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交响乐讲好“苏州故事”

新时代集团旗下苏州交响乐团日前发布2022-2023音乐季演出计划。这是苏州交响乐团第7个音乐季,从今年9月至明年8月,将为观众带来包括乐季音乐会、室内乐、特别策划等在内的58场高品质演出,涵盖60余位古今中外作曲家的经典作品,令人期待。

     

苏州交响乐团是苏州首个职业交响乐团,由苏州市和苏州工业园区于2016年合力组建,现有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名优秀乐手。回首5年多的成长经历:8个月完成建团,半年后启动国际巡演,不到一年半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不到两年开创国内交响乐团举办专业作曲比赛的先河……一系列的创举和成绩,让苏交在业内声名鹊起,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交响乐团之一,也成为苏州城市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苏州交响乐团积极创新演出形式,在跨界融合中探寻交响艺术的创新表达,用交响乐讲好“苏州故事”。

线上线下“玩转”文化跨界

当交响乐遇见昆曲,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前不久,在苏州交响乐团《牡丹亭》昆曲与竖琴五重奏音乐会上,观众找到了答案——室内乐的精致隽永与昆曲的典雅唯美相得益彰,五重奏的独特形式与《牡丹亭》的当代魅力相映成趣,如同苏式双面绣,一面西方艺术,一面非遗文化,场景转换,虚实交错,别有一番言说意趣。

这是被誉为苏州文艺界“新三朵金花”之一的苏州交响乐团与“三朵金花”之一的苏州昆剧院首次合作,也是国内乐团首次将昆曲与竖琴、弦乐五重奏结合,探寻中国传统戏曲和西方室内乐的“共鸣”。

成长在苏州这座国际化都市,苏州交响乐团的血液里流淌着守正创新、多元包容的基因。近年来,乐团积极探索交响艺术与多种艺术形式融合表达,对经典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

与民乐,今年1月,苏州交响乐团携手中央民族乐团惊艳亮相“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我们北京见”大型文艺晚会,以缤纷的“江南味儿”为北京冬奥添彩;与芭蕾,去年11月,苏州交响乐团在著名指挥家、乐团音乐总监陈燮阳的执棒下,为苏州芭蕾舞团《人偶情缘》演出进行现场演奏,为观众带来“听芭蕾”“看交响”的双重美妙体验;与图画影像,去年11月,“谭盾与苏州交响乐团《女书》&《图画展览会》音乐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女书》交响诗与十三部《女书》微电影、穆索尔斯基的音乐与康定斯基的绘画同步呈现……

演出形式也在不断革新。苏州交响乐团团长陈光宪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的文艺院团都造成了巨大冲击。面对疫情的影响,苏州交响乐团选择主动出击,在国内率先试点“5G+4K”“5G+8K”直播音乐会,将演出阵地搬到线上。2020年起,苏州交响乐团尝试策划了一系列高品质的线上音乐会,反响热烈。去年6月,大型原创交响合唱音乐会《沙家浜·世纪波光》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首演,观众可在8K超高清剧院以及设置在苏州多地的8K大屏幕同步观看,开国内先河。

多措并举推动艺术普及

如今,古典音乐在苏城的普及度和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闲暇时光,与家人、好友到金鸡湖畔聆听一场高水准的交响乐演出,逐渐成为苏州市民文化生活的新潮流。但在苏州交响乐团成立之初,演出的上座率并没有现在这么可观。

“一支优秀的城市交响乐团,一定是一支深入到广大群众之中的乐团。”新时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苏州交响乐团董事长陈龙说。因此,苏州交响乐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艺术为民、艺术惠民”的办团理念,在完善乐季规划的同时,紧紧围绕市民需求,持续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艺术普及活动,打造了“乐·客厅”“乐·课堂”及音乐阶梯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构建了覆盖学校、社区、企业的艺术普及全链条。

建团以来,苏州交响乐团已累计举办各类艺术普及活动超320场,现场参与观众超10万人次,线上音乐会及艺教普及活动线上观看人数累计超8000万。在陈龙看来,在苏州,曾经被认为是“阳春白雪”的交响乐,正逐渐告别曲高和寡,“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了吸引更多青少年关注交响乐,今年7月,苏州市教育局与苏州新时代集团签约共建苏州青少年交响乐团。该乐团由陈燮阳担任音乐总监,面向苏州大市范围内招生,并将对所有入选的青少年乐手进行免费的、全面的交响乐演奏技术训练,力争打造苏州美育及城市文化“青春新名片”。

苏州青少年交响乐团成立后,每年将固定开展交响乐音乐会演出,并有机会参演苏州交响乐团演出。陈燮阳说,国内外很多成熟乐团都有自己的青少年乐团,既可以让乐团在教学和管理中得到锻炼,进一步提升乐团整体的管理和演奏水准;又可以为城市培养青少年音乐人才,提升城市整体文化艺术氛围。

创新演绎传播苏州声音

苏州交响乐团对苏州究竟意味着什么?苏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舞蹈家协会理事徐志强如是分析,苏交的组建,是苏州新时代文化建设上一次“拿来主义”的全新尝试和努力。有了这样一支职业交响乐团,苏州在艺术交流的样式及内容上就突破了以往昆曲、评弹、书画、苏绣、园林等传统老品牌的局限,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新的审美欣赏内容,更重要的是,也为苏州传统与当代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和弘扬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

正如徐志强所说,在苏州交响乐团五年多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借助交响乐这种西方的艺术形式与载体,在中西文化互动交融中,展示江南文化、苏州形象。

2018年起,苏州交响乐团启动首届金鸡湖作曲比赛,不少应征作品中融入了诸如评弹、昆曲、民歌等江南风格的音乐文化元素,反映了江南地区的人文景观。2021年,苏州交响乐团推出首届“华夏音乐节”,这是国内首个由职业交响乐团发起的全部演绎中国作品的音乐节,旨在推广中国交响乐作品,传播江南文化品格。

作为2021第二届苏州金鸡湖作曲比赛委约作品之一,《苏州印象·评弹》由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权吉浩于2021年2月完成。权吉浩说,此曲由三个独立乐章建构而成,各乐章的主题源头均取自苏州评弹,并以此为基础加以延展,使评弹艺术通过西洋交响乐团之手获得重现。

透过苏州交响乐团这扇窗口,很多苏州百姓了解了西洋音乐,也有不少外籍人士从这里喜欢上苏州这座城市。“当初决定离开伦敦,只是想体验一下新鲜的生活,没想到在苏州一待就是5年,还定居了下来。”2016年,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的丹尼尔在老师的推荐下参加苏交面试,成为苏交的一名圆号演奏家。几周后,他的女友也紧随其后,成为了苏交的一员。如今,他们都成了新苏州人。

“在演绎经典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融入多元风格,体现江南元素,探索先锋实验表演,满足多维度的观演需求。”陈光宪表示,这既是苏州交响乐团努力的方向,也是接下来的道路。


作者:孟旭

来源:《新华日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