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都是被爸爸打出来的,高成就者的童年不一定幸福

"

当年幼的迈克尔·杰克逊面对手握皮带的父亲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多年以后,自己会成为震动全世界的天王巨星。

在世界上的众多艺术家中,能够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能够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能够被称为世界舞王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迈克尔·杰克逊。

杰克逊不但引领了当时的潮流,即便是多年后的今天,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仍然上演着大量对他的模仿秀。

如此奇才,不仅让人好奇,他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

与他的传奇对应,答案同样让人惊奇。他是在父亲的打骂和羞辱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1993年,杰克逊在接受脱口秀主持温普瑞的采访时表示,童年时父亲对他简直是虐待。

放学后的所有时间都需要进行音乐训练,父亲不允许他和其他孩子交往,一回家就马上开始排练,每天都要练习到深夜。

杰克逊记得父亲常常坐在一把椅子上,手里拿着皮带。

他的姐姐拉托娅也在自传中描述过小时候严酷的生长环境:

杰克逊经常遭到鞭打和精神虐待,父亲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来提醒他:“你什么都不是”。

在著名的杰克逊5人组(杰克逊5兄弟)中,父亲对杰克逊的要求最严格,他被要求练习的时间也最长,最终,他成了几个孩子中最有才华的那一个。

01 高压教子并非个案

从小对孩子进行高压管理的案例还有很多。

还记得激起全球教育界大讨论的虎妈蔡美儿吗?

2011年,耶鲁大学终身教授蔡美儿把自己的育儿笔记整理成《虎妈战歌》。书中极端的高压手段立刻引发了全美乃至全球的教育大讨论。

在书中,蔡美儿制定了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等高压手段,让孩子沿着父母选择的道路努力。

7岁的小女儿露露,弹钢琴全年无休,甚至在国外度假时,蔡美儿都要计划好用酒店大堂的钢琴坚持练习。

大女儿索菲亚也同样如此,不但在钢琴方面严加训练,有一次索菲亚在乘法速算中得了第2名的好成绩,回家后不但没有得到表扬,反而每天晚上还要多加做2000道速算题。

因为蔡美儿规定,所有功课,不准有一门成绩低于A。

《虎妈战歌》发表后,大部分人都觉得蔡美儿的教育方式太过苛刻,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患上心理疾病”,“会自杀”。

可7年过去后,当2018年我们再回顾两个孩子的人生时,却惊讶地发现,索菲亚和露露相继从哈佛大学毕业,一个成了军中二级少尉,另一个决定继续深造。

孩子的表现和我们的直观想象完全相反。

02 高压只是表象,信念才是本质

  • 难道我们担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是杞人忧天?
  • 从小严酷管教孩子,真的有利于成功吗?
  • 取得极高成就的人,又到底是家庭中的哪些因素在发挥着作用呢?

相信每个人都对这些问题好奇,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这本书中,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给出了极具启发性的答案。

奥利弗·詹姆斯曾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博学多才,是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出于普及人类童年到底对一生有多大影响的目的,詹姆斯将多年研究成果整合成为本书。

在上述的例子中,简单看上去,优秀的人童年总一个高压的父母。但詹姆斯却提出,高压管理孩子,只是外人看到的表面现象。真正发挥作用的并不是高压,而是在高压态度后面那颗绝对相信孩子的信心。

通过高压,让孩子坚信自己与众不同,才是成功的背后原因。

拿杰克逊的故事为例。虽然我们通常认为音乐才能是遗传的,但是有更多充分的证据表明,事实上与不擅长音乐的孩子相比,那些表现出音乐天赋的孩子从小就受到了非常有目的性的音乐熏陶。

通常这样的孩子,在婴儿期,家长就给他们不断唱歌;幼儿期,家长就鼓励他们自己进行唱歌游戏和乐器表演。

对于古典音乐家的研究表明,从童年开始,那些顶级演奏家的练习时长比一般演奏者要多得多;统计现代音乐学院的学生也发现,顶级小提琴手在练习上投入的总体时间是一般小提琴手的两倍。

这些孩子从小就被父母视为“有天赋的音乐者”,父母会放弃大量闲暇的个人时间来监督孩子上课和日常练习。在父母的长期坚持下,“有天赋”这个标签逐渐被孩子内化,成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

虽然杰克逊的父亲对他采取了暴力的教育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通过暴力手段一遍遍强化了杰克逊内心的信念——自己就是一个天才的舞者和音乐人。

