上海话+英语的搞笑短视频迅速走红,单条广告费高达2200万天价。


被人吐槽钱太好赚,可你是否知道,她是中央戏剧学院系的本科及硕士研究生。


妥妥当当的学霸,周冬雨的本科毕业论文,都是她指导的。


连何老师都感到震惊:“所以你是这么有才华的女子!

李佳琦、李子柒、Papi酱,是网红后时代的领军人物。


由此你应该知道,成为当下的网红,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

你必须攒齐幸运、颜值、努力、才华、运作五颗宝石,否则“永无出头”和“昙花一现”,就是两个必然的结果。


5、

中国网红20年,迎来送往,潮起潮落,升级了4个版本,从野蛮生长到组织运营,终于演化成如今的模样。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一个时代:网红和商业可以如此无缝对接,让一个网红创造的利润,堪比一半的上市公司。 正因为这样的“暴利”,也让年轻人跃跃欲试,如过江之鲫。


每个月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投身于短视频、直播行业。


而更有数以亿计的人,在手机前等待网红的出现。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这是经济学的第一定律。 你可能说,这实现了“娱乐至死”的预言。

然而,也让我们乐观一点,娱乐化的东西也可以承载正能量。

而且,这个“希望”奇缺的时代,“网红”,是草根群体为数不多还可以做的梦,这本身就很有意义。

就像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所说:在未来社会,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

这话既无科学性,也无艺术含量,之所以流行,恰恰就是因为它承载了某种希望。

毕竟,因为某个瞬间而改变一生,这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励志的事。


本文作者:良叔,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公众号良大师主笔,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知名培训顾问,简书签约作者。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END——


点击扩展链接,提升多维竞争力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