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者》明楼原型:“五重间谍”身份,潜伏敌营14年,结局如何

前 言

在我党情报史上,有这样一个特殊人物,他是唯一一个有记载的同时拥有“五重间谍”身份的传奇人物,在成为我党地下情报员的同时,他又在国党中统、军统机构担任要职。

同时,还成为了当时日本“岩井公馆”的情报员,甚至还是与社会大帮派青洪帮的有着紧密的联系。

他便是在我党从事地下情报工作14年之久的特别党员——传奇特工袁殊,也是热播电视剧《伪装者》中明楼的写照,只不过他是比明楼更加传奇的“伪装者”!

在波诡云谲的动荡局势中,无数次冒着身份被暴露的危险,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机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传奇的神话,为我党伟大事业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五重间谍”的身份,让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潜伏敌营14年获取无数重要情报,但是仍被不明真相的人污蔑,就连最亲近的家人都对他的身份产生了怀疑,远离了他。

可即便如此,英雄仍不悔当初的选择,直到临终之际,他还对身旁的人说道:“我不后悔,如果要再来一次,我仍选择同样的路!”

01 热血青年民族意识觉醒 赴日留学为国蓄力

袁殊,原名袁学易,1911年在湖北黄冈的一个小县城出生,他的父亲袁晓岚常年在外奔波,小时候的袁殊一直都是跟母亲贾仁慧生活。好在母亲的娘家比较富庶,在外祖父的接济下,袁殊母子过得也还算好。

只是好景不长,袁殊几岁的时候,外祖父因年迈去世,失去了依靠的母亲不得不带着袁殊和弟弟,去上海找他的父亲袁晓岚。

谁知,当母亲贾仁慧找到父亲袁晓岚时,父亲却与一个女学生打得火热,完全不顾他们母子,甚至还狠心将母子二人抛弃。

面对父亲的无情,母亲贾仁慧彻底死了心,靠着教书领着微薄的薪水勉强维持生计。

当时年幼的袁殊,看着母亲每日辛辛苦苦的赚钱养家,他在心里也默默的发誓,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为了帮助母亲减轻负担,袁殊还经常出去打零工,虽然日子很拮据,但与母亲在一起,袁殊并没有觉得苦。

小时候的袁殊,很是聪慧,学东西也快,作为父亲的袁晓岚托人将儿子送去了一个免费读书的学校,上海立达学院。在学校里,袁殊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思想。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年仅14岁的袁殊参加了学生运动,民族意识在他心中觉醒。他知道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地学习,通过知识的力量改变国民思想。

1929年,他便与母亲辞行,踏上了前往日本留学的道路,在日本主攻新闻学

02 被组织选为情报员 以“多重间谍身份”潜伏敌营

1931年3月,20岁的袁殊从日本留学回国,在妻子和友人的帮助下,袁殊创办了名为《文艺新闻》的周刊。

当时整个上海都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有五位进步作家被国党秘密杀害。

在这种极端的局势下,袁殊挺身而出,他利用《文艺新闻》的“读者来信”,询问五位作家的下落,巧妙地完成了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

也就是这次仗义地相助,让袁殊被我党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潘汉年注意到了。袁殊,作为一个进步青年,有着留学经历,主修新闻,仗义执言,胆识过人,而且他的人际圈也比较广,种种经历都很符合我党情报员的条件。

当时,我党刚经历一场劫难,特科主要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让我党的特科陷入瘫痪的局面,重组后的特科急需新鲜血液和人才的引入,如果能将袁殊这样一个优秀的“苗子”纳入我党,那简直就太好了!

在冯雪峰的引见下,潘汉年与袁殊多次见面会谈。1931年,袁殊成功入党,成为我党特科情报人员,而王子春为其单线联系人。

成为特科情报员后,袁殊便接到了打入国党内部的任务

1932年春,袁殊通过在国党担任要职的表兄贾伯涛的介绍,认识了当时担任上海中统头目,同时也是湖北老乡的吴醒亚,袁殊了解了吴醒亚的喜好后,想法设法得到了吴醒亚的青睐。

