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观察 | 着力于人物的精神开掘与川剧表达

川剧《草鞋县令》剧照 四川省川剧院供图

《草鞋县令》在已经获得“四川文艺精品演出剧目”的前提下,仍然坚持“咬定青山”、精益求精的信念,从剧本到二度创作进行全面创新提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创作理念和实践成效值得发扬与借鉴。

全剧立意与主旨追求有重大改变,在原剧体现以清廉独慎为主旨的传统文化精神基础上,注入了当下社会强烈呼唤的为民为国之担当精神,沟通了历史人物与时代精神的审美契合,丰富、提升了该剧的人文境界与文化品位。作者巧妙地以当地传统民俗中的“载魂之舟”为灵魂象征,传递出中华民族世代倡扬的敢于为民请命、虽死而魂魄精神不朽的哲理思考。这些改变使新编剧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宣传反腐倡廉、勤政爱民的认识格局,而在一系列为灾民果腹、为罪民脱籍、消除水旱之患、为国家增添子民的行动展开过程中,折射出一位古代县令所秉持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无我的精神境界,从哲理层面开掘出对人生价值观和灵魂归属感的深层思考。

巧妙悬疑的戏剧冲突设置是该剧成功的因素之一。新增加的角色戈什哈为纪大奎前任,因敢于实施工期久远的政绩工程——开工野河滩治理水患而升迁成都府。然而此举显然是耗时费力、遥遥无期的烂尾工程。此人的出现明显增加了纪大奎重新选址古瀑口导洛治水方案的难度。就戏剧冲突的设置而言,纪大奎不仅要为钦定罪民脱籍请命,还要公然否定顶头上司、前任官员的政绩。这样的尖锐矛盾直接将县令纪大奎推向了朝廷的对立面。同时,因山民要炸毁李冰陵墓开掘河道,进而引发了尊崇川主李冰为神灵的什邡百姓与山民的激烈冲突。重重矛盾的爆发为后续剧情发展和主人公的未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不可预测性,纪大奎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而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过程,纪大奎采用的都是老实人所用之笨办法——直言上书朝廷为罪民脱籍,将自己锁在即将爆破的巨石上阻止山民过激行为,以钻桌底来躲避乡绅的雅贿,以连夜登山勘察地形中脱衣、脱靴、脱皮的行动感化杨承祖拿出故人治水方略《三农纪》,由此塑造出一个不仅清正廉洁而且为官本分、品行端正的文官形象。

一出戏的成功与否,最终离不开演员的舞台发挥。四川省艺术职业学院和四川省川剧院派出了最强的演出阵容。文华表演奖、二度梅花奖获得者陈智林担纲第一主角县令纪大奎,梅花奖得主肖得美饰二号人物杨承祖,县令夫人的扮演者是梅花奖演员刘谊,山民首领由著名花脸李乔松扮演,川剧中不可或缺的丑行角色、纪大奎之老家人雍奴由名丑苏明德扮演。满台名角,生旦净末丑各展才艺,烘托出一台好听、好看的好戏。

(作者系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二级研究员)



责编:郝君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