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视充斥日本元素再到迪奥抄袭,中国传统审美和时尚到底怎么了

近期,网剧《我是刘金凤》因为服装造型、美术道具照搬日本设计,引起很大争议,剧集最终下架。 本文来源娱理工作室

  这起风波引发了多部古装剧的自查,同期热播的《星汉灿烂》也受到波及,主角服装上疑似日式的蝴蝶结以及场景里日本风的灯笼都被逐帧修改。

  一位电视剧营销从业者告诉娱理工作室,影视里的日本风在近两年屡屡成为热议焦点。据他从剧组处的了解,一方面是横店等拍摄场地本身在建筑、道具等方面就有不少日本元素,另一方面确实有一些从业者本身的审美就是偏日式的,觉得日本风更好看高级。

  当影视剧的服装设计和美术设计在“以日代唐”、忽略中国传统时尚的同时,发生了迪奥抄袭风波,这个国际著名时尚品牌把中国传统的马面裙版型当成了迪奥的经典版型,引起了国人的不满。

  这两起争议本质上指向的是一个问题:我们要怎么看待中国的传统审美和时尚?

  《我叫刘金凤》《星汉灿烂》服化道争议

  娱理工作室邀请到知名服饰史学者、影视服饰指导陈诗宇(@扬眉剑舞),来展开聊聊这个问题。

  陈诗宇从事中国服饰史研究近20年,是这个领域的著名学者,完成了不少博物馆服饰复原,近年他也参与了《国家宝藏》《清平乐》《隐娘》等影视、综艺的服饰指导、还原工作,对影视领域在服装造型设计上的现况也有一定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陈诗宇分析了影视剧中充斥日本元素的原因,指出了不要低估观众的审美、要培养服饰史人才两个问题。

  他认为,最近的风波最终要告诉所有人的道理是: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网友分析迪奥马面裙争议

  (以下根据娱理工作室与陈诗宇对话内容整理,以第一人称叙述形式发布

  为什么影视剧中充斥着日本元素

  过去我们很少从复原的角度点评影视剧里的服装造型设计,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影视设计有自己的手法和艺术语言,并不宜完全从还原历史的视角来审视。

  但看到《我叫刘金凤》剧照时,确实也有些惊讶,不少造型甚至几乎直接照搬了日式。

  其实过去中国影视剧抄袭日本款式的现象一直存在,但多数是拼凑和杂糅,到这个程度的还是不多的,所以也造成了近年来抄袭日本元素事件里相当严重的一次舆情事故。

  服装设计师们有时并非不想复原历史,但很难做到,也有不少客观原因。

  第一是时代原因。客观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日本经济文化的一个巅峰,那时候的日本是有光环的,现在许多设计师都经历过欧美包括日本文化的巅峰时期,崇尚日本的心态是很深的,而对本国文化有一种下意识觉得不够高级的看法。

  其实不少港台八、九十年代的古装片里就开始用一些日本元素设计服装造型,觉得日本元素是好看的,又感觉和中国有些相似,是可用的。甚至出现不少直接买二手和服、中古和服来改成唐朝设计的情况。

  《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1993)中的日式服装造型。据剧情设定,王祖贤饰演的雪千寻有和日本倭寇相关的戏份

  现在影视剧积攒了大量戏服,会形成一个个影视服装库,在横店和北京都有很多,设计师偷懒的话,可能就会在库房中直接挑选日式服装和面料来使用,确实日本的设计有时配色和纹样的搭配、完成度都不错。

  第二就是我们学术领域对本国文化的探索还在建设当中,科普工作尚有欠缺,梳理和传播工作也有待提高。

  为什么很多戏会用日本素材?另一个客观原因就是日本素材资源整理得足够好而多。各种领域的设计资料铺天盖地的齐全而丰富,不仅是服装,美术设计也是如此。

  横店为什么那么多建筑都是日本风?日本素材容易找,甚至可以搜到完整的日本古建筑的建模数据,有些美术师就是对着日本画册照抄,但中国的素材则需要下点功夫去搜集和鉴别。

  甚至还有很多团队觉得日本元素都是来自中国的——所谓“日本冰箱论”,其实是一个基本认知的错误,文化元素的传播和演变是很复杂的过程,传播千百后必然有很大的变化,不宜等同。当从业者的概念不正确,影视制作上肯定会出问题,一些戏想复原唐代甚至还去日本取景。

  所以学术界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包括媒体、图书出版,把整理好的信息传播出去,才能让从业者们转变认知。

  第三就是术业有专攻,但现在影视剧组没有形成需要专业指导的意识。

  过去我们看日本历史剧、大河剧,字幕中都有个岗位叫衣裳考证,欧美历史剧也有历史服饰支持。但近二十年在中国是没有的,只有服装造型设计。虽然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古装剧有相当专业的顾问团队,但后来渐渐缺失了。