在吴醒亚的安排下,袁殊进入了中统的秘密情报组织,担任情报股股长,不仅如此,吴醒亚还将他安插在“新声通讯社”当记者,掩护身份。

袁殊利用记者的身份,参加各种新闻招待会,也获取了不少情报,有一次他出席南京政府记者招待会,在会上认识了当时日本外交官,情报头子岩井英一,这个人对他日后获取情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借着日本留学的经历,袁殊很快便于岩井英一交好,当时懂日语的中国人本就不多,袁殊的出现让岩井英一眼前一亮,他也有意想让这个会讲日语的中国记者“为日本人工作”。

袁殊迅速将这个信息告诉了潘汉年,组织认为这是一个打入日本特务机关的好机会,于是便让袁殊同意加入。

与此同时,他也象征性地将这个情况汇报给吴醒亚,得知自己能在日本特务机构安插“钉子”,吴醒亚自然是欢喜的不得了,对袁殊更是青睐。

不久之后,岩井英一便向袁殊提供了每个月200元的“交际费”,就这样,袁殊成为一名身兼我党特科、国党中统、日本特务三重身份的间谍。此时的袁殊也不过22岁,但他身上却透着一股沉稳和老练。

因渠道广、消息灵通,袁殊很快便引来了当时上海的大帮派青洪帮大佬曹幼珊的注意,他对袁殊很是欣赏。

1934年,这位大佬正式将袁殊收为关门弟子,袁殊瞬间与当时的黄金荣和杜月笙成为平辈,这意味着,袁殊的身上又多了一层保护色,在多重身份的掩护下,袁殊获取情报变得更加便利。

03 与上线“失联”又遭叛徒出卖 袁殊不幸被捕

但是责任越大,危险也就越大,虽然身兼多重身份,大大便利了他的情报工作,与此同时,他的身上也有着更多不可知的危险。

1935年初,袁殊两次与单线联系人王子春失联,“断线”对一个特工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为了尽快与组织取得联系,袁殊辗转联系了当时我党驻沪的党员夏衍,让其帮忙转交一封信给特工科。

然而,阴差阳错中,袁殊袁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第三共产国际的特工人员

1935年,“惨西人案”爆发,军统特工抓住了党员关兆南,牵扯出了袁殊,袁殊因此被抓。后来在父亲袁晓岚的再三斡旋下,戴笠觉得袁殊就是一个“情报贩子”,对其不再深究,只将他送去了袁殊的原籍湖北省反省院服刑

在监狱中,军统也很惜才,也想让袁殊为他们卖力。在中统和日本领事馆的干预下,袁殊很快被释放。

出狱后的袁殊,迅速来到上海,想要与组织取得联系,但是却一无所获。1935年底,袁殊辗转找到了冯雪峰,想要与组织取得联系,但冯雪峰却劝他先休息一阵,积蓄力量。

就这样,袁殊再次决定去日本留学,并日本情报头子岩井英一重新取得了联系,在岩井英一的资助下,袁殊顺利求学

1937年初,袁殊回国,重新加入了中统,并与潘汉年取得联系。同年4月,他又加入了青洪帮,6月,在戴笠的认可下,加入了军统,成为军统局上海区国际情报组织少将组长。

至此,袁殊的“五重间谍”身份齐全,此时的他仅仅26岁。

04 利用军统身份除恶 遭叛徒出卖被捕入狱

在潜伏的过程中,袁殊也做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电视剧《伪装者》中,作为军统特工情报科科长,同时又是我党上海站站长的明楼,策划了一起将运送日本高官专列的“樱花号”炸掉的事件。

而这起时间的真实历史是,时任军统情报组少将组长的袁殊,至少策划了两起事件,其中一件就是炸毁日本在虹口的海军军火仓库。

这家日本军火仓库设在当时日商“本田纱厂”的后院,袁殊与抗日秘密行动小组的成员伪装成纱厂职员潜入内部侦察敌情,发现里面除了一个中国伙夫外,其他都是日本人。

袁殊便从伙夫下手,让抗日小组成员与伙夫搞好关系,然后趁其不备,将定时炸弹藏在蔬菜中送进去。

虽然这段精彩的传奇故事并没有太多的历史记录,但是袁殊确实因成功炸了虹口的日军军火库而被军统记了一大功。

袁殊策划的另一起事件便是“摧毁76号魔窟”。《伪装者》中所提及的“76号魔窟”其实是真实存在的。

1938年,在上海的日伪不断被杀,于是日寇便让丁默邨、李士群,在上海极斯菲尔路76号,建一个特工总部,用来残害爱国人士。

此时,袁殊接到一个来自军统的命令——除掉李士群。接到任务后,袁殊当即决定采取挖地道的方式,直接将76号总部“一锅端”。

但是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参与这次活动的军统头目王天木等人出卖,袁殊随机被李士群抓住。

