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36岁娶平凡妻子,40岁才当爸爸,结婚18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马东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

但留学十年归来,

他还是阴差阳错,靠着一张嘴行走江湖。

1968年末,马东出生于东北。

他的父亲,是相声界的泰斗级人物马季。

从小生活在一个艺术浓厚的氛围中,

但长大后的马东,在八十年代中期,

却远赴澳大利亚去学习计算机专业了。

18岁离开,28岁归来。

连马东自己都以为,以后就要混科技圈了。

谁知在199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

马东遇到了来自北京的湖南卫视台长。

当时,湖南台正在策划一档全新的谈话类节目。

台长看中了马东的家世背景,极力邀请他到长沙发展。

就这样,在台长的“忽悠”下,马东兴致勃勃地南下了。

来到湖南台后,马东随即主持脱口秀节目《有话好说》。

节目创办后,由于收视率一直不高,

三年后,湖南台改版,连同《有话好说》在内的三四档节目,

都面临被砍掉的命运。

那段时间,马东的情绪非常沮丧。

有一天,他无所事事地在街上溜达。

看到路旁的电影院,就直接进去了。

当时放映的是一部纪录片,白天看电影的人不多。

马东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他本无心观看,就是来这里散心的。

左顾右盼之际,突然发现一个人似乎在抽泣。

马东心说,这么一部片子,不至于让人哭吧。

他有些奇怪。

等到电影结束,才看清哭泣的人,是栏目组的编导彭小盛。

后来马东才知道,因为栏目即将被取消,

彭小盛的内心也非常难受。

栏目被正式取消后,马东原打算回北京的IT界发展。

彭小盛劝他,暂时不要转行,先等待和沉淀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她觉得,马东有主持天赋,不应轻易放弃。

就这样,在暂时无节目可做的情况下,

马东那段日子里,在潜心研究和学习大众传媒。

由于工作不那么忙碌,他和彭小盛相处的时间倒是变多了。

彭小盛就是长沙本地人,从师范大学毕业后,

便一直在湖南台从事编导的工作。

马东对彭小盛有好感,她自己也能感受得到。

有一次,彭小盛的脸上突然出了很多痘痘。

一问才知道,她对街边的法桐树花粉过敏。

马东随即去买了几斤柠檬送给彭小盛。

说是切片敷在脸上,有缓解功效。

后来经她一试,还真有效果。

类似的点滴关怀,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但是,彭小盛对马东的态度,却一直是若即若离。

转眼来到2001年,中央台新推出了《文化访谈录》。

马东得知消息前去应聘。

他不但成为该节目的制片,还兼任了主持人。

就要重新回北京了。

离开长沙之前,马东把彭小盛约了出来。

这一次马东开门见山,向彭小盛表白了。

可是,对于马东的表白,彭小盛还是沉默了。

许久她才说了句:咱俩不合适。

在一起工作三年多,马东能感觉到,彭小盛对自己也不反感。

但是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何彭小盛就是不接纳自己?

这次两个人算是开门见山,彭小盛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自己是普通家庭出生,而马东的父母……

明白了事情原委,马东笑了。

他告诉彭小盛,自己父母也是普通人。

再说,两个人相爱,本身你情我愿,并没有那么复杂。

彭小盛虽然嘴上没说什么,

但是她心底还是清楚,两个人在一起,还有着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这次表白,马东未能等到彭小盛的痛快话。

他只能一个人北上,开始了新的工作。

每天开始重新忙碌,可以暂时忘记彭小盛。

但工作之余,这个姑娘的身影,还是不断在马东的脑海里浮现。

转眼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2002年初,马东再次向彭小盛表露心迹。

谁知她的态度还是和过去一样。

这件事,成了马东的一块心病。

时间长了,父亲马季看出了儿子的异样,就问他发生了什么。

于是,儿子就把表白接连被拒,向父亲说了。

马季知道,儿子现在三十出头,是该成个家了。

他决定在这件事上,帮帮他。

当年五月,马季要到长沙演出。

这次,老伴儿于波和儿子马东,也特意被他叫上同行。

等演出结束,彭小盛便被马东约了出来。

刚见面,幽默大师就表现出了自己的幽默。

马东得病了,只有你这美女医生的解药管用。

一句话,缓解了彭小盛的拘禁。

接着,老伴儿于波也是开门见山:

自己就马东一个儿子,将来结了婚,马家又多了一个闺女。

马季也在一旁说道:都是普通人家,生活没任何区别,你不要有压力。

正是这次见面,让彭小盛内心深处的块垒,渐渐消融。

眼看有效果,马东决定“趁热打铁”。

他提出,也去拜访一下彭小盛的父母。

就这样,两家人见面了。

经过这次接触和了解,彭小盛终于答应了马东的表白。

又过了半年,彭小盛离开长沙,也来到北京发展。

2004年夏天,马东和彭小盛在北京正式结婚。

由于马季和老伴儿于波年纪大了,

婚后小两口和父母住在了一起。

然而当两个开始生活在一起,

彭小盛原先的心结,又一点点滋生了。

先不说公公马季的成就,

单单是出入马家的人,都是当今艺术舞台上的知名人物。

见得多了,彭小盛的内心,不免会拿自己父母和他们对比。

渐渐地,她变得敏感而又自卑。

结婚第二年的国庆节,父母来北京游玩。

彭小盛刻意事先给了父母一笔钱,而后让他们买了不少湖南特产。

既为了给父母面子,也不想让婆家人轻看自己。

婆婆于波嘴上说着亲家太客气,

但彭小盛偷眼似乎能看出来,她是很高兴的。

父母在的那段日子,女婿马东陪着两位老人,游览了不少地方。

在家里,亲家又亲自给彭小盛父母做了不少美食。

这一切彭小盛都看在眼里,她也很高兴。

然而,父母走了后,彭小盛的老毛病又犯了。

原来,父母住了一个星期离开北京后,

婆婆于波,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清洗打扫了一遍。

彭小盛看在眼里,心里很不舒服。

于是,她就跟丈夫唠叨此事。

马东没放在心上。

老妈爱干净的秉性都一辈子了,家里每每有客人,她都要清洗的。

虽然丈夫解释了,但是彭小盛难以接受。

这种情绪越来越浓烈,到后来渐渐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

外人眼里,彭小盛很幸运也很幸福。

可是,要强要面子的她,又不能向朋友倾诉自卑。

因为始终有心理上的距离,

彭小盛很少让长沙的亲友来家里做客。

甚至于有什么公开活动,她也很少和家里人一起出席。

有一次,彭小盛生日,丈夫专门给她买了一件旗袍。

她一边试衣服,一边问多少钱。

马东让妻子猜猜。

彭小盛就猜了有四五百元。

马东就笑着说,四五百算什么,这衣服一千块呢。

一句无心之言,却又挠到了彭小盛内心的敏感处。

她觉得丈夫这么说,就是在影射自己没见过世面。

眼看妻子的情绪发生了变化,马东有些莫名其妙。

彭小盛的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公公马季去世。

那段日子里,丈夫马东难掩悲痛。

彭小盛也开始克制自己,不再跟丈夫和家人纠结。

两个人每天一起上下班,她来开车,让丈夫歇着。

每天晚上下班,她还贴心的给丈夫准备好洗脚水,

用以缓解他的失眠症状。

正是在彭小盛的陪伴和开导下,马东渐渐走出了情绪的低迷期。

转眼到了2008年底,他们的女儿出生了。

40岁当父亲,马东非常开心。

为了照顾女儿,彭小盛也辞职,成了家庭主妇。

此时,婆婆于波的年纪也大了。

身体已经不如往常,家务事已经完全帮不上彭小盛。

她在家里,既要照看女儿,也要照顾好婆婆。

担心女儿吵闹影响丈夫休息,

那段日子里,她让马东在书房休息。

自己带着孩子,深夜要给女儿喂奶、喂水,可以说是身心俱疲。

对比之下,同样是人到中年,丈夫的事业却在稳步前进。

除了主持《文化访谈录》,马东还主持了另一档节目《挑战主持人》。

2009年,马东又担任了春晚语言类节目导演。

他还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表演了群口相声《五官新说》。

丈夫事业上的变化,反倒又一次激起了彭小盛的酸楚。

她是一个要强的人,于是在和丈夫一起出席完某个公开活动后,

回到家里她就向丈夫发难:

人生不值,当初大学毕业,我也是有工作的,现在却成了家里的保姆。

彭小盛当即要求丈夫聘请保姆,自己要重新去工作。

马东听得云里雾里,他不明白妻子为何平白无故发这么大的火。

实际上,表面风光的他,在工作上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就拿主持的《文化访谈录》来说,既要有品位,又要兼具娱乐观赏,

这让马东在工作中,伤透了脑筋。

这种不是纯粹的娱乐节目,本身收视率就不是太高。

如果稍有不慎,收视率垫底,那就只能是再次被砍。

很多时候,不管是吃饭还是开车,马东都在想着新的点子。

工作劳累,回到家里本想好好休息,谁知道妻子还时常唠叨。

如此一来,不管是彭小盛还是马东,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

就这样,这磕磕绊绊的日子,又来到了2010年底。

那时,马东忙着春晚节目的事,连续二十多天没有回家。

偏巧又赶上母亲身体不好,彭小盛天天陪着老人家上医院输液。

临近年关,别的家庭和夫妻都是成双成对购置年货,

再看看自己的生活,彭小盛的内心又开始纠结起来。

转过年来的五月份,在事业上感觉碰到天花板的马东,决定离职。

他把想法先告诉了妻子彭小盛,让她帮着出出主意。

谁知妻子竟然说道,这样的大事,你应该跟妈妈和叔叔商量。

那一刻马东才真正意识到,结婚七八年来,妻子一直没有把自己真正融入家庭。

也正是这种心理作祟,才使得彭小盛三天两头跟丈夫纠结。

了解到这些后,马东就把妻子的心结告诉了母亲于波。

于波就告诉儿子,我老了,将来这个家就由小盛来当。

接着,马东跟妻子交心深谈。

他告诉妻子,这么多年来,她为家庭的牺牲,母亲和自己都看在眼里。

不管将来如何发展,对你的爱始终是不变的。

经过这次深谈,彭小盛的心才渐渐发生变化。

不久,于波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宣布从今往后,

整个家里的大小事务,都交给彭小盛做主。

感受到丈夫和婆婆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

彭小盛的内心也渐渐转变。

事业上,2013年,马东选择开始一种新活法。

他离开了央视,加盟视频网站。

随后,他推出了《乐队的夏天》、《奇葩说》、《奇葩大会》等一系列网络综艺节目。

尤其是《奇葩说》,在2015年前后,

一度成为马东事业又一个高峰。

而在家里,随着女儿渐渐长大并上了小学,

彭小盛的空闲时间突然多了起来。

马东担心妻子在家里闷出毛病,就建议她再出来工作。

而此时的彭小盛,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她在参加关于幸福婚姻的研讨会时,听到了歌手刘欢妻子卢璐的演讲。

卢璐说,国外的家庭主妇是一项职业,受人推崇。

国内越来越多的女性,年轻时甚至排斥做家庭主妇。

而同时要做好妻子、妈妈、儿媳这三个角色,实际上是很伟大,也很难得。

卢璐说,自己做了将近二十年的家庭主妇,并不觉得生活枯燥。

只要去发现,每天都有惊喜和期待。

正是卢璐的这番话,让彭小盛心有触动。

丈夫工作忙碌,女儿在上小学,婆婆又常年生病。

如果此时自己去工作,家里就没有主心骨了。

于是,彭小盛继续着每天在家里的忙碌。

陪婆婆跳健身操,送她去医院治疗。

接送女儿上下学,陪着她做作业玩耍。

丈夫回家,照顾他生活的同时,还要帮着他把工作日程安排好。

做这一切虽然很累,但相比于过去心有芥蒂,

此时的彭小盛,忙碌中却有着快乐。

至于马东,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他,

无论是创业老板,还是主持人老本行,

他仍旧做得有声有色。

他也很清楚,没有妻子多年来的默默付出和牺牲,

自己的事业不会走得顺遂。

而夫妻之间,彼此的关怀、理解、支持,

也才是一个家庭的真正兴旺之本。

文|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