而与他关系非常亲密的母亲,则把这种理念表达得更加直接。她经常会对杰克逊说:“在我看来你和其他孩子不同,你很特别。”

书中提到,对于特别有成就的人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在父亲、母亲或者其他亲人眼里,总是有着特殊的地位。

正是这种从小就被亲人视为特别的存在,才是一个高压下的孩子,成年后取得非凡成就的重要原因。

03 执行父母意愿能增大成功概率

书中更突破常规的观点是,在有成就的那些人身上,常见的情况是父母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抱负寄托在了子女身上。

我们经常说,不要逼迫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可现实情况恰恰相反。

一般来说,高成就者从事的职业更可能与父亲或母亲的类似。如果我们幼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特长,那肯定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在这方面有专长或者希望自己有专长。

这些父母“超前培养”他们的孩子,往往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给孩子创造一个加速学习的环境。

媒体经常把儿童超常的智商描述成神童,而事实是,凡是被认定为神童的人,几乎从小就受到了父母的超前培养或者其他帮助。

从坊间一直流传蒋方舟和韩寒小时候的作品均是父母代写,到威廉姆斯姐妹一出生,父亲就宣布,一定要把她俩培养成为网球巨星。

在很多杰出人物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非常相似的成长路径。

他们一出生,父母就花费大量精力培养孩子某方面的特长,等到孩子稍微长大一点,父母又不惜重金聘请名师,或者干脆像郎朗的爸爸一样,放弃自己的生活,全身心投入培养孩子的事业之中。

虽然这些父母严苛的教育方式值得商榷,但无一例外,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都为孩子选择了极其明确的道路。

04 成绩好并一定事业就好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重视孩子的学业,让孩子获得加速度的父母多了,别落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当代父母的共识。

但并不是所有成绩好的孩子,最后都取得了成就。伤仲永的事情每天都在身边发生。

没错,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会有很高的分数,取得惊人的成绩,但确实不能保证事业成功。

在同一个社会阶层,取得先发优势的孩子并不会比普通孩子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超前培养还会导致孩子缺乏创造力,敏于自我批评,甚至患上抑郁症。

我们可以把出色的成绩理解成足够强的专业能力,而这些能力最终能否成就事业,还得看有没有另一个要素——动力。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指出,与能力相比,“马基亚维利主义”和愿意努力工作,在成就事业方面的影响更为重要。

所谓马基亚维利主义是指,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一种行为倾向,其特点是功利性大于道德性,其代表名言为:“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

很多人虽然业务能力很强,但是他们没有动力去成功。

而马基雅维利主义却能够为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正如作者詹姆斯所说,一个从小在爱中长大,总是对自己感到满意或者有深爱的伴侣和孩子的人,很少愿意这样去做。

民间对这种现象有另一种更扎心的说法,小富即安,老婆孩子热炕头,或者是好听一点的叫法“中产阶级”。

05 高成就者往往是童年受虐的结果

那为什么有些人会信奉马基雅维利主义,对成功有着强烈的意愿,而有些人却缺乏动力,即便有能力也不爱去争取呢?

再往深探究一步,詹姆斯认为,一个人成就的动力,与3个因素有关——自体感、依恋模式和良心。

这3个指标在6岁之前就会定型,而且与儿童的早期养育条件息息相关。

也许你会觉得那些杰出人物的心理都是温暖和健康的,但事实与我们的直觉恰恰相反,成就特别高的人几乎在这3个方面都不达标。

换句话说,取得瞩目成就的人,心里并不见得健康,他们往往在童年经历过严重的挫折,并形成心理创伤。比如,被父母施加了过大的压力,或者是被严重忽视过。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逐个来了解一下詹姆斯提出的这3个因素。

1.自体感

自体感是指人们对自我存在的基本感觉。

它主要形成在0~6个月的婴儿期。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认为,自体感弱的人主要是因为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没有受到良好的抚育。

