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真实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子?详细,全面,真实的还原玄奘一生

《西游记》无疑是近几十年播放率最多的电视剧之一,不仅因为这部电视剧的故事有趣,人物经典,制作严谨,更是因为这段故事是有其真实的历史作为依据的。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的故事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骄傲,为了取经玄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这种虔诚,勇敢,坚毅的人格力量也代表了中国人骨子里的伟大品格,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和致敬的一段故事。

那么真实的取经故事是怎样的?玄奘是否真的和电视剧里一样懦弱?玄奘取经的故事为什么一直被人们所歌颂?

归来译经

公元633年,在大漠,戈壁,荒原中跋涉了十几年的玄奘法师,终于在一个村民的介绍下得知,自己已经来到他多年向往的佛家圣地——天竺。

初到印度的玄奘听不懂当地人的话,对当地风俗也缺乏起码的认识,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中,玄奘继续前往印度最为知名的佛学道场——那烂陀寺。

当时的那烂陀寺佛教文化非常繁荣灿烂,几十年来走出了多位佛家大德。玄奘此时已经踏过唐朝到天竺的各种险关,眼前的难题对他而言已经不算什么了。

终于,几经周折玄奘进入那烂陀寺学佛,因为玄奘从小就天资聪颖,且有很好的佛学底蕴,在那烂陀寺学习不久后他就成了当地非常著名的僧人。

他在那烂陀寺潜心修习佛法多年,学习了在大唐难以接触的各种佛法理论。不仅如此,他还到天竺多处走访和游学,深入了解了天竺佛学的各种情况,这为他后来翻译经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玄奘在天竺学习佛学多年后,人们请他讲法,一开始他有些犹豫,毕竟自己是外国人,而且当地高僧大德如此之多,自己又怎能和他们一样设坛讲法呢?

带着谦虚和谨慎的态度,玄奘试着宣讲了几次佛法,不料因为玄奘悟性极高,因为自己独到的一家之言,他的讲法受到当地僧侣的广泛认可,还给他一个很尊贵的称号“大乘天”。

在天竺修习佛法多年后,玄奘认为该到回去的时候了,对佛法的认识和对天竺佛教的相关知识他都已了解。而自己最后的使命,也就是翻译这些经书也需要很久的时间,他认为不能再等,于是便启程返回大唐。

临走时玄奘清点了所带的经书,其中经律论典籍上千部,浩如烟海,玄奘多年的心血和志愿终于将要实现。

因为得到天竺国家的官方许可,玄奘回去的路程就比来时轻松了许多。想当年玄奘逃出长安,孤身跋涉于大漠荒野,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恍如隔世。

因为当年逃出长安去往天竺时,玄奘没有获得官方通关文牒,因此属于犯法,玄奘为此特地写信请求皇上宽恕。

等了几个月,皇上才终于特赦了玄奘的罪行,并以很高的礼遇迎接玄奘的归来。

功成归来的玄奘,他的传奇经历和高深的佛学修为立刻受到全国人的爱戴,于是他就安心在玉华寺翻译佛学典籍。

其中,最为伟大的成就当属翻译大乘佛法的经典了,因为玄奘本身佛学修为极高,而且天资聪颖,所以他翻译的经文质量极高。

在当时是全国佛学研究者的标准译本,对我国当时和后世传播佛学文化立下了不可取代的功劳。

因为人们好奇他去往天竺的路上经历了什么,玄奘本人其实并不愿意多提这件事,毕竟都是些艰难险阻的经历,但是介于人们的好奇和爱戴,于是玄奘写下了《大唐西域记》这本书。

这本书大体讲述了玄奘西游中的经历,其中夹带一些他个人的佛学理念,对当时的人们认识西域和学习佛法有很好的帮助。

后来,全部翻译完经典后,玄奘开始全国到处宣讲佛法,为我国佛学修行者提供了来自天竺的第一手佛学思想。

玄奘死后,唐高宗悲痛不已,以佛教最高礼节安葬了他。后世人们对玄奘的尊敬程度同样很高,几乎将玄奘和他的经历神话了。

玄奘的成长历程

关于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被人们渲染过度,尤其是《西游记》诞生后,关于西行取经的故事几乎成了神话。

其实,历史上玄奘的真名叫做陈祎,从小生活在贫苦之中,家里好几个兄弟因为无法生养都选择了出家,小玄奘后来也因为家庭贫困而选择了出家当和尚。

和其他因贫困出家的儿童不一样的是,玄奘对于佛法有着极其敏锐的悟性,当时出家有很多限制,不仅对年纪有所要求,甚至进入寺庙前还需要考试。

唐朝时期的寺庙在招收弟子时,会设置一些考题给考生,如果考生回答得比较好,或者看上去比较有慧根,那么寺庙才会录取这名考生,其正规程度和现在的高考没有多大区别。

因为当时玄奘只有13岁,而标准的录取年龄是18岁,所以一开始玄奘的出家过程并不顺利。

在考试时,主考官问了玄奘一个问题,“出家意欲何为”,本来只是想考验一下他,没想到玄奘一鸣惊人,他的回答是“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意思是“我玄奘出家从远的来说是要继承佛祖的教导,从近的来说是要将佛法发扬光大。”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悟性和志向,主考的和尚和官员都认为其心可嘉,于是就破格让玄奘成为出家和尚。

