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尼亚》“三个男人一台戏”演出高级感

近日,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在北京西区剧场驻演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剧情发生在名为“阿波罗尼亚”的小酒馆里,该剧也被粉丝亲切地称为“小酒馆”。这部仅有3个演员出演的小剧场音乐剧,在上海已有超过千场的演出记录,它的成功之处,可能就在于把“小处”的文章做足。

《阿波罗尼亚》改编自韩国音乐剧《Mia Famiglia》,此前上海的演出形式被称为“环境式音乐剧”,剧场打破了舞台与观众的界限,100%还原酒吧布局。北京上演的是“镜框版”,依旧“落户”传统剧场,还原的是韩国原版音乐剧的风格。如果说“环境式”突出的是沉浸式体验,那北京的“镜框版”更强调“看剧”的感觉。这也就意味着,“镜框版”让观众坐在观众席注视舞台,更考验剧作本身的价值和它讲故事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阿波罗尼亚》“镜框版”更真实地呈现了“三个男人一台戏”。剧情讲述的是大萧条时代的纽约,一个名为阿波罗尼亚的酒吧落入黑手党之手,酒吧中的歌舞演员理查德与奥斯卡无奈准备告别演出,黑手党成员史蒂夫却突然闯入,胁迫他们表演黑手党教父的自传剧目《我的家族》,史蒂夫也加入表演。于是,这三个人开始了啼笑皆非的故事。

全剧的舞台场景只有一个,就在小酒馆中,全剧看下来,布景几乎都没有换过,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观感非常明显。从剧情来说,发生在小酒馆阿波罗尼亚中的故事是一层叙事,黑手党自传剧目《我的家族》中的故事是另一层叙事,此外还有理查德和奥斯卡本身在排练的剧目,几层故事在舞台上反复穿插。演员们不仅要负责多个角色,还要完成性别反串和角色互换,在故事里跳进跳出,毫不违和。剧中笑点很多,大多数不是“抓着你胳肢窝逗你笑”的直给,而是因为角色突然“串戏”,带出了一两句语带双关的笑料,让人意外地捧腹大笑。而这,也是《阿波罗尼亚》笑点自带“高级感”的原因。

《阿波罗尼亚》的演员阵容,说不上是圈里炙手可热的流量明星,而是小有名气的实力演员,必须靠表演撑起剧情。《阿波罗尼亚》对演员的基本要求很高,在全剧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三个演员几乎一直在唱,音域跨度和唱腔风格不断转换,还有踢踏舞等不少耗费体力的舞蹈。《阿波罗尼亚》能吸引那么多观众,演员们的卖力表演,必须记上一功。

最近,《阿波罗尼亚》这个小酒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在全国各地都开了“分店”,不仅开启巡演,还在多地启动环境式驻场演出。能让更多观众看见是好事,但驻演场和巡演场的增加,也意味着对演员的需求增大,能否有足够多合格的演员加入?如何培训他们完成高强度、多场次的演出?也成为主创团队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平衡好质与量的关系,才是《阿波罗尼亚》在全国各地持久走下去的关键。

(原标题:“三个男人一台戏”演出高级感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韩轩

流程编辑:U022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