  有些作品想往偏历史复原的方向做,只是让设计团队甚至导演自己去调研查资料,仓促之间搜集的可能多半还是不太准确的信息。实际上基础的考证、研究,需要相当专业的工作支持,像我们自己做复原就很清楚,一套唐代礼服的复原研究,可能要花上数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大体完成,要与文献、文物的查证,从海量的信息中梳理,得到初步可靠的结论。让服装师几天内就完成或者找到准确的资料,确实有点为难,是很难临时抱佛脚的。

  我向来觉得,复原历史不是设计师的任务。设计师承担的,更多还是基于充分的历史素材,再根据每个作品的风格、需求,完成相应角色的设计。而前期的历史考证,还是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参与、或者提供相对清晰的素材才能完整。

  近年来,古装影视剧中大多有礼仪顾问,这也是从《甄嬛传》的成功开始的。我们虽然也参与过一些作品考证,但整体还是远远不够。

  或许这次《我叫刘金凤》的事情可以让业内意识到服装造型历史基础的重要性,催生出服饰造型考证这个岗位,有更多的专业支持参与进来。

    第一批人才还没有培养出来

  有一些古装戏的服装造型还原做得挺好的。

  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些作品,虽然当时服装史研究的资料并不像今天这么丰富,但是时代气质和审美抓得很好,而且往往有很强大的顾问团很强大,像《红楼梦》《火烧圆明园》等影视剧,甚至请了沈从文、朱家溍这样的大师。另外《笔中情》这类的电影,就把当时的风骨呈现得很到位。近年来的戏,也有一些好的苗头,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借鉴了不少唐代复原服饰的做法,《延禧宫略》也开始使用更靠近乾隆时期的历史元素和工艺面料。

  但近年主流设计师们的思路,好像尚未大规模的更新,不止古装影视设计,也包括时装设计师。

  设计师的思维理应是最前沿的,但他们本质上还是基于西方的审美和逻辑,认为西方的是好的,用的依然是西方可能已经流行过的东西。在受教育的阶段,受到的也基本是西式训练,中国古典部分的比重是相当低的,做中国服饰史研究的老师也很少。大多精力还是投注在西方设计、西方版型、西方理论上,还没有真正审视、梳理、正视、重建中国自己的审美与设计。

  87版《红楼梦》

  我小时学美术,但本科是学传播学的,差不多2002年左右就开始关注中国古代服饰造型的还原,和几个朋友一起建立了服饰史论坛,是网络上很早一波开始分享传播跟服饰有关资料的论坛。大学时还跟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一个服饰复原小组,尝试通过文物、文献、图像,再现一些历史服饰形象。大学毕业后,到了传统美术文化调研机构汉声工作,有十年的时间都在全国各地调研、采访各种传统工艺,给这些文化遗产做记录,其中包括了印染织绣技艺以及各种金银首饰、成衣工艺,还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了很多年的关系。

  汉声创始人黄永松先生一直以来教诲我们应该做的,是要建立一个中华文化的“基因库”,也许此刻用不着,但未来有一天需要的时候,不至于让我们的设计变成无根之木,没有根基土壤。

  这项工作经历,也给我探索、重现、复原历史服饰形象,提供了工艺层面的基础,我们也开始尝试复原、再现一些工艺,思考能够更好地呈现相应时代质感的方式。后来在北京服装学院深造传统服饰研究博士学位,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和更加专业的研究课题,也跟随孙机先生完成了国家博物馆的历代服饰复原任务。近年也参与了一些荧幕作品的顾问支持甚至设计工作,进行了一点历史复原与实践上的尝试。

  因为最近的舆论风波,影视行业内也开始有意识上的觉醒,要求从业者要提高重视度,不能随意设计。但水准的整体提升,还需要不少懂历史服饰的人员参与。

  李翰祥作品《垂帘听政》,和《火烧圆明园》套拍,服饰造型为一系

  整体而言,服装史依然还是一门不大的学科,也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量适应现在的需求,学者们大多有很重的教学与研究任务,无暇投注太多精力在一线指导。

  而新一批的人才尚未培养出来,从本科到博士培养可能就要耗费近十年。对于历史服饰的重视时间并不长,汉服和传统服饰爱好者的兴起至今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最早只是很小众的一个圈子,近五六年才有扩大的趋势。

  所以整体水平的提高,需要时间,只有从研究到设计到观众,各种意识都重视了,陆陆续续会有更好的人才储备,可能很快就会有所改观。

  我们也希望能够整理出更多科普性的作品,充当一个桥梁的作用,把更多更前沿的研究成果简明地呈现给大家,提高更多的设计参照。让大家都能看懂并且喜欢,也进而能够体会、感受到东方的审美与自信。