唐朝时期出家人非常受尊重,因为很多皇亲贵胄都崇信佛法,包括一些皇子和公主。

所以当时的人出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求一个好饭碗,毕竟古代人民的生活都很苦,如果可以进入出家人这个行列,那么一辈子的吃穿就不愁了。

但玄奘却对佛法展现出极高的兴趣和天赋,他在寺庙中不与其他僧人一样混日子,而是潜心修习佛法。

随着玄奘不断的修习佛法,他的佛法水平越来越高,逐渐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小和尚。

因为对佛法的虔诚,以及玄奘自己的水平越来越高,他发现当时国内的佛经有很大的问题。

一些经文残破不堪,需要在多个文本中拼凑才能看得清楚,有些佛法因为翻译的问题,用中国人的逻辑基本看不懂。

这让玄奘非常苦恼,于是他想云游四方,多接触一些高僧大德,看是否能够接触到更多佛学经典。

经历了几年的云游,玄奘发现了更大的问题,不仅没有找到更好的佛学文本,他发现我国佛法交流非常不顺畅,各地的翻译术语和叫法不尽相同,而且因为梵文的水平普遍不高,各地的翻译情况也很不平衡。

于是玄奘决定找到真正完整的佛学典籍,做好统一的佛学翻译标准,立下这个志愿时,玄奘就决定了要西行天竺。

可惜当时长安城内管理非常严格,进出的人都必须要有专门的通关文牒,而玄奘屡次请求文牒都受阻。

无奈之下,玄奘只好选择顺着城里的难民一起出去,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偷渡”。

无论如何,玄奘算是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西行之旅。

真实的西游记

玄奘之所以无法获得通关文牒,主要是因为当时唐太宗刚刚登上皇位,为了平稳过渡,唐太宗希望不要出现不必要的波澜。

通关文牒在当时相当于一个唐朝居民在外国的身份证,如果没有,不仅关隘无法通行,到了国外也容易遭遇不测,因此玄奘偷渡这一行为,不仅在国内是违法,到了国外也非常危险。

可是因为对于佛法的虔诚,以及自己心中的志愿,玄奘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出行西域。

玄奘出了长安只是过了西行的第一关,后世人们所说的“九九八十一难”实际上不算夸张。

玄奘虽然没有时不时被妖怪抓走吃掉,但是一路上的危险也是关乎性命的。

有时玄奘遇到对佛法认同的人,那么有钱人会给他一点帮助,比如准备一些食物或马匹之类。

而有时没有人帮助时,他只能风餐露宿,在茫茫大漠上一人行走,稍有不慎就没了性命。

有一次,玄奘的马累死了,带的东西无法运走,他只好带着少量食物自己前行。

这点食物只能支持几天,到了后来,因为缺少食物和水,玄奘几乎要渴死在沙漠上。但是玄奘坚强的意志好像感动了上天,他强忍着身上的痛苦,硬是走出了茫茫沙漠。

这样的危机在西行之路上出现过好几次,还有一次,玄奘在半路上救了一个屠夫。

这个屠夫也是出门食物用光了,正疲惫地倒在一棵树旁,玄奘好心救起他,还将自己的食物分了一部分给他。

可是到了晚上,玄奘在睡觉时屠夫却想杀死他,盗走他的财产。好在玄奘及时发现,这才算躲过一次劫难。

走了不知多久,玄奘才来到西域的第一个国家,也就是位于现今吐鲁番的高昌国。

到了这里玄奘想休整一下再出发,好在这里的人民非常笃信佛教,尤其是他们的国王。

玄奘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礼遇,可惜,听到玄奘讲法如此高深,高昌国国王就想将玄奘留下来。

玄奘一再表明心意,表示自己的目的是取经回国,怎么可以留在这里呢?

国王见玄奘不给面子就软禁了他,玄奘还是不屈服,在寺庙内绝食抗议,最终国王见他心意如此笃定,没了办法,只好放他走。

不过走之前他要求玄奘答应他回来时在高昌国讲法三年,玄奘见国王终于肯放行,在高昌国讲法也不是难事,于是就答应了他。

就这样,玄奘再次踏上西行之旅,越过无数的雪山,戈壁,荒漠后,玄奘又花了将近5年终于来到了天竺境内。

玄奘的精神令人感动,他的意志也非常鼓舞人,也许是因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文化传承,所以对玄奘这样不顾艰难追寻真理的人才有如此高的评价。

玄奘的行为不仅在中国是凤毛麟角,放眼世界也非常少,对于如此伟大的人格,后人给予礼遇和爱戴也是正常。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每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深受佛教文化的感染。

玄奘不顾自身安危求取经书,可以说树立了一个僧人伟大人格的标杆,足以令后人永远敬仰。

也许只有佛教才有这样的力量,让一个普通人发挥出超人的意志去求索心中的真理。

希望当下的中国人也能够有玄奘一样坚定的信念,小到我们自己的生活和梦想,大到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玄奘这样的精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