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为什么是国产剧巅峰?

这部剧太真实,比《亮剑》更真实,过于真实。首先是战争的场面,换弹夹的细节让人印象最深,第一次知道机枪手是需要副机枪手一直换弹夹的,离了副机枪手寸步难行,更重要的是人性的刻画,像和日本鬼子隔江对骂,有隔江唱歌拼歌,个人认为这是在那样紧绷的状态下会忘却立场真实发生的事情,包括之后双方各怀鬼胎,都有后手,太过真实,像你,也像我,以及文化的解读,让人觉得深刻。

川军团一路走来的十几个兄弟,来自东北、北京、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广东全国各地每个人都热血满腔而痞气十足却又性格鲜明,很少有剧让人每一个角色都讨厌不起来甚至觉得他们都很可爱,甚至虞师和唐副师,虞师软弱而有抱负,唐副师有心机而又不失位。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同时有着川军团兄弟的朴素和爱国主义情怀,虞师的满怀抱负和愧疚之心和唐副师的老奸巨猾和前途为重的考虑,没有人能避免。唯独最难的,是龙座视死如归的无私无畏之心、可甜可咸地凝聚众人之力、斡旋官场同时又爱兵如子的赤子之心,这也正是这个角色收获一大批粉丝的原因。

必须要提的,就是龙座其实是在那样一个时代,甚至是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期望的、最希望成为的、最理想的普通人。他官不大,还是骗来的,他也理解政治的黑暗,师部和上峰有什么风吹草动他第一个察觉甚至预测。他了解虞啸卿是什么样的人,了解唐基是什么样的人,了解他们这帮兄弟的命在上峰看来一文不值。但他作为团长,努力去斡旋,去争取,去帮助自己的兄弟,帮迷龙安家,帮烦了他爹搬书,甚至理解了小书虫,知道他说得对,也去保护他。他用尽了自己的毕生力气去在民族大义和生死兄弟中间保全所有,没有人会比他做得更好。

这部剧除了兄弟之情,只有两段男女之爱和一段父子感情。但这几段感情,私以为几乎代表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最朴素也最典型、最深刻的几种情感,是中华文化里最深刻的东西。迷龙的感情是一见钟情加以身相许,迷龙和上官都是不会墨守成规的勇敢的人,他们最勇敢地收获了真挚的感情。烦了的感情是中国最典型的最含蓄的男女之爱,但这一段感情又建立在小醉为生活沦落风尘的基础上,在烦了顾虑太多的同时又打破封建束缚坚定选择,让人动容。烦了的父亲死板,只会读书,为了自己的几箱书让不少人丢了性命。百无一用是书生,让所有人心生反感,对烦了明明很爱却只会说教和要求。中国有太多这样的家长,值得反思。

孟烦了最后那一句,“女儿的苟活,对爹爹而言,是难堪还是骄傲?”喊出了多少望子成龙的中国式儿女的心声。

这部剧借着虞师、龙座、烦了几个仅有的文化人之口,讲出了太多对中国文化的深刻思考(必须提一下,剧里的歌词都极其有文化内涵,太喜欢了)。“英国鬼死于狭隘和傲慢,中国鬼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中国人喜欢安逸,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把中国人的缺点反思太过深刻。包括虞师所代表的古典的渴望建功的武将、龙座所代表的表面宠辱不惊胸中韬略千万的儒将、各位兄弟马革裹尸、位卑却从不忘匹夫之责的情怀、以及极少戏份的我党人士不拘小节视死如归的气节,都烙上了深深的中国文化的印记,把中国人的精神刻画到位。


这部剧也有很多笑点,或者说可爱的地方,这些人都很可爱,每个人都讲方言,个人最喜欢屁股的粤语(带一点台湾腔?),不辣的湖南话和克虏伯不知道哪里的方言。克虏伯太好笑了,每讲一句话都让人想笑。本来是要去德国学炮击的,最后因为打仗没去成。一开始想把上官推下竹筏求一个活命机会,但看到迷龙去南天门立马把她们救了回来还一路乞讨把她们送到了迷龙身边。加入以后,每天只管吃饭、睡觉、打炮[笑cry]。一般睡觉叫不醒,只有喊开饭了才能醒,醒了以后说得最多的就是饿了 ,(他好像一只小猫咪啊,口音也可爱),但炮打的是真准,遇到事儿也真上。

所以说我觉得这部剧,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和夸夸其谈,让我们认识了那个时代一群最真实、最可爱也最伟大的人,在这群人身上,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最朴素也最真实的感情,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有了一些对我们的文化、观念的反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