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庆和印质明:同时成名,却是60年代长影厂最令人惋惜的男明星


50年代,长影厂多么辉煌。

曾诞生过许多位颜值和演技俱佳的男明星。

他们各有代表作。

在不同的电影中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

比如在《平原游击队》中所扮演李向阳的郭振清。

身材魁梧,气质硬朗,威风凛凛。

比如在《战火中的青春》中扮演雷振林的庞学勤。

外形英俊,表演真挚,银幕形象清新俊逸。

还有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扮演高占武的李亚林。

不是最帅的,却拥有精湛的演技。

朴实无华的表演,使高占武永远闪光在观众的脑海。

还有梁音、刘世龙、达奇、白英宽等,数不胜数。

然而有两位男演员,却最令人感到惋惜。

他们几乎同时出道,却又都在60年代,就过早离开了长影厂。

最辉煌的银幕生涯,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

他们俩,一个刘增庆

一个是印质明

一、

1928年,印质明出生于河北香河。

他的父亲,在当地颇有名望,家底殷厚。

所以印质明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

他自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并且他的人生定位,似乎也早已被设定好。

那就是长大后,接管家里的产业,成为“老板”。

所以,他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天津津沽大学(河北大学前身),学习工商管理专业。

但他很早就发现,自己志不在此。

他更热爱表演。

并且在读中学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学校话剧舞台上的积极分子。

1950年,在陈波儿的倡议下,为了培养新中国的电影演员,在北京创办了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

这个学校,就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

表演艺术研究所1950年6月创建,同年7月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招生工作。

印质明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

在老师张洁忱的鼓励下,他决心弃商从艺,实现自己想当演员的梦想。

经过严格的考试,印质明顺利成为了表演艺术研究所的一名学生。

可是他所在的津沽大学,却死活不同意他转学。

于是他就想了个办法——请外援。

他当时一边在大学读书,一边还在夜校当老师。

而读夜校的工人师傅一听自己老师遇到了难题,立刻伸出了援助之手。

大家联名为印质明开出了介绍信,并且还盖上了夜校的公章。

这才使得印质明名正言顺地走进了表演艺术研究所的大门。

由此可见,印质明最终能走上艺术之路,身边的工人师傅可真是帮了大忙。

所以他的心中,一直充满感激。

印质明在表演艺术研究所如鱼得水,并凭借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

1954年,他便在吕班执导的《英雄司机》中出演了金站长一角。

戏份不多,但表演却相当自然投入。

几乎与此同时,来自大连的一位帅气小伙子,也被电影导演给选中了。

他就是刘增庆。

刘增庆比印质明小5岁。

他出生于1933年(来自长影厂演员剧团登记的资料)。

跟印质明出生于大富之家所不同的是,刘增庆家境普通,而且幼年丧父。

好在他打小就好学上进,成绩优异。

所以中学毕业后考入旅大师范专科学校。

后来被分配到大连当老师。

刘增庆也是从小就爱好文艺。

读书期间,就经常组织同学进行话剧演出,积累了一定的表演经验。

而且他长得非常帅气,眉目清俊,非常上镜。

所以他很快也引起了长影厂领导的注意。

1954年,印质明和刘增庆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

这一年,长影厂的年轻导演林农得到重用,准备执导电影《神秘的旅伴》。

在演员的选择上,他大胆启用新人。

一排长冯廷贵,他选择了刚刚被分配到长影厂不久的印质明。

彝族青年朱林生,他决定由大连四中的物理老师刘增庆来担任。

彝族姑娘小黎英,他找来了还在总政话剧团担任报幕员的王晓棠来扮演。

这个年轻的创作集体,很快就凭借严谨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为观众呈现了一部情节曲折,人物鲜活,颇具观赏性的好电影。

电影1955年上映后,广受好评,一票难求。

印质明、刘增庆和王晓棠,一夜之间,声名鹊起。

他们都成为了观众所喜爱的电影明星。

也都迎来了各自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

二、

印质明在《神秘的旅伴》中呈现出了沉稳老练的演技。

而且他非常善于观察和思考。

在拍片过程中,他看到导演林农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当进入沉思状态时,他都会将一根火柴棍叼在嘴里。

