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静20岁儿子穿性感女装惹争议:孩子疯,都是爸妈害的?


这两天,伊能静儿子的美照在网络上一度刷屏。


只见伊能静的大儿子哈利身穿性感白色蕾丝吊带,一头长发随风飘逸,脸上的妆容也是十分惹眼。


这张雌雄难辨的照片曝光后,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人说:“呸,难看!”


也有人夸赞很漂亮,存在即合理。


一时间,哈利女装再次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边网友讨论得轰轰烈烈。


那哈利的妈妈伊能静,又是怎么看待自己儿子异装这回事呢?


与网友态度截然不同的是,伊能静早已多次公开力挺哈利。


她说:“我会给他所有的自由,他在我的世界里,可以成为他自己。”


甚至在哈利提出会不会因为他出格的行为,对伊能静的事业造成影响时,伊能静都可以放出豪言壮语:


“大不了我不做这个行业了。”


一句肺腑之言让网友不禁湿了眼眶,伊能静对哈利的尊重和爱可见一斑。


可伊能静一开始也并非如此开明爱子。



01.

当年,伊能静与庾澄庆离婚后,哈利被判给了爸爸,而伊能静只获得一项探视权。



就算每天不能呆在一起,伊能静当初仍是望子成龙的虎妈一枚,她十分希望哈利能按照她的规划走。


年少气盛的哈利面对“蛮不讲理”的妈妈,叛逆二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次母子争吵,哈利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


伊能静反思良久,才明白自己太过专制。从此转换教育方式,把尊重哈利的想法、与哈利成为朋友放在了首位。


她尊重儿子的兴趣爱好,尽量抽时间去陪他。


哈利喜欢一些女孩子的打扮,她就陪着儿子一起逛街,还找时间陪儿子去看展和逛书店。



对于儿子编排的舞蹈她也不会敷衍,认认真真跟着学习,还会给出自己的建议。



也是因为这样开明的教育方式,让哈利在成长中,终于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同时也变得不惧外界眼光,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


在网友眼里装扮夸张行为怪诞的哈利,其实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早在16岁的时候,哈利就被列为台湾省重点扶持的青年艺术家。



在高中时更是每门功课都是A+。


还没毕业,就已经收到艺术院校类顶尖学府“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和“纽约帕森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在学校毕业舞会上,他还被选为校代表在台上领舞。



哈利如此优秀,离不开伊能静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发展自己的天性。


在她眼里,孩子是一张白纸,与其让他按照自己的蓝图走,不如把画笔交到孩子手上。


伊能静这种尊重孩子的教育方式一度引来网友的追捧,很多宝妈表示自己要学习伊能静的育儿心得。



明星和名人的教育方式,仿佛总是围绕着“开明”两个字:不仅有伊能静力挺儿子女装,还有黄磊支持未成年女儿打耳洞染发……



黄多多和哈利一样,同样在各个方面都是出挑优秀,是家长眼里“别人家的孩子”。


这导致很多人产生一种错觉:明星这种尊重孩子的开明式教育,非常值得我们普通人借鉴。


虽然自己成为不了明星,但是可以从教育这方面向他们看齐,争取让自己的孩子也变得闪闪发光。



殊不知,这样就掉进了家庭教育试错成本的陷阱。


明星家庭本就与普通家庭有着云泥之别。明星给予孩子的教育成本,以及时间成本,是普通家庭远远及不上的。


孩子起点不同,试错成本自然也不同。


02.

像伊能静那样尊重孩子想法的确是一种智慧的教育方式,但前提需先考虑试错成本。


不要因为跟风那些所谓的开明父母的教育方式,而忽略了家庭条件的参差性。普通家庭的试错成本,远高于明星家庭。


火遍全网的ABCD妈,自身是哈佛毕业的高材生,嫁给韩国财阀之后,对自己的孩子也是竭尽全力地花大手笔培养。



教育出来的四个孩子优秀到晃眼,个个在多领域全面发展,拿奖拿到手软。



许多网友每次看完她分享的日常视频,纷纷表示要学习鸡娃的方法:太牛了,我也要像ABCD妈一样,多给孩子选择和试错的机会。



有些网友就很人间清醒:你想教育出像ABCD那样优秀的孩子,首先你得是从哈佛毕业,其次你老公得是韩国财阀,再不济也得是个富豪,这样,你才有教育孩子的基础资本了,如果没有钱没有人脉没有资本,一切都是免谈。


