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格格金默玉:我们不叫格格,奴才回答也不是喳,电视里都不对

一位穿着白色西装,白色小皮鞋,戴着一副略显斯文的老太太,登上了《鲁豫有约》的舞台。

面对老太太的到来,主持人直夸老太太长得精致漂亮,面对他人的夸奖,老太太非常谦虚,她诙谐幽默地说:“我不漂亮,我在家的时候都没人说我漂亮,我排不上名号,要说漂亮那也是你漂亮。”

这个风趣幽默的老太太在过去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她曾是日本特务川岛芳子最疼爱的妹妹,同时也是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个格格,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侄女。

同时她也是清朝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的第十七个女儿。

正是身份的特殊,让她在过去的人生中,体会过很多常人从未体会过的滋味。

这时,大家一定对这位大清王朝末年的最后一位格格感到非常好奇。

想要知道,她在过去的日子里都经历了什么,她的一生又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那些贡献,娇生惯养的她,在大清王朝覆灭之后,她又是如何去度过苦日子的,在此次《鲁豫访谈》中,这位格格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惊喜呢?

登上鲁豫有约,深得人心

那是在2007年的时候,清朝最后一位格格金默玉受邀登上了《鲁豫有约》的节目,此时的金默玉已经高龄88岁,但是她一点也没有88岁的样子,长得非常年轻,就连主持人都不要想叫金默玉为金老,而是直呼阿姨。

面对主持人感慨自己保养得当,长相年轻的话语,这位金老太太说出了一段非常幽默的话,她说:

“我都是将死之人了,你看我的这皮肤干的就跟核桃的皮一样,邹邹巴巴。”

面对金默玉的回答,底下的观众都被她逗得哄堂大笑,大家不禁被这位老太太身上的幽默因子所感染。

紧接着主持人便问道:

“那您觉得自己现在的心理年龄是多大呢。”

面对主持人的这个提问,金老太太没有丝毫的犹豫便说道:

我的心理永远保持年轻,永不老,我非常喜欢和年轻人去接触。

不得不说,金默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又一次赢得了观众们的赏识。

紧接着,主持人便和金默玉谈到了当时的一些清宫剧和一些古装剧,主持人问这位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格格,当时的生活真的和那些清宫剧中所演出的内容是否会有一些出入。

也许是说到了金老太太兴奋的点,她激动地说道:“当然是有区别了,不仅有区别,而且区别还很大。”

主持人在听到金默玉否定的回答之后,瞬间来了精神,毕竟金默玉可是曾经生活在大清王朝的人,她说出的话还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的,于是主持人好奇的问道,清宫剧和当时现实中的大清王朝有何不同。

很快,金默玉就给出了答案她说:“

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格格”二字的发音上有很大的区别,现如今的清宫剧中对格格的读音都是以平调为主,但是他们那个时候,“格格”一般都是要以扬起来的音调去读,因此,在读音上形成了极大的偏差。

除此之外,奴才的回答也出现了极大的偏差,金老太太说:

当时,我们的奴才从来都不会说“喳”,你说“喳”你要去喳”谁呀,难道是要去“喳”死皇帝吗?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一般说的都是“唸”。

后来金默玉在和主持人谈到行礼的时候,金老太太表示自己自幼时起就是一个性格非常顽劣的人,很少去给别人行礼。

同时她还说自己身为女眷是很少有机会见到皇帝的,可见,当时男尊女卑的这种思想风气非常严重。

同时,金默玉还和主持人谈起了自己的大家族,即便在当时那个大清王朝已经没落的年代,金默玉这个大家庭的人数就大约有200多人,而且佣人就已经占了一大半。

那么如果实在大清王朝的鼎盛时期,那么一个大家族的实力,真是会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除了这些,金老太太还和主持人聊了很多,聊到了自己幼时的叛逆成长经历,也聊到了对自己印象最大的姐姐川岛芳子。

同时也聊到了清朝覆灭之后,自己所过的苦日子以及自己的婚姻生活。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金默玉的一生。

幼时叛逆成长,接受先进教育

那是在1918年的时候,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格格金默玉出生在了辽宁旅顺地区,他的父亲曾是肃亲王爱新觉罗. 善耆。

而她的母亲则是肃亲王的第四侧妃,也许,金默玉自出生以来,特殊的身份就决定了金默玉不平凡的一生。

虽说金默玉出生之时,大清王朝的贵族已经被逐出紫禁城,她的父亲以及家族都是被流放到刘宁抚顺地区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虽说当时的肃亲王家族已经没落,但是家中的规矩可是一点也没有少。

当金默玉的哥哥姐姐们都在家中学习规矩,见到比自己大的长辈请安的时候,金默玉的哥哥姐姐们都会照做,将其认真地完成。

当然除了这些简单的礼仪之外,在当时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对女子的要求更多,不仅要求他们要像男子一样去请安,而且在吃饭的时候都有一定的要求,例如不能去夹桌子上距离自己比较远的饭菜。

同时在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这些规矩虽说金默玉都会照做不误,但是在回到家之后,家中的佣人就会特地给金默玉加餐。

毕竟,金默玉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除此之外,在那个是时候对于金默玉而言,她最不能接受的一点就是,自己出门上街去玩耍的时候,家中的佣人或者是自幼看管她长大的奶妈。

总是会有一个人跟着自己,这让金默玉的心中非常不舒服,于是她总是会去反抗,或者一个人偷偷地跑出去。

金默玉自幼心中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位游历四方的女记者或者是一位女演员,但是她的梦想还没有开始,就遭到了家中长辈的扼杀。

