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事改编,比恐怖片还惊心

泰国,盛夏,天色将倾。

12个中学生+1个教练相约去洞穴探险,他们很快抵达穴内深处。

洞外,暴雨倾盆,雨水很快倒灌了洞穴,瞬间填满窄小的空间。

他们的出路被水阻断,只能暂时蜗居在氧气不足的角落。

但谁也不知道,救援和死亡,哪一个会先到。

这个如恐怖片一般窒息的桥段,其实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2018年的睡美人洞事件。

最近,它被改编成了电影《13条命》,豆瓣评分高达8.4分

面对一桩有头有尾的真实营救案例,创作者通常要对素材进行取舍。

《13条命》选择的重点是营救,整部电影都在围绕成功或不成功的营救方式展开剧情,故而影片视角流转于多主角之间。

甫一开始,我们顺着中学生的视角看到了丰富的课余生活。他们同属一支足球队,友情坚固,和年轻教练相处甚好。

13个人嘻嘻哈哈地进入了位于山腰上的睡美人洞,把自行车留在了洞外。他们只当这次活动是一次寻常冒险,不知灾难正在慢慢袭来。

镜头一转,变成了中学生家长的主视角。天气糟糕、儿子失联,他们四处奔波,最后终于得知了孩子的去向。

当营救的序幕缓缓拉开时,镜头对准了泰国府长。他即将离任,想安安稳稳度过最后的日子,却不料发生了这样瞩目的大事。

此处对府长的铺垫,也是为了和后面他甘愿承担责任形成对比,不失为一个塑造人物的简单可行之法。

影片的视角继而转向了得到府长信任的泰国海豹突击队成员与水利工程师,前者意欲潜水入洞救人,后者负责抽水引流。

但两种办法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洞内地势过于复杂,营救人员难以承受逼仄空间内的长久潜水;另一边,想彻底把水抽干需要几十天,更别提后期还有连绵不断的暴雨,孩子们根本等不起。

影片的主视角转向了两个英国潜水志愿者,他们经验丰富,体力强劲,能承受5~6小时的持续潜水。距离孩子被困十天后,他们潜入深处,确定了13个人的存活,并运去了补给品。

看到这里,普通观众和片中群众一样,都认为救援在望。但潜水志愿者却指出,让孩子们跟着他们潜水出洞是不可能的,因为连当地的海豹突击队成员都无法做到。

他们提出了看似荒谬却可能是唯一的救援方式:运“尸”,即给孩子打麻醉药,然后把深度昏迷的他们套入潜水服内,一个接一个地带出来。

这种方式着实冒险:麻醉剂有可能引起过敏;潜水途中还得补两次麻醉;难以控制每人对麻醉的耐受度;洞穴内地形崎岖、意外频出。但危难关头,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影片高潮部分便是麻醉运输法,在被困17天后,13人在麻醉剂的帮助下获救,堪称救援史上的神迹。

泰国睡美人洞营救事件不是第一次被搬上银幕。

2018年,Discovery频道同步追踪该事件,及时推出了纪录片《泰国洞穴救援揭秘》,在当时公布的新闻视频外还搜罗到了不少未曝光的影像资料。

同年,我国梨视频也做了一期30分钟的相关节目《13次生还》,专访了参与营救的多名关键人物,挖掘到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细节。

2021年,金国威夫妇(《徒手攀岩》)拍摄了同名纪录片《泰国洞穴救援》,入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单元。沉迷于极限运动的金国威,在片中凸显了救援行动中潜水爱好者的作用。

目前,泰国和美国亦有合作意向,由纳塔吾·彭皮里亚和朱浩伟联合导演,试图把这一事件改编为故事片。

说回到前文所述的《13条命》,导演朗·霍华德来自美国,是一名稳扎稳打的创作者,拿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其代表作是《美丽心灵》《极速风流》和《阿波罗13号》。

朗·霍华德擅长拍摄传记类电影,他不是依葫芦画瓢式的拍法,而是增加更多戏眼,在原有人物的框架下增增减减,塑造丰满形象,提炼角色光环:如《天才》中的爱因斯坦、《帕瓦罗蒂》中的帕瓦罗蒂、《对话尼克松》中的尼克松等等。

因此,在处理《13条命》时,朗·霍华德显得尤为纯熟,他把看点和高光给予了两位远道而来开展救援的英国人。朗·霍华德启用维果·莫腾森(《绿皮书》《神奇队长》)和科林·法瑞尔(《龙虾》《杀手没有假期》)两名演员挑大梁,他们丰富的表演经验足以轻松驾驭潜水专家的角色。

即使在处理同一事件原型时,电影和纪录片的着力点也不同,后者在碎片化的一手或二手资料中给予信息和看点,而前者需要流畅的、保证观众不离座的视听表达。

《13条命》比较出色的一点,是借观众沉浸式的观影状态,打造身临其境的潜水过程,从而形成窒息感和压迫感。

伸手不见五指的长长隧道内,脏水肆意流淌,唯一光源只有安全帽上的顶灯。潜水者的四肢漫无目的地摆动,很难分辨前方是坚硬的岩壁还是危险的岔口,时不时得提防氧气瓶被挂住或身体被卡住。

这些深潜桥段攫住了观众的注意力,使我们身不由己地屏住呼吸,感受稀薄氧气处的压迫感。

我们可以说,《13条命》是一部优秀的救援题材电影。这种题材具有先天上的类型优势,它们往往聚焦于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借助人力与自然的撕扯搏斗,彰显救人渡己的人性光芒。

尽管知道了类型片的套路,也知晓了原事件的结局,我们还是会被《13条命》吸引,为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而心暖,为营救的坎坷过程而心惊,为被困者的最终得救而欢欣,这大概就是共情的力量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