的确,人和人的出生不同。ABCD妈家庭条件远超98%普通人,这样的家庭自身就拥有富足的物质条件,他们的阶层也决定了资源的获取度。


然而普通工薪家庭,夫妻两人工资有限,时间精力有限,在家庭教育这方面,没有那么多的成本可以用来试错。


就拿课外兴趣班来说,学钢琴不知何时起成为了孩子们的标配,仿佛不学钢琴就是低人一等。


所以很多家庭条件一般的家长,都会咬咬牙,把孩子送去钢琴辅导班。


即便上课那高昂的费用也阻挡不了他们心中的“琴童家长梦”,钱可以从牙缝里省出来,孩子错过钢琴教育那可是后悔终生。


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钢琴,是否在音乐方面有天赋。


他们的理由大多数都是:看到别家优秀的孩子在学,自家的孩子也得跟上!


最后在孩子极度厌恶钢琴的心理之下,加上家庭矛盾的激化,全家不得不放弃了这门兴趣爱好。


不少宝妈总是感叹:为了学钢琴,花了不少钱,亲子关系也变得僵化,结果孩子还没坚持下去。


再问问那些有钱人的孩子,人家早就不学钢琴,转学竖琴了。


竖琴比钢琴花费更高,自家条件哪还跟得上呢?


的确,我们在网上经常会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小资的日常,听话有出息的儿女。


每个人都羡慕、向往这样的生活,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容易忽略最基础的一点:我们不是同个阶级的人,我们的下一代也不是处于同一起点的孩子。


明星和有钱人的孩子自出生起就光环加身,物质、时间、金钱,对于我们来说是生存的根本,在他们眼里,只是块试错的敲门砖。


行不通?换一块就是了。


那我们呢?


很多时候赌上全部家当,只为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然而最后很有可能发现,那只是一条通往错误的修罗场之路。


就像成都一个女子花30万,给儿子补课物理,结果高考只考了20多分。



30万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为了支持儿子从文科转到理科的梦想,张女士决定付出作为一个母亲的全部。


只要孩子能考到一本线,她觉得花多少钱都值得。


采访中的妈妈着装简单,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砸钱的保养,用的手机也是好几年前的旧款。


这是一个妈妈省吃俭用,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然而却只是一场竹篮打水:钱没了,孩子也没如愿考上一本。


试问普通家庭,能禁得起几次30多万的试错成本打击?


所以,在教育上,我们没有像明星和有钱人那样有更多的选择,有更低的试错成本。


我们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最平稳安全的那条教育之路。


这就是现实,残酷无情,它不是林黛玉,从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03.


有位妈妈深知自己家庭条件的短板与不足,并没有盲目跟风那些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而是用最朴实简单的道理,循循教导自己的女儿。


她就是小镇女孩向文婷的妈妈。


四年前丈夫由于意外不幸去世,月薪只有2000的她独自抚养女儿,直到女儿考上北大。



向文婷从小在妈妈的教育下,知道自己的重心在学习上,也没央求妈妈给自己报过任何补习班和兴趣班。


妈妈一直强调家里条件有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妈妈说:“我和丈夫的文化水平也不是太高,所以在孩子小时候就对她说,学习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而向文婷将这个道理深埋于心。


即便是没有任何特长、从小镇出来的姑娘,也能靠一颗有目标的信念之心,以及金石可镂的刻苦之身,成功考上北大。


向文婷的经历仿佛给了我们一剂醍醐灌顶。


网络的发达,拉近了明星富人与普通人生活的距离,但,那只是表面上的假象而已。


一阶之差,千里之遥。


我们与他们的差距,是无法跨越的鸿沟。


那些明星名人光鲜亮丽、效果卓绝的家庭教育方式,的确吸引着我们去讨教取经。


但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因为孩子成长环境不同,起点自然不同。



尤其是对那些得用钱砸出来的高试错成本教育方式来说,我们更加需要根据自身的家庭条件来判断是否合适。


有人说过:“在错误的尝试里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可能就是商机的错失,也很可能就是一败涂地的缘起。”


如果只是为了一时效仿名人教育方式,而忽略了自身的能力,很有可能造成一场永无回头的试错之路。


你需要坚信:


普通的大米能喂出健康的孩子。


普通的教育方式也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承认自己给孩子教育条件的局限性,认清自我,再培养他正确的三观,给予他足够的成长安全感,让他平地而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