于是他将这个动作,巧妙地运用到了冯廷贵这个角色身上。

每当冯廷贵分析案情没有进展时,他就会随手摘一片树叶,放进嘴里。

结果立刻使得冯廷贵这个人物鲜活起来。

而且与同时期银幕上的侦察员形象,有了巨大差别。

印质明的机智和好学,使他获得了更多拍片机会。

而且也因为冯廷贵这个角色的成功,他还成为了“银幕警察专业户”。

紧接着,他便在《虎穴追踪》和《国庆十点钟》中,分别饰演了侦察处长陈惠远,和侦察员顾群,两个警察形象。

虽然两个角色职业身份相同,但印质明却对他们进行了很好的区分。

演《虎穴追踪》时,他突出了陈惠远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

而演《国庆十点钟》时,他又更多地体现了顾群的一丝不苟和平易近人。

所以提到印质明,虽然他曾演过众多“警察”角色。

但在观众的脑海里,他的银幕形象,却并不重复。

在《虎穴追踪》中,我们再次看到了刘增庆的身影。

他在其中扮演男三号刘铭。

和男一号的赵联、扮演男二号的印质明,组成了“黄金三角”。

此后,刘增庆还和印质明一同出演了《工地青年》。

印质明扮演男主角尚越,刘增庆出演配角诸瑞。

这个时期的长影厂,其实出现了群星争辉的盛景。

郭振清、庞学勤、李亚林、刘世龙、印质明、刘增庆等男星纷纷崛起。

相继成为了长影厂引人注目的“银幕小生”。

印质明主演了《生活的浪花》、《春雷》等电影。

还因在《铁道卫士》中出演打入敌特内部的公安科长高健,而再次引起观众注目。

刘增庆也在《如此多情》、《青春的脚步》、《宝山之歌》、《徐秋影案件》、《笑逐颜开》、《云雾山中》、《十级浪》等电影中,扮演了主角或配角。

当然,他最被观众所难忘的角色,应该还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李克明。

虽然又是男三号,但因为这部电影影响力巨大,而且李克明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别具特色,所以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说到刘增庆,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英俊的外形,和出众的气质。

我觉得,他是长影厂五六十年代最帅气的男明星之一。

而说到印质明,我发现他的表演非常具有个人特色。

而且为了磨练自己的演技,他不断挑战各种角色。

除了正面形象之外,他还出演了好几个反派,同样栩栩如生。

比如《平原游击队》中的吊桥看守。

虽然只有一场戏,但却演得活灵活现。

再比如《自有后来人》中的王巡长,他以“脱胎换骨”式的表演,塑造了一个胆小怯懦骨头软的叛徒形象。

1962年,我国评选“22大明星”,其实印质明和刘增庆都很有竞争力。

但因为名额有限,所以长影厂只有庞学勤和李亚林两位男星入选。

况且这时的刘增庆还选择离开了长影厂。

而印质明,也在出演完《自有后来人》后,离开了长春,回到了天津。

三、

刘增庆和印质明都是因为家庭的原因,而选择淡出银幕的。

作为长影厂出镜率颇高的“英俊小生”,刘增庆原本被大家普遍看好。

然而因为常年在外拍戏,所以他无法更好地照顾家庭。

而且他的妻子杨明益患有严重的肺结核,时常复发。

他们的儿子刘星南还很小,他的父母双亲呢,又都年老体衰。

这些都让刘增庆深感不安。

于是1962年7月,他主动向长影厂领导提出了调回大连的申请。

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在家人身边。

说实话我很为刘增庆的选择感到钦佩。

相比较那些为了事业而不惜舍弃家庭的男人,我觉得刘增庆的身上,更加具有人性温暖的光辉。

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只顾自己的自私男人。

印质明也是一样。

他回天津,也是因为老父亲年岁大了,需要有人在身边尽孝。

所以他选择放弃了如日中天的事业。

并且印质明为了在表演上取得更大成就,一直都处于忙碌的状态,没有结婚。

直到36岁那年,他认识了在天津一家出版社做编辑的蒋新苓。

两人相见恨晚。并很快结为了夫妻。

婚后,他们生下一儿一女,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只是刘增庆和印质明,都离自己所钟爱的大银幕,渐行渐远了。

