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麓山之歌》总导演毛卫宁:“重中之重”还是人

文丨刘三解

由毛卫宁任总导演、张彤导演、王成刚编剧、侯勇、杨烁、焦俊艳等主演的36集电视剧《麓山之歌》正在央视一套热播,该剧8月19日首播当天收视率便达到了破1的好成绩,此后热度口碑持续上涨,独播平台芒果TV播放量也已破亿。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该剧每集平均到达率2.259%,位列黄金时段电视剧单频道到达率第1;每集平均收视率1.318%,位列黄金时段电视剧单频道收视率第2。与此同时,剧集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也热度不减。


一部相对严肃的工业题材剧何以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响?毛卫宁导演何以能在持续高产的创作中稳定保持作品的品质?近日,我们专访了毛卫宁导演,听他为我们释疑解惑。

就是要做一个“硬核工业剧”


《麓山之歌》的创作起源于一个“命题作文”。2021年,在为湖南卫视拍摄了献礼剧《百炼成钢》之后,湖南宣传部门的领导和毛卫宁导演商议,希望拍摄一部表现湖南省重工业改革与发展的电视剧。工业题材的剧很难拍,往往吃力不讨好,但经过认真思考,毛卫宁还是决定挑战一下自己,承接了这个任务。


中国的工业题材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有过一个辉煌的时期,诞生了《乔厂长上任记》(1980)、《赤橙黄绿青蓝紫》(1982)以及后来的《车间主任》(1997)等经典作品,进入21世纪以后,工业题材剧在数量上急剧减少,当然也出现了《大工匠》《浪漫的事》《钢铁年代》和《奔腾年代》等优秀工业题材作品。但像装备制造这样的重工业,普通人对此知之甚少,印象中还是“老笨黑粗”,这个剧到底怎么拍?成了毛卫宁和他的团队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毛卫宁是一个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导演,破题的第一招还是老办法:下生活。

毛导带着团队考察了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湖南大型重工企业,一路走下来,感觉很受冲击:“现在的工厂跟我们当时不一样了,比如今天的工厂里面没有工人,而机器是在24小时运转,所以叫黑灯车间。我们小时候的概念是工人造机器、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但现在是机器在造机器,这种视觉的转换是很震撼的”。


在宏观、微观做了很多功课以后,毛卫宁和编剧达成了共识,明确了创作思路:“第一,这是一个硬核的工业题材,一定要围绕着工业的发展趋势来写戏和作文章;第二就是要把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明;第三要把这些放到戏剧的规定情境里边,简单地说就是:要有戏剧性。”


《麓山之歌》开头的戏剧冲突,就围绕着国有上市企业“麓山重工”面临转型困境和市场冲击,准备以“重工换金融”来寻求破局,这个选择带来了各利益相关方的巨大裂变:企业家要救企业、科学家进退两难,工人要找出路,政府领导要考虑大局及长远,这种群像式的叙事方式,让观众迅速进入这个故事,并关心人物的命运。


做硬核的工业剧,就要有技术含量,要符合产业逻辑,同时还要有大量的具有戏剧性的细节支撑,这谈何容易?好在编剧王成刚是学理工的,有充足的工业知识储备。《麓山之歌》的故事主线始终围绕着麓山重工的企业发展展开:从放弃“重工换金融”再到寻求技术突破,然后到和国外巨头直接对撞,直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上升层次鲜明,矛盾逐渐升级,虽然具体的技术原理、管理思路观众不懂,但创作者抓住了人这个核心,深入浅出地讲故事:“因为他只要跟剧中人有关联了,有你喜欢和认同的,你就会关心他的秘密对吧?你只要跟你剧中人有共情了,你也就看进去了,技术也不再是障碍了。”毛卫宁说。


当下观众对国产的工业剧、职场剧诟病最多的一点,就是披着职业的外衣在谈恋爱,对此毛卫宁也很不以为然:“从一开始,我跟编剧强调的一点就是:一定不能让爱情成为这个戏的推动力。一定要围绕着工业、工厂和工人去推进我们的戏,这点我是坚定不移的。”《麓山之歌》里边写了卫丞、金燕子、方菲、董孟实等年轻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但爱情不是剧情的发动机,反而是由于他们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因此引发了情感的嬗变,这其实也是《麓山之歌》的一个重要突破。

“重中之重还是人”


《麓山之歌》是根据王成刚的小说《重中之重》改编的,精心设计的片头片尾凸显了这个剧的主题。第一个“重”是重工业,其构思是在片头表现一块钢板变成挖掘机的过程;第二个“重”就是人,机器也是人创造出来的。全剧以接力喊“师傅”收尾,突出了在工业体系中工匠精神传承的重要性。“我们让编剧特意把片头片尾都写成了文字,片头尾和剧情完美地融为了一体,甚至成了剧情的一部分,这大概也是我们的一个创举。”毛卫宁说。


从这种创作思路出发,《麓山之歌》塑造了一批从省政府领导、国企高管到科技人员、技术工人、普通工匠等的人物群像,个个性格鲜明、形象饱满。正因为有了这批立得住的人物,这个貌似严肃枯燥的题材才牢牢抓住了观众。