虽然李士群与袁殊有过接触,二人彼此也并无矛盾,但得知袁殊要置他于死地,李士群自然也不会放过袁殊,好在袁殊拥有多年的地下工作经验,他当即利用自己是日本领事馆情报员的身份,暗中请求岩井英一救救自己

在岩井英一的帮助下,李士群无奈放了袁殊,袁殊这才死里逃生。但也因为如此,袁殊为日本人工作的身份暴露出来。

05 利用“日本特务”身份 获取多份日本重要情报

身份爆出后,袁殊自然成为了人们眼中的“日本走狗”,面对这些“污名”,袁殊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默默地承受这一切。

在岩井英一的委派下,袁殊为其建立了一个叫“兴亚建国运动”的组织,还让袁殊在岩井公馆工作。

在公馆内,袁殊利用自己的身份,将潘汉年等人安插进来,整个岩井公馆的大小职务基本都被我党组织所覆盖。

不仅如此,袁殊还在公馆内秘密建立了一个电台,向延安方面传递情报,后来因为敌人盘查太严最终被撤出去。

据我党情报人员回忆,袁殊在公馆内获取过很多重要情报,其中就有英法试图牺牲中国,对日妥协的“远东慕尼黑活动”,还有德苏开展,日军是“南进”并不是“北进”的消息,以及日美谈判动向等重要情报。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危急关头,袁殊再次发挥了一个重要的作用,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向岩井英一建议“希望能调回在香港工作的一批同事,前来上海增加力量”。

有更多的华人为其工作,岩井英一自然非常乐意,于是他给袁殊开了很多通行证。

也就是利用这批通行证,袁殊从日军一道又一道封锁线上,接回了进步人士800多人,其中就包括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袁殊等人将岩井公馆等单位价值近千万的财产,私自藏起来,躲开了国党接收人员的排查,然后全部交给了上海党组织

做好这些事情后,袁殊才根据组织的指示离开了敌营,正式回归解放区。

袁殊从敌营撤出后,直到1946年,军统才发现袁殊的党员身份,戴笠对他恨得咬牙切齿,还发布了全国通缉令,要抓住袁殊。只不过来到解放区的袁殊,早已改名为“曾达斋”,功成身退!

结 语

1977年5月,北京火车站,一个年迈的老人颤巍巍地从火车上下来,迎接他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二人目光交汇后,中年男子急忙走上前,握着老人的手说道:“你是从武汉来的……”还没等男人把话说完,老人便开口说道:“你是曾龙吧!”

见老人叫出了自己的名字,这个叫曾龙的男人立即湿了眼眶,眼前的老人正是他阔别22年之久的父亲袁殊,一个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拥有着“五重间谍”身份的传奇特工!

“我们回家吧!”曾龙上前搀扶着老父亲的手,因为与父亲分别二十多年,“爸爸”这两个字,他甚至都叫不出来。

虽然眼前的父亲已经变得苍老、矮小、瘦弱,与他记忆中父亲的形象大相径庭,但在他的心中,对父亲曾经创造的神话,曾龙心中充满了敬佩,也对曾经对父亲的误解深深自责。

当年,深入龙潭虎穴,刺探敌情的父亲袁殊,却因为“潘汉年案”被牵扯其中,背上了污名,饱受数十年的牢狱之灾。

在监狱中,袁殊写下了“豪情自负忘生死”,“毁誉一生甘自羞”等诗句,感慨自己曾经的潜伏生涯。

好在,经过组织的调查,1982年8月29日,他终于获得了清白,组织肯定了袁殊“不顾个人的毁誉,完成了党交给的特殊使命”,成为了被载入史册的英雄人物。

1987年11月26日,谍战英雄袁殊,在北京病逝,去世后他被葬入了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永久地被世人所敬仰!

英雄已逝,但英雄的传奇将一直被传颂下去,向我们伟大的“谍战英雄”袁殊老前辈致敬!


参考资料:

[1]北京日报:《历史上的真实伪装者袁殊:拥有五重间谍身份》

[2]华声在线:《袁殊:神龙炫五色 赤心归本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