金默玉对于自己的父亲并没有过多的接触,毕竟在王爷府中,格格们一般都与家中的男丁们很少接触,即便是自己的父亲或者是兄长都是不行的。

后来金默玉在13岁的时候去往日本留学,其实去日本出国留学,这一切都和金默玉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在他看来必须要跟当时的日本学习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此之前她的哥哥姐姐们都曾到日本学习过一段时间。

不得不说金默玉的父亲的确算得上一个开明的人,他没有古时候那种封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

当然除了父亲的原因之外,和自己的几个兄长也有一定的联系,当时溥仪的“满洲国”已经成立,而金默玉的兄长已经在“满洲国”中凭借着自己的身份谋得了一官半职。

但是官途并没有那么顺利,因为在金默玉一母同胞的哥哥在任职期间,与别人闹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他便选择带着自己的小妹妹去日本。

在来到日本之后,金默玉被安排到了贵族学校上学,在这里金默玉遇到了很多满清的后代,例如婉容的弟弟润麟以及溥仪的妹妹。

在这里,他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即便是最调皮的润麟也非常喜欢与金默玉打交道。

但是在日本的学习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在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金默玉被迫中断学业回到了北京。

虽说学业被中断,但是金默玉并没有就此颓废,而是在一家日本公司中当顾问,这份工作对于金默玉而言,非常满意。

因为它不仅时间自由,而且薪水还比较高,在闲暇时间,金默玉就会去做当下最受欢迎的运动。

例如骑马或者是打网球,同时对于自己的穿着打扮,金默玉都有一定的要求,她时常会穿一件旗袍。

然后将头发剪短,烫一些时髦的大卷,甚至还会将自己的照片留在照相馆中,供其他人观看。

几经波折,重新振作

这时的肃亲王府生活条件还算优越,因此,金默玉花起钱来也是大手大脚。

金默玉的很多朋友一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会将其一律挂在金默玉的账上,甚至有时候金默玉还总是会去邀请同事们吃饭。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金默玉一个月的工资通常都是入不敷出,更多时候都需要靠家中的接济。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在1949年解放军进城之后,就彻底结束了,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肃亲王府上的所有家底都被金默玉哥哥们败得不剩多少。

虽说他们曾经都被肃亲王送到了国外的军事学校学习,但是他们并没有学到实际的知识技能,只是学到了一身坏脾气,甚至还沾染上了抽大烟这种恶习。

当时,肃亲王府留给金默玉的财产仅仅只有一百块钱,但是这些钱并不是给金默玉一个人的,而是要用这些钱养活家中的留下来的九口人。

面对这些困难,金默玉也改变了过去一贯大方请客的作风,开始想各种办法为家中挣钱。

首先,金默玉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变卖家中的物品。

但是可惜的是,由于金默玉在出售之前没有了解市场上的物价,一大堆用上好布料制成的衣服,最终却用非常非常便宜的价钱卖了出去。

虽说通过变卖家中的物品得到了一笔钱财,但是这些钱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金默玉身为一个自幼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格格,却开始织毛衣。

金默玉一般会将织成的毛衣,进行贩卖,如果情况好一点,金默玉一般能在两天内织成三件。

但是这些钱就连一家人买菜的钱都不够,面对这种困境,金默玉便又开始折腾起来,她的内心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中的情况有所好转。

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当时金默玉为了赚钱,特地开了一家洗衣房,虽说洗衣房的生意还算可以,但是金默玉使用的肥皂却是非常昂贵,很多时候洗十几件衣服的钱都不足以去买一块香皂。

好在在1952年的时候,远在日本的兄长为金默玉寄来了一笔钱财,正是这笔钱财让金默玉顺利度过了难关。

她在用这笔钱置办了一些餐具桌椅,在自家的院子里开了一家西餐厅,但是生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反而有一些惨淡。

在这种情况下,金默玉转换了一种思路,开了一家川菜餐馆,在开川菜菜馆的时候,金默玉特地准备做过调研当时的北京有40多万北京人。

因此,她才决定开一家川菜饭馆,没过多久,独特的口味与服务态度就吸引了很多人,在此之后,金默玉的生活状况也所有改观。

直到1954年的时候,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当时这一年不仅是金默玉大婚的日子,同时在这一年金默玉得到了一份正式的工作。

那一年的金默玉已经36岁,与她成婚的是知名画家马万里,此人经历过两段婚姻,在没有遇到金默玉之前,他的生活非常颓废。

直到遇到金默玉之后,他才振作起来,两人后的生活非常幸福。

但是不幸的是,在1958年的时候金默玉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锒铛入狱,就这样,金默玉在监狱中生活了15年,同时为了不连累自己的丈夫马万里,她选择了离婚

但是这些苦难并没有将她打倒,她在出狱之后依旧乐观地对待每一天,在1992年的时候,金默玉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以及家中的所有桌椅,为孩子们开办了一个“爱心儿童日语班”。

在金默玉的努力与坚持之下,在1996年的时候,过去的一个班级成为了一所学校。

后来的她,还建设了廊坊东方大学城,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基础。

在往后的日子里,金默玉始终都保持乐观的心态,正如她在《鲁豫有约》上所讲的一样:喜怒哀乐这四个字,那个怒和哀这两个应该藏在心中,要把喜和乐分享给大家,一起开心,一起快乐。

就是这样一位乐观时髦的老太太,在2014年5月26日的时候,96岁的她由于心脏病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

不可否认,幼时的金默玉叛逆乖张,但是随着年龄的成长,她变得越来越懂事,在面对种种磨难的时候,她不抱怨也不逃避,而是选择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苦难,即便暮年降至,她依旧可以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去调侃自己。

因此,金默玉身上的特殊点,不仅在于她的特殊身份,更在于她面对苦难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