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翔、马丽、常远新片《哥,你好》,其实是孩子对父母说的心里话

本文有关于核心剧情的一定剧透,如未观影请谨慎阅读!

如果只看到穿越+喜剧,就把电影《哥,你好》想简单了,其实整部影片是长大了的孩子和父母一次深情的交流。

代沟的弥合

80、90后可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特殊的两代人,因为这两代人出生时恰逢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剧变时期。

下海、下岗、国企改制……都是那些年流行的词汇,背后是深刻的社会变革。

就像片中贾冰饰演的强哥,就是当年那些离开公有制厂子前往南方经商下海的典型形象。

这一剧变对普通人的影响之大、之深远,我们自己并没有充分意识到。

它造成的最直接结果之一就是80、90后这两代人和父母的巨大代沟。

这两代人的代沟远比新中国刚成立后和现在出生的00、10后大得多。

新中国刚成立后物质匮乏,与世界也是隔离的,所以父母和下一代的生活条件都差不多。

而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与世界也没有隔阂,但整个国家已经达到世界领先的经济水平,父母和孩子接触到世界也差不多。

唯有80、90后这两代人,父母和孩子的生活差异极大。

例如父母那个年代,大学生很少,所以魏翔饰演的伍红旗才那么受欢迎、受尊重,现在大学生比例很高,并不新鲜。

再如父母那个年代,物质水平一般,但80、90后两代人是随着国家的富裕长大的,没经历过忍饥挨饿,凭票分配等等这些生活。

理解了这些时代背景才能明白《哥,你好》这部电影的内涵,它讲的其实是小伍通过不断穿越回父母年轻的时代最终理解父母的过程。

电影一开始小伍的画外音就说,他从一出生似乎就和他爸不和。

这种不和,一方面看完剧情可以理解其中的秘密,这里不剧透;另一方面,深层原因是老伍和小伍时代差异造成的。

片中儿子小伍的人设有那么一些废柴的感觉,职业是训练别人打游戏,和老伍严谨的工程师身份非常不同。

一开始小伍和老伍父子两人总是有矛盾,父亲昏迷成植物人,小伍还以为父亲是开玩笑,对什么事总不能认真对待。

然而当父亲失去意识,母亲也从未谋面,小伍才发现他已经没有机会再向父母表达爱了,甚至连和父母说句心里话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时,他在寻找父亲存折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母亲的日记,并通过“神物”戒指做了穿越,才有机会了解到父母当年的生活状态,他们的那个工厂时代,他们的爱情,他们遇到的困境等等。

所以,电影《哥,你好》中的这个“穿越”,更是一种情节装置,而非情节本身。

它的作用是给小伍,也是给有类似问题的观众提供了一个和父母交流的机会。

80、90后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和不理解,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就晚了。

如果这个中秋档你也碰巧看了这部电影和这篇文章,希望你也能理解《哥,你好》的真正内涵。

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拧巴着长大,是时候和他们说说心里话了。

外祖母悖论

关于《哥,你好》这部电影第二个不简单的地方,就是它的剧本设计上也涉及到了所谓“外祖母悖论”这个谜题。

所谓“外祖母悖论”或称“祖父悖论”(Grandfather paradox)百度百科的解释是:

假如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但此举动会产生一个矛盾的情况:你回到过去杀了你年轻的祖母或祖父,祖母或祖父死了也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不会有你,那么是谁杀了祖母呢?或者看作:你的存在表示,祖母没有因你而死,那你何以杀死祖母?

这个悖论也发生在电影《哥,你好》中,而且设定最终能自圆其说。

当小伍最后发现真相时,他做了最后一次穿越,目的是以自己的生命交换母亲的生命。

这时如果小伍的尝试成功了,那么这部电影就陷入了“外祖母悖论”——即我回到过去阻止了我的出生,但既然我没有出生,那么又是谁阻止了我的出生呢?

当然这部电影并没有这样设计,而还是让母爱和命运占了上风。

小伍最后一次回到过去没有成功救下母亲,母亲用她强大的力量和本能牺牲自己保全了孩子,小伍也因此收获了对父母彻底的理解与释怀。

欧美电影中有很多涉及到“外祖母悖论”,例如《蝴蝶效应》、《前目的地》、《12猴子》,以及前两年爆火的《信条》等。

而《哥,你好》对这个谜题的使用并没有放置于科幻故事的外壳,而是用它来解开亲情与家庭的心结,又以喜剧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魏翔+马丽+常远——“一家三口”惊喜连连、泪流满面。

-END-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