  《延禧攻略》,吴谨言饰演令妃魏


  归根到底是文化自信问题

  最近迪奥的事情,我觉得也值得中国的设计师们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自己反而不太敢大胆地把历史上的一些优秀版型、优秀设计提取出来用来做时装设计?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风”基本上就是在西方的版型上,找一个青花瓷的花纹或者绣点龙凤。其实这反而是最不中国的设计,本质上还是猎奇的西方视角东方主义设计,锦上添花的点缀。

  真正有自信的做法,是消化了我们历史上的经典设计、经典款式,总结出一些规律之后,结合今天生活习惯,今天的工艺技术,更好的面料与搭配,形成适应当下可用的新设计和创新,可以有东方式、东方逻辑的创新。

  其实从《我叫刘金凤》到迪奥事件,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设计师有没有文化自信、对本民族时尚有没有认可度。如果没有认可度,最终的设计依然只能拾人牙慧,甚至还出现这种被西方人捷足先登先拿去使用以后,我们自己才意识到“这些元素也是很时尚的”情况。

  很多时装设计师觉得我们历史上的版型是老土的,能登上时尚秀场的肯定是西方元素和版型的设计。但为什么看到国外秀场上夸张到离谱、稀奇古怪的时装造型,就下意识就觉得这是行业最新的时髦?为什么要让外国人来帮我们定义时尚?中国的时尚又差在哪里呢?

  北美时间24日下午,20余名北加州汉服社的汉服爱好者在Valley Fair的Dior专卖店门口,用汉服快闪的方式抗议迪奥的文化挪用行为,也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声。图源图注源自微博@予自在

  当然,现代时尚观是从西方来的,法国是西方时尚的策源地,数百年前就有时尚杂志,每年要定义新的时尚、发布新的时尚。

  但其实中国过去向来也是有时尚的,而且古代中国人的时尚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丰富得多,发展速度也非常快。西方时尚的动力来自于贵族,而中国时尚的源头更加丰富,有上层的引领,有一大批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弄潮儿,也有来自于文人、市井、西域的各种时尚交融,唐代甚至能看到像今天晚礼服里的深V造型,开始展现出身段的曲线,有十分大胆浓烈的妆容,古代的女性也敢于展现自己的美。

  西方自罗马时代就开始以进口中国面料为荣为高贵,那个时候中国是顶级高定的代言词,唐代的长安是整个亚洲的时尚中心,明清时代的苏州是东亚的时尚中心,拼文化本源来讲,我们是完全不输的。

  所以我们凭什么不能定义自己时尚,而需要一直跟在西方的屁股后面跑?

  以唐为背景的《长安十二时辰》

  所以我一直想强调,一定要扭转中国古代的设计是老土的这个观念。

  “美”真的没有绝对标准,历史上曾经的美也是多种多样,美美与共,用今天的眼光看来可能有些东西是很离奇的。但历史上的美是基于当时的各种各样的条件诞生的,可以大大方方地展示出来,日本观众也从来不会觉得他们平安时代的服装那么宽松的廓形是不好看的,反而觉得从容优雅。

  我们为什么要觉得唐朝脸上多画点红妆就不好看呢?这反而说明了当时人们的自信大方。如果现在的设计师没有领略中国时尚的信心,那做出来的作品必然也是畏畏缩缩的。

  我觉得未来在时尚教育上,要强调我们的文化自信,要敢于归纳出历史审美的一些特征,敢于继承中国的时尚传统,最终为我们今天服务,重建中国式审美,也继续吸收大量海外的优秀设计,要有海纳百川的自信,不要守着宝库却要等西方人来提醒我们自己。

  结语

  在影视流水线的生产中,或许一些从业者只是在完成一项行活。如果观众太宽容,就会出现从最初只是夹杂日本元素到如今彻底照搬日本设计中国人物的离谱事件。

  当观众开始发出反对的声音、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许一定程度也能促成整个行业的反思。此次舆论风波,最终产生的结果可能是好的,让影视剧意识到服装造型环节的重要性,设计师不能再浑浑噩噩,一次次试探观众的底线。

  最近不少设计师甚至平台,已经开始主动补习服装史知识。或许从业者不容易通过短期的学习成为专家,但起码能树立重视史实的意识。

  当然,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大多观众并不要求影视作品100%的复古还原,影视剧也不是历史纪录片,核心还是戏剧,还是剧情的艺术,服装造型只是辅助烘托。但服装造型不能不影响一部剧的整体呈现,最好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能结合历史真实又做得好看、符合影视语言需要是最好的。

  希望专业院校能够培养出更多人才,弥补现在的市场空缺。

  也希望从业者们能够正视我们的根源,转变思维,不要低估观众,重塑文化自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