刘增庆回到大连后,成为大连话剧团的演员,出演电影的机会非常少。

此后,他也仅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中出演过李克明一角。

而且出现在影片中的他,明显显得面色憔悴。

与第一集中生龙活虎的李克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竟然成为了他人生中所出演的,最后一部电影。

四、

印质明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拍电影。

他回到天津后,进入天津人艺做编导。

参与培养了李秀明、陈道明、张玉玉等新一代电影明星。

1978年,阔别银幕14年的印质明,才在珠影厂拍摄的《山乡风云》中,再次出演了一个反派,但观者寥寥。

1980年,北影厂的于洋准备执导《戴手铐的旅客》。

在考虑男二号魏子恒的扮演者时,他想到了印质明。

两人是老搭档,22年前合作出演过《生活的浪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况且印质明的“警察形象”非常深入人心,而魏子恒的身份又是公安局长。

这更能增加了观众对影片的期待。

《戴手铐的旅客》上映后,引起轰动。

主演于洋再次翻红。“送战友,踏征程……”的歌曲也久唱不衰。

歌声中,印质明和于洋所扮演的两位战友,一路无言却又惺惺相惜的场景,不知打动了多少观众的心。

这是印质明留在银幕上的又一个经典人物形象。

此后,他还和老朋友郭振清一同执导过电影《大虎》。还出演过一些影视剧。

但留在观众印象中最深的,还是他所出演的几个警察形象。

相比之下,刘增庆就没有印质明那么幸运了。

他回到大连后,其实也有寻找机会重返银幕,却始终未能如愿。

期间也有剧组来找过他,但都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错过了。

1985年,还有电影杂志前来对他进行采访。他兴致颇高,侃侃而谈。

然而就在他接受采访的第二天,意外就发生了。

那天,他家的煤气灶出现了问题,他没有找专人来修,而是自己亲自动手。

但他修好之后,却忘记了关上煤气开关。

而且他有严重的鼻炎。这使得煤气泄露,他都没有察觉。

那一天,刘增庆睡着了,就没有再醒过来。

那年,他52岁。

他最大的心愿是重新登上银幕演一个角色。

然而这个心愿,永远也无法实现了。

1985年,印质明57岁。但他已处于半退休的状态。

主要是因为他看不惯当时影坛的一些浮躁现象。

那时,很多演员演戏已不再努力。很多导演也不再严谨。

粗制滥造已成常态。

这令他忧心忡忡。

索性就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自得其乐。

这样一位曾经被观众所熟知的电影明星,在单位工作多年,却没有分到一套房子。

这自然令他感到委屈。

然而他也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

就跟我们所熟知的众多老艺术家一样。

他人品清逸,气节高尚,淡泊名利,犹如青竹。

1997年,与他相伴了30多年的妻子突然撒手人寰。印质明悲痛欲绝。

当时他的儿女都在国外,担心69岁的老父亲无人照顾,都劝他再找一个。

然而印质明却坚决不肯。

他一直默默守护在与妻子同住的那间老房子里。

与墙上悬挂着的“清风明月”四个字相伴。

2008年10月8日,印质明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80岁。

至此,昔日长影厂的两位“银幕小生”,就都成为了大家永远的回忆。

刘增庆和印质明,都成名和走红于上个世纪50年代。

却又都在60年代远离银幕。

他们的人生之路有诸多相似之处。

他们的人格魅力,也大体相同——全都勤奋、努力,又都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样的演员,才是真正的明星,不是吗?

那么,亲爱的朋友们,你可还记得这两位演员?最难忘他们所扮演的哪个角色?

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与更多网友进行互动。

文/DJ雅清编辑部:雅清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DJ雅清(yaqngzhuli99)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欢迎阅读:

演戏真的很难吗?这6位业余演员,大多是农民,演技却秒杀小鲜肉

当年击败《高山下的花环》获大奖 这部尖锐大胆的宝藏电影 你看过吗

18岁年少成名 25岁便跌入低谷 王苏娅首位银幕情侣 人生命运令人唏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