男主卫丞是一个“科学怪咖”,双料博士,有科学家的严谨、对技术研究的执念、不谙世故的“轴”和卓异的才华;而金燕子是个手握焊枪的姑娘,她热情开朗而又率性,同时有强烈的上进心,代表了新一代的工人形象。杨烁和焦俊艳极为出色地演绎了这两个角色,观众因此也对这一对欢喜冤家津津乐道。


促使卫丞和金燕子最终走到一起的不是主创设计的奇巧桥段,而是这两个人在工作过程中自然产生种种摩擦与碰撞:“一个科学家跟一个工人,本身可能是两个世界。一个是天上的云,一个是地上的草,但是地上的草在往上生长,天上的云也会下雨。我们就要写这两个看似两端的人物,他们怎么能够走到一起去,这个才有戏剧性。”毛卫宁解释道。


除了两位主角之外,这部剧还刻画了一群国企领导的形像,最为精彩的便是侯勇饰演的方锐舟。他是麓山重工的董事长,他将自己大的半生都奉献给了这家历经七十年风雨的国企,但和我们此前在工业剧中常见的那种魅力超群、能力出众的“救世主”式企业家形象不同,方锐舟恰恰是一个有缺陷、很矛盾的国企领导者。


因为企业连年亏损、发不出工资,方锐舟提出的方案是“重工换金融”,这可以短期内救活企业,但长远看是饮鸩止渴;同时,他与妻子情感破裂,对女儿方菲也充满了愧疚。这个人物本来是被中途被换将的,但后来他们重新修改剧本,让这个人物贯穿到底:“有关部门的领导给了我们很多指导,说不要动不动就写一个企业家犯错误被换掉,这种思路回避了改革的复杂性,我们就要写一个企业家,他在改革当中遇到了各种问题,甚至包括在他本人也有各种问题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把这条路走到底?这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路,也是给了我们一个新突破点。”


除了这些主要人物,还有很多配角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颇有大将风范和战略思维的国资委主任邱沐阳、略显阴冷的总经理明德江、金燕子的师父、敦厚朴实的马大庆,以及全国劳模、大工匠宋春霞、技术“疯子”卫冲之等。编导在这些配角人物的刻画上也很费心思,每个人物都有很强的典型性与真实感。正是通过这些人物,揭示了国企改革进程中的各个侧面,勾画出一幅多姿多彩的当下社会生活的立体画卷,从而让这部作品更显得大气和厚重。

呈现“人和机器深情凝望”的工业美学

熟悉毛卫宁导演的人都知道,毛导的每一部作品都有他对影像风格的独到追求,在《十送红军》、《平凡的世界》和《功勋.李延年》等作品中都留下了很多至今让人难以忘怀的画面。而在《麓山之歌》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厂区里工人与机器的亲密互动,林立的起重机传递出雄壮豪迈的气息,这就是毛导想在这部戏里追求的“工业美学”的体现。


工业题材的电视剧要想把故事讲清楚难,让观众听懂了并与之共情更难。35兆帕柱塞泵、液压、球窝、鱼鳞焊等艰涩的专业名称不仅让观众苦恼,也让毛卫宁反复思考:怎么让观众理解这些冰冷的机器?毛卫宁要求在拍摄时呈现的是:人和机器深情的凝望和对视。


为了实现这一要求,首先就需要拍摄团队熟悉机器,并培养出对机器的情感。为此,在开机前3天,毛卫宁让摄制组不带演员拍了3天的机器:“我们过去把机器都当成背景,注意力焦点都是前景当中的人,但这个戏,机器本身就是我们要表达的主体,也是我们的演员,所以我们要建立起对他的情感。所以你就会看在拍摄任何场景时,不管是前景后景,我们始终让机器合理地呈现在画面里。”


剧中的马大庆对徒弟说:“对它们(机器)就要像对自己老婆一样,要温柔,要体贴。”毛卫宁解释道:“工人与机器的感情,就像战场上士兵与战马的感情一样。”为了拍出这种情感,剧组在技术上也动用了很多手段。比如说采用多个视角,调整人与机械的比例,让机器有温度有趣味;运用航拍、无人机等多种拍摄手法,拍摄宏大场面,展现了制造业作为国之重器的恢弘气度。《麓山之歌》对“工业美学”的极致追求,相信也会给今后工业题材的影视剧创作树立一个新的标杆。


在制作上精益求精的要求却是在极其高效的创作过程中实现的,这其实也很不容易。在拍摄《麓山之歌》之初,毛卫宁就定下了“369计划”,即3月13号开机,6月16号杀青,9月19号交片,但实际播出的时间才8月19号,用5个月零6天的时间完成一部36集电视剧的拍摄到播出,是毛导所有作品中速度最快的,他也无意中给自己创下了一个新记录。


从1986年大学毕业分到四川电视台做导演开始,三十多年间,毛卫宁执导了数百部电视剧,每部剧都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品质,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在每部作品中都能看到他充沛的创作激情与满满的诚意。


毛导说:我大学毕业30来年,只干一件事,就是当个电视剧导演;休息时他就待在家里看看书、看看别人拍的剧,给自己放松充电,从来心无旁骛。“我的生活很纯粹,这样我才能每隔一两年都能出个新作品。我觉得拍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拍?你的人物是真实的,故事是打动人的,你最终传递给观众的东西是真心真意、有感而发的,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毛导最后总结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