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摘获四个国家级大奖,看四川文艺硕果累累、高光时刻背后

川观新闻记者 吴梦琳

9月15日晚,对于四川文艺界来说,是一个值得“沸腾”之夜:

四川打造的原创川剧《草鞋县令》、成都企业参与出品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双双获得由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国家舞台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

四川扬琴《蜀道》斩获我国群众文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政府奖“群星奖”;

《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上、下)代表四川获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联合主办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奖,这也是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

《只此青绿》剧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一天摘获4个国家级大奖,正是近年来四川文艺创作生机勃勃的一个高光定格。而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离不开巴蜀文化的丰厚滋养,离不开文艺创作者对当下时代生活细致深入的观察,更离不开文艺界不断向高峰攀登的勇气。

《草鞋县令》剧照。艺术节主办方授权供图

《草鞋县令》以清嘉庆年间什邡县令纪大奎的故事为素材创作。而将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搬上川剧舞台,并非简单复刻故事,而是在情节打磨和人物塑造上狠下功夫,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承,将贴近当下的生活气息巧妙融入其中。

主创数易其稿,在不断打磨中,对剧本立意重新深度开掘,二次创作升华,把“反腐倡廉”提升为亲民为民充满人性光辉的故事,“脱去官靴穿草鞋”成为剧中的一个高光时刻和主题意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怀真情、下真功。主演陈智林,从艺40年,曾两度获得“梅花奖”。为了出演这部剧,在一个月内减重16斤,一遍又一遍的排演中,回归初心,从内在精神去把握角色,造就了这个鲜活、丰满的草鞋县令形象。

四川扬琴《蜀道》  省文旅厅供图

四川扬琴《蜀道》,以千古名篇《蜀道难》为切入点,通过诗仙李白和现代巴女两个人物的跨时空对话,传唱出从“蜀道难”到“蜀道畅”、从“蜀道穷”到“蜀道富”的古今巨变。

除了立意上的创新,在剧情的不断打磨中,主创团队进一步拓宽作品的叙事格局和视野构思,在四川扬琴特有的“坐地传情”的情感表达中,呈现出“蜀道”从历史之路、人文之路到致富之路、家国之路的壮阔变迁历程。这背后,是川人的智慧和勇气,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文艺创作需要沉得下心境、耐得住性子。《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上、下)是系列丛书《巴山濒危文化遗产丛书》之一,该书以20世纪80年代搜集的通江县民间歌谣为底本,结合数十年的田野调查,对歌谣中的方言和民俗进行详细校注,同时配以大量图片,以图注文,以文释图,全方面呈现通江民间歌谣的文化内涵,这些歌谣也正是当地的历史、语言、民俗的一段鲜活记录。

巴蜀大地数千年文化传承,给予了当下文艺创作丰厚的源泉活水。百花齐放满园春,一大批充满生命力的优秀文艺作品从这片土地上生发,折射出了浓烈的文化自觉,彰显出了深厚的文化自信。

“好的题材就在我们脚踩的大地上,就在我们热气腾腾的生活里。”这成为越来越多文艺创作者的共识。

近年来,四川按照“把导向、强主体、出精品、出人才”原则,给予了文艺创作者和谐、优秀的创作环境。去年,《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试行)》出台,每年财政预算3亿元,对影视、舞台剧、文学、曲艺、美术等多个类别重大文艺项目进行扶持和奖励。四川对文艺创作如此大力度的重视,在全国引发关注,这也让四川的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活力激荡,生机勃勃。

今年,在以川剧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振兴与传承方面,四川创新推出戏曲名家工作室。陈智林也正是首批成立工作室的戏曲名家之一,在文艺创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文化传承有道。

捧回大奖,四川文艺创作也迈入一个新起点。未来,也期待更多具有浓浓巴蜀情、四川味、时代风的优秀文艺作品,犹如千树万树繁花盛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