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幕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讲述《莎翁情史》凭什么获奥斯卡奖?

1999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发生了一个神奇的事,就是成本不高的《莎翁情史》击败了战争大片《拯救大兵瑞恩》。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影迷把这件事说成奥斯卡史上的黑材料。

这次我就来说说《莎翁情史》强在哪?我总结《莎翁情史》有五个突出的地方;
首先,《莎翁情史》的主题很棒,影片的主题是寻找真爱,探寻爱情本质,这一主题以女王关于戏剧能否传达爱情本质的赌注得以强化。

莎士比亚通过她和维奥拉的交往了解了爱的本质。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奥斯卡上的爱情片也确确实实占了很大的比例。
其次,《莎翁情史》营造的氛围特别容易让它在奥斯卡金像奖的拉票。这不是一个泰山北斗突破自我的故事,也不是关于文坛巨匠励志的故事。影片开场呈现的是每个人都在为生计奔波的景象,甚至出现了债主动用私刑给剧场老板施压,要求入股下部戏还债的情节。这整个就是一当代好莱坞电影圈的古早版,演员、制片、导演、编剧,奥斯卡评委各个分支里,几乎每个人都能在影片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就像他的编剧马克·诺曼说的,这是写给整个娱乐业的一首情歌。
第三,《莎翁情史》的剧本非常大胆,很有新意。《莎翁情史》剧本里对历史细节的勾勒非常大胆,第一次看的时候我都惊了,我们想象中的莎士比亚一定是饱读诗书,有着文人风骨,哪成想这边着急要剧本都火烧眉毛了,那边人莎士比亚在屋里练签名呢。另外,剧本里大量对莎翁作品以及那个时代人和事的致敬,对奥斯卡评委来说是十分亲切。
第四,细节共鸣。剧本对那个时代演艺圈窘相的调侃,也极易引起奥斯卡评委的共鸣。当时的伦敦是清教徒管理的,这些清教徒一心想要关闭这些小剧场,演员被认为是邪恶的、被盲目崇拜的,违背各种社会契约的,而剧院又被视作下作的污秽之地,演员和观众台上台下充斥着污言秽语。那时候还没有soho,所以妓女会在那揽客。当然演员要集体感谢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就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这姐们爱看戏,于是当时的演艺圈只能拿她做挡箭牌。我们演戏是演给女王看的,所以必须有剧院,有剧团,我们还得维持生活,所以必须得演出赚钱。事实上,直到现在,演员这个行当还只是表面看上去光鲜,实际甘苦自知,所以这样的情节也非常讨好奥斯卡评委。
第五,全戏骨阵容。《莎翁情史》不止是莎士比亚的爱情故事,配角的戏也很出彩,相信朱迪·丹奇、杰弗里·拉什、

科林·费斯、

本·阿弗莱克这些演员表演的时候也会非常过瘾。

奥斯卡评委的构成比例里啊,很大一部分人是演员,所以这一类演员阵容强大的戏在奥斯卡最佳影片这个环节上也是占尽先机,这样一部为好莱坞量身定制描写戏剧祖师爷的电影,加上适当的运作,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怎么了?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撤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