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暮年 壮志依旧凌云

◎北大獾

两部《壮志凌云》相隔36年,几乎是一个人从大学毕业,一直工作到临近退休的漫长岁月了。我们想象一个当年为电影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如今大腹便便、带着小孙子去影院,向他指点电影里的人物。然后看到阿汤哥依然神采奕奕,似乎与魔鬼达成了某种邪恶的契约,不禁五味杂陈。

世事变迁,一去不返。60岁的阿汤哥已经没办法再谈姐弟恋了,网上流传着当年的女主角如今的相貌,美人迟暮本来是自然的事,但是和自律(或者自虐?)到很不自然的阿汤哥放在一起,就变得很不协调。

激动的是还能见到方·基默扮演的冰人,电影里他患上喉癌,没法发声,其实却是现实中的境遇。真实与虚构相融,不免唏嘘。我还很想看到梅格·瑞恩再演一次Goose的妻子,也就是这一部男二号的妈妈。可以是回忆嘛,叫她含着泪对阿汤哥说:不要让我儿子进军校!虽然有点煽情,但是一家人可以整整齐齐。可惜电影里叫她早早去世了,才60岁。

阿汤哥的旧情人Penny,即便对第一部电影很熟悉的观众,也未必会有印象。这个名字出现过两次,大概算是阿汤哥比较重要的前女友,却都是调侃的语气,重点在于她爸爸是海军上将,以此表现年少轻狂。现在要找一个旧相识落叶归根,只好说得像是多年来不断错过一样。电影里反复交代,生怕观众不买账,还叫小女儿出来讲,妈妈过去很受伤,你别再辜负她了。不过詹妮弗·康纳利的状态蛮好。十几年前看《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惊叹她衰老的厉害,可是现在大大方方演老年人,不整容,也不画大浓妆,反而优雅动人。尤其是开船的段落,真是美人如玉。其实,她也只比阿汤哥小8岁,当年大概没办法谈恋爱,可是现在就很搭,两个人在一起,看起来很舒服。

间隔实在太久了,尽管电影努力延续前作的世界,但还是常常捉襟见肘。年轻一代的观众也不免感到隔膜。刻意营造的合家欢,有点像是看“四大名著”剧组参加《艺术人生》,主持人说:“某某的扮演者今天也来到了现场。”观众齐刷刷鼓掌,老哥们热泪盈眶,我在电视这边使劲回想:他是谁来着?飞行员学校的黑人少将也有个绰号,像老熟人,其实他根本没出现在第一部。

电影很用心,或者也很省力地致敬了前一部。不只是沿用以往的人物,情节上也几乎是第一部的复刻。两部电影都可以分成三段:阿汤哥自己做了一件事,很厉害但也闯了祸;在学校训练(从学员变成了教官)同时谈恋爱,遇到挫折差点儿滚蛋;训练结束,搞个大工程,胜利返航、普天同庆,最后抱得美人归。其间还穿插了不少引发回忆的段落:Goose在酒吧的弹唱如今由儿子接替,秀肌肉的沙滩排球换成了橄榄球,不变的则是落日的余晖、笔挺的制服,还有经典的三件套:夹克、墨镜、摩托车。

可是一些美好的东西,还是永远地消失了,这是没办法的事。当年的《壮志凌云》是时代潮流的引领者,不仅让中国观众,甚至美国观众也大开眼界,甚至大跌眼镜。男女主角第一次见面就做爱,飞行员以挑战权威为乐,无论在公在私,都在冲破禁忌的过程中成长。那时的阿汤哥还是懵懂少年,也许自己都未必知道在演什么,但是只要他露出笑容,眼光闪动,青春带来的狂热、刺痛、迷茫,就足以使他成为时代的象征。如今,那个忧郁的、躁动的、浪漫的独行侠,已经被一个忏悔的、颓唐的、现实的版本代替。我们不免失落,他已经不是集体中拥有无限可能的少年英雄,而是一个在官僚体制挤压的空间里,寻求挑战生理极限刺激的技术工匠。换句话说,这更像是经历了“碟中谍”系列洗礼的阿汤哥本人。阿汤哥自己就是一个符号,别人无法接近的符号。

回想当年看《壮志凌云》的感受,主题曲《Take My Breath Away》前奏响起的时候,呼吸也跟着一起颤动。看到夕阳下航母甲板上挥舞的手臂,看到摩托车在路上风驰电掣,看到Goose死后依偎在独行侠怀里,看到冰人和独行侠紧紧拥抱,看到女主角穿着紧身牛仔裤俏丽地靠在墙边,每一处都牵动着少年的心。如今,看到阿汤哥偷走当年用过的老旧的飞机,和敌人更先进的机型作战,一边感叹老人家的拼搏,一边却又感到一丝苦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