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棉被》:诠释“人民就是江山 江山就是人民”的光辉思想

“娘啊娘,你独守破窑房,没米没面被子也没一床,这条棉被是刘志丹来相送,今天把它留给我的娘……”舞台上,陕北道情《一条棉被》表达了红军将领谢子长坚定的革命理想和真挚的为民情怀,再现了老百姓对红军的衷心拥护与爱戴,红色精神、鱼水深情的涓涓流淌,让人感动、激动;舞台外,这是一个新节目激活一个曲种的成功实践,让陕北道情在40年后重新以独立的曲艺形式呈现在大型舞台之上,国家级非遗项目再现新活力,让人欢喜振奋。

9月2日下午,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报送,陕西省子长市文化馆、子长市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演出的陕北道情《一条棉被》,将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中心演艺中心参加群星奖曲艺门类决赛,角逐第十九届群星奖。

陕北道情《一条棉被》讲述了1934年冬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的谢子长因枪伤复发,隐姓埋名到安定县(今子长市)灯盏湾一户大妈家养伤,大妈的悉心照料,对红军的坚决拥护,让谢子长深受感动。临行前,谢子长将刘志丹所赠的一条棉被留给大妈抵御风寒,展现了谢子长真挚的为民情怀和坚定的革命理想。

作品主题鲜明,立意高远,语言生动,感情真挚,采用地道的陕北老道情唱腔,质朴的陕北方音讲述陕西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充分彰显和践行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光辉思想。

《一条棉被》曲本由陕西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化馆副馆长王茵,子长市文化馆副馆长张琴携手创作,由国家一级编剧、著名曲艺家曹伯植和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创作研究部部长曹彬根据唱词内容逐字逐句反复推敲,揣摩人物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为音乐进行了全新的编曲,赋予了陕北道情崭新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

陕北道情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在陕北的子长、延川、清涧等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自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北方片)观摩演出陕北道情《王秀莲卖烟》参演后,陕北道情几乎很少以曲艺形式出现在国家级、省级的曲艺舞台上,日常多以民间社团戏剧化的歌舞、秧歌剧、小戏、民歌等形式出现,其传承与创新发展状况令人担忧。《一条棉被》在2022年荣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后,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子长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主创团队持续开展基层巡演,并不断组织专家进行反复打磨和研讨提升,为陕北道情走近群众、走向全国,在新时代焕发崭新艺术生命力,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贡献了陕西群文工作者的集体力量。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毛主席曾说,陕北是两个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主创团队充分运用陕西红色资源,以谢子长为党、为民的光辉典范,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我们希望通过作品的不断提升和演出实践,让新时代传统曲艺焕发现代活力,能够在把握好文艺发展正确方向的同时,勇担起‘价值引领’的时代重任,努力践行群文工作者一切为了人民的使命担当。”王茵表示,《一条棉被》是陕西曲艺舞台上,首个讲述谢子长将军故事的曲艺作品。

排练现场

为了创排好作品,主创团队多次邀请全国、省内曲艺专家对节目进行提升和指导,曲本先后修改了十五稿,音乐进行了三次全新编曲。为了让作品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在节目成型后,团队积极参加省、市、县的各类基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力求让陕北道情这一古老传统的陕西曲种正式回归曲艺的大舞台,让广大观众能够看到一个讲述陕西故事、赓续红色基因的优秀陕北道情新节目,为子长市打造一个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艺术精品。

子长的一位道情爱好者说:“我们从小听道情,《一条棉被》跟过去听的老道情不太一样,看着又亲切又喜欢。这个故事讲的是我们子长家喻户晓的谢青天,说得是红军和陕北老百姓之间的军民鱼水情。”一位延安观众表示:“谢子长虽然牺牲了,但他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对老百姓的爱,还有咱陕北老百姓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都写在这个故事里,真的很感人,很受教育。”

《一条棉被》主演贺连善、贺小利以及乐队10名演奏员均为子长籍群文工作者,主要来自子长市文化馆和子长市文化艺术中心。节目先后荣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中国曲协“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曲艺作品征集活动”优秀节目奖等奖项,参加了2020第三届“丝路欢歌 丝路欢舞”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等活动。

在已经拉开帷幕的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决赛舞台上,陕西共有9个参赛作品(团队)成功入围决赛,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其中,陕北道情《一条棉被》与陕北说书《路遥著书》携手挺进曲艺门类决赛。

来源|文旅之光    

编辑|常浩浩

责编|程   政  王   平

监制|李红梅  薛金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