这种特质并不会让人获得成功,然而某些意外事件却可能会使自体感弱的人专注于事业,用成就来救赎自己。

比如,如果父母是完美主义者,孩子从小受到了严格要求和过度控制。那么对于他们来说,爱是有条件的。只有表现好才能得到爱。因此,孩子会专注于实现父母订立的目标。

由于本身自体感弱,孩子和父母之间不会就到底是谁的愿望产生太大冲突,反而有利于孩子坚持这些目标。

形成这种模式后,孩子在学习期间会遵从父母、老师订立的高目标;工作后,又会遵从老板制定的高目标。

即使最后没有人再为孩子设立目标了,孩子也会不断给自己设计一些难以置信的高标准目标。

因为模式已经形成,只有当完成这些高难度目标时,他才会感觉良好和充实。

自体感弱,沉迷于越来越大的成功和目标,是一些高成就者的动力来源。

2.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是我们关于会被别人如何对待的一系列设想。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了依恋理论用来解释人际关系中的不安全感。

他认为,人类有一种本能,婴儿从6个月开始会对一个特定的照顾者形成强烈的依恋。

0.5~3岁期间的婴儿没有任何能力控制自己的命运,他的生存完全依靠养育者。也因此,这时的依恋关系会成为他假设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石。

他会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别人是能够信任的吗?他们会喜欢我吗?他们能靠得住吗?

如果此时,幼儿没有受到良好的抚育,比如养育者经常离开或者忽视孩子,反复让孩子失望,就会引起孩子的恐惧焦虑,最终导致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孩子会得出结论,别人是不能信任的,我不值得他们喜欢。

对于这样的孩子,反而追求权力、地位和财富对他们更有吸引力,毕竟这些相对于人心的多变,显得更加实在和可控制。

很多高成就者,都会把这种不信任感,转化为务实、铁面无私的专业精神。

正所谓,一个人越孤独和绝望就会越努力工作,他会把职业当作一种获得社会认可和联系的方式,以及一种增强自尊和对抗不被爱的手段。

3.良心

良心是我们内在的警察,是关于对和错的信念。

它通过内疚和羞耻来管住贪婪的本能。比如,它让你不能因为对某人产生了性欲就立刻抓住那个人。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认为,良心的形成取决于我们在3~6岁时受到怎样的抚育。

羞愧和内疚产生的基础是父母和孩子有足够强烈的情感纽带。也就是说,只有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对他有足够的爱,他才能发育出对父母的羞愧和内疚。良心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育。

在很多情况下,高成就者并不是那些特别有才华的人,而是能够善于操纵同事,决心不惜任何代价来发展自己的人。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总裁约翰·哈维-琼斯爵士曾经说过,成为大公司董事会主席的人和那些仅仅是普通董事的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想要的更多”。

良心没有得到完全发育,往往会转化为以自我为中心,这又会让人特别自信和冷酷无情,同时也伴随着成功。

06 低成就者同样也来自童年受虐

前面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在0~6岁承受高压的孩子心理并不健康,但不妨碍他们能够取得成功。

总体来说,因为自体感差、依恋模式不安全、良心和自尊水平低等心理问题都不意味着必然会导致失败,相反,在特殊情况下,反而有利于取得更大的成就。

但是,不得不说,这些只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而不是鼓励大家要这样对待孩子。

事实上,这些例子都属于幸存者偏差的范围。也就是说,我们只是看到了有心理问题而又恰巧成功了的孩子,更多的孩子在同等条件下,不但没有成为杰出人物,反而连普通水平都达不到,成为了低成就者。

詹姆斯认为,自体感弱的人往往无法承受挑战性的工作,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又对他们的人际关系造成障碍,他们可能喜欢独处、对同事没有耐心,即便是非常努力地工作,仍然可能因为不合群而影响到职场发展。

而良心不敏感,道德水平程度低更无异于在刀尖上行走,很容易玩火自焚。

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受到高压的孩子,虽然有取得高成就的可能,但是成为低成就者的概率更大。

07 总结

严苛要求孩子,早些给孩子选好道路,并非不可取,但应该注意在过程中传递“独特性”和“自信”的理念。一边打骂,一边贬低孩子可不行。在童年时期,尤其是0~6岁期间,一定要注意让孩子体会到足够的爱和正确的价值观影响。

高压要求孩子很容易带来爱的疏离感,又引发自体感弱、不安全的依恋模式、良心发育不完全等风险,虽然这些有可能帮助孩子取得杰出的成就,但也可能让人跌入谷底。

同时,对于那些0~6岁得到很好照顾和引导的孩子。因其自体感强、有良好的依恋关系、良心发育正常,他们本来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成功,但却可能因其内心容易得到满足,不愿意为了成功而牺牲个人生活,也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到事业中,反而蹉跎了人生。

对于这样的孩子,如何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孩子提供终生的动力,同样值得我们思考和注意。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