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转瞬即逝,但这就是生活 | 让-雅克·桑贝逝世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8月11日晚上,法国著名插画家让·雅克·桑贝(Jean-Jacques Sempe)在一处度假屋里逝世,享年89岁。

桑贝从19岁开始从事漫画创作,代表作《小淘气尼古拉》。此外,他还是为《纽约客》创作最多封面插画的艺术家。

绘画并不是桑贝从小的梦想,而桑贝的一生也并非特别顺心。他拥有一段不幸的童年,“你永远不会克服童年,”他在80多岁时透露了回避几十年的童年时光。“你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来使你的记忆变得更漂亮。但是你永远不会克服它。”即便如此,桑贝笔下的友善与他自己的成长经历中的痛苦却形成了鲜明对比。

“《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是重新审视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痛苦的一种方式,同时确保一切都很好。”虽然《小淘气尼古拉》创作于27岁,但是画作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对桑贝来说,他经历了“可怕”的早期职业。直到年近50岁,他才终于有机会到《纽约客》。 “我快50岁了,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成功。我终于找到了我的家人。”

要学会等待

《纽约客》2020年7月20日封面主题是“ 梦想假期“(Dream Vacation)。画面中的女孩打开电脑,面对窗外,想象一场旅行。


创刊近百年以来,《纽约客》一直通过手绘封面去展示当下流行的文化剪影,表现城市精神。而能够为这份杂志绘制封面,成为了很多插画师的梦想。

1978年,46岁让-雅克·桑贝第一次为《纽约客》画封面。40多年来,桑贝已经画了100多幅封面。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别怕晚,要学会等待。

1984年,桑贝在纽约

“曾经梦想过为《纽约客》工作,所以我脑袋里想的不是:‘总有一天,我行的,’而是:‘总有一天,我运气够好的话,’你懂的,能力和运气,是两码事。”

第一次去纽约,我路过《纽约客》大楼好几次,想着那么多我崇拜的人就在里面,我却胆小得连前厅都不敢进。”

部分桑贝创作的《纽约客》封面

尽管他这个英语不好的法国人在纽约有诸多不便,但 “《纽约客》会让他有归属感”。

“有一些在《纽约客》工作的漫画家会有幸分得一间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办公室,他们可以在那儿改稿或者每天固定时间去工作。我的朋友埃德·高伦把他的办公室借给我使用。”

1984,桑贝在埃德·高伦的办公室

“有一个小小的桌角可以放下纸和笔,我特别开心,申请了晚上来干活。我来纽约就是来工作的,不是来闲逛的,所以从此《纽约客》就有了一个愿意加班到晚上的法国人。

我走的时候要把钥匙留给门房,这就意味着这栋又旧又大的办公楼里就我一个人在。晚上的时候,就只有一个窗子会透射出灯光,那是我的屋子。只有我!想想就好激动!然后,我干完活要走的时候,就把钥匙还回去。”

1982.10.25《纽约客》封面

1998.2.2《纽约客》封面

1999.11.15《纽约客》封面

纽约一直是个梦

 

纽约这座城市,有很多人向往逐梦,也有更多人落寞又迷茫。

2006.8.21,《纽约客》封面

在桑贝眼中,纽约是这样的:

“纽约一直是个梦,会更好些。众所周知:你幻想中的生活永远比你实际的生活更有趣,不是吗?”

“说真的,在纽约,你就会有这种感觉。你出门见人,你知道要去这个大楼那个大楼,反而会激发出一种壮志。

那些大楼,那么大,散发出很有力量的气息,然后你也会被感染,好像你也因此会从中分得一些力量。尤其当你其实没那么重要的时候,你也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也变得重要起来,这便是纽约有趣的地方。”

1978.8.14,桑贝为《纽约客》画的第一个封面

作为一个异乡人,桑贝能读懂大城市的簇拥与繁华,也能感受到平凡人心里的微妙变化。

正像《纽约时报》对他的评论,桑贝笔下的人物每天都在勉励抗争,或取得微不足道的胜利,或收获不大不小的失败。

泳池边的男人,拍打出了水花,看着波纹散开。

深夜,高楼下骑自行车经过的男人。

1987.3.23《纽约客》封面

1982.3.1 《纽约客》封面

1999.3.29《纽约客》封面

已合作40年,桑贝也会感慨:“在《纽约客》,我感觉自己很重要,而且我在为那些重视我的人工作。”

谎言里才有梦想的生活

 

相比于“《纽约客》的画师”,桑贝还有另一个称谓——“小淘气尼古拉之父”。

《小淘气尼古拉》是一套著名的法国绘本。桑贝为读者展示了一个调皮捣蛋、人见人爱的小男孩。可实际上,他本人并没有经历过美好的童年时光,这些画都只是他想象中的平行世界。

孩童时期的桑贝生活在一个经济拮据、充满暴力的家庭中。继父有嗜酒的恶习,母亲也常常恶语相向。初中之后,桑贝就不得不辍学去打工了。

在这样窘迫的环境中,小桑贝学会了为自己编造故事。他会故意把借来的球鞋露出来给别人看见,等人问起时撒谎说自己是某个球星的儿子,在家里的关照下正在进行足球训练。他觉得这样很好玩,是“梦想自己的生活”。

1968年,桑贝为《体育画报》作的画

“谎言”成为了小桑贝的自我疗愈剂,也是他对生活的期盼与想象。也基于此,桑贝笔中的孩子们有了一种故事性的生命力。


阴云密布,大楼里的成年人都愁眉冷对,

而房顶的孩子们纵情狂欢。


谈到画中没有忧郁的情绪,桑贝解读道——

“我很惊讶人们经常会误解忧郁的意义。忧郁和怀旧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当你开心的时候,忧郁必然也如影随形即使当你非常非常开心的时候,在你心里的某个小角落,总有个声音告诉你:‘这种快乐转瞬即逝,但这就是生活’”

你想知道忧郁是什么,你就得经历过快乐。”

因为自己的童年不幸福,所以只想画幸福的人们”。 这也许是桑贝在经历了艰难的童年岁月后,更想传递给世界的信息。

而这些画都被收录出版为4本图书:《桑贝在纽约》,《童年》,《劳尔的小秘密》,《秋风平地起》。

《桑贝在纽约》收录了桑贝为《纽约客》杂志创作的所有插图,并附有个人绘画事业和工作趣事等三万字的访谈;《童年》收录了上百幅插画和四万字的童年生活访谈。

文:Fifi, 编辑:佳音,图源:《桑贝在纽约》《童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