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少红 | 时代中的「求变者」

作为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中最广为人知的女性导演,李少红身上似乎总是存在着一种让人难以捉摸的“多变性”。

她早年执导的《红粉》《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一系列影视剧,至今仍是人们心中足以“载入史册”的经典之作。但是也有那么几部作品,或多或少引起了一些小小的争议。不仅如此,李少红的身份和作品风格也在一点点发生着转变。自《雷雨》开始,她从电影领域迈向了电视剧领域,成为了最早一批的“跨界”导演。而成立老牌影视公司“荣信达”后的李少红,更是将艺术创作者和公司老板的身份融合在了一起。

而她带有“风格化”印记的创作,也随着自我的自觉意识觉醒,逐渐从前期的公共视角,向更加独特的女性视角发生转变。在不久前登陆院线的电影《世间有她》中,李少红就再一次透过女性的视角,刻画了一个身处困境的普通家庭,对爱和希望的追寻与坚守。

于李少红而言,这种“多变”也许或多或少给她带来了一些困扰和影响,但却也是她不断跨越舒适圈的最好证明,就像她愿意接纳和尝试不同题材的作品那样。“很多类型我原来是不敢拍的,因为我觉得自己不了解,也没有体验过。但是后来我发现创作并不在于你有没有亲身体会,究其根源讲的都是‘人’的故事,这一点任何题材都是相通的。”李少红说道,“所以我现在愿意尝试各种新的东西,只要是没有涉及过的题材,我都挺感兴趣的。”

     QA     

ICONSPRO:您合作过很多的演员,现在网友有观点认为85花的女演员还在演偶像剧,90小花出了一些有演技的但不多,大部分有灵气的演员都在95后这一代。您平时有感觉到这种情况吗?

李少红:其实我觉得不管哪一代演员,他都会面临着两种(情况),一种是他真实生活中的状态,还有是一种商品市场对于演员的要求和需求,冲突还是挺大的。因为观众的审美取向和需求,希望大女主,希望女人好像就是什么都行,完美,突然大家都是大女主。然后又觉得大女主好像又不行了,又要清新小花了。这是一些大的审美的需求,但是这种需求跟真实现实社会可能是矛盾的。所以这块可能就会改变了很多演员对于表演的要求,她们自己的判断和要求有时候会到了比较极端的时候,就会发现好像自己都不知道真实是什么样,说话就会变成一种腔调,(表演)好像就会变成一种姿态,变成了一种大家想要的样子。就会把自己放在角色里了,放在小清新或者大女主中,就会变成一个程式化的表演。我就想说你能自然一点吗?她会一懵,她就觉得自然是什么样的?你都能从她的表情里面感觉到,她不是不想,她好像都已经想不明白(自然)是什么了。

ICONSPRO:像您早年合作的周迅,就是被大家认为是典型的天赋派,特别有灵气的演员,但是好像有的演员的灵气是转瞬即逝的,突然觉得怎么好像不会演戏了,您觉得原因是什么?

李少红:他(很可能)被客观引导了,比方说我们这次在创作的时候,因为跟周迅也有十几年没有合作了,她就会问我一句话,我是不是还是原来那样?她就老讲说她表演和她演戏就已经有了我的烙印,其实这个烙印是什么?她也觉得这个烙印没有丢,她说我是不是没有变,我是不是还是这样?我就觉得这个是有感而发,你是不是还能够坚持住,不管什么在变,但是你的表演的体系还是一个自我感悟的体系,有感而发的体系。她觉得这个体系是她一直坚持的,我觉得这个很让我感动。她跟我讲的最多的就是她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感觉。她搞不清楚她就不能演。她必须得理解,她必须要借助到一个支点能够理解,她就觉得她能演好,然后你就会从她的表演中感觉到她(理解)的准确不准确。

ICONSPRO:前些年很多学生可能考上中戏北电之后,没有在学校待太久就出来开始拍戏了。近几年学校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课业要求严格了很多,您怎么看?

李少红:我觉得中戏北电他们现在的要求是对的,就是说前两年基础课的时候都不能接戏。就像杨幂那个时候她签我们比较早,她16岁就签了我们,但是第一件事就是上学,我觉得表演一定要打好基础,所以我们还是在她前一两年基础课的时候,也都忍着不让她出来工作。但是我觉得这些都很有用,因为这是她受用一辈子的。所以我觉得她也能够体会到那个时候摁着他她,不让接戏,一定要度过这两年之后你才能接戏。我觉得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这种做法是对的,我觉得这个是不会耽误她发展的,所以她能够长久的走到今天,依然能够保持住她的表演基础的话,其实跟这个很有关系。

ICONSPRO:所以您觉得像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想去做演员还是要把基本功练好?

李少红:基本上找到我们的话,包括《红楼梦》的这批演员,其实我们第一件事情就是训练,一定要就是训练的时间要够。因为我觉得演员养成一定要有养成期,就像麦苗似的,你没有养成期就不好吃,对吧?三季稻就不好吃,一季稻就是好吃,生长时间要够的。我说起码一定要就是有一个半年的培训期,没有半年的培训期可能没有用,两三个月根本什么都没有沉淀下来。所以《红楼梦》那时候要求我们赶快拍,我们还有6个月的培训期呢。现在就非常难,现在都是到什么程度,大家能够有个围读的时间,都不能一次就所有的演员坐在一起,围读,都要分两三次,就是导演跟着不同的演员不断讲,谁有时间谁来讲。但是围读不是,围读是等于大家温习剧本,然后对话,导演讲。

ICONSPRO:在片场的时候,您亲自导戏一般怎么去跟演员沟通?如何建构起导演的权威?

李少红:我还是愿意去从我的理解上面跟大家沟通,我觉得其实演技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有感而发,你要有感觉,你要能有体会,你能够理解这个人物,然后你自然做出来的任何反应。因为他不可能化解成把一个人装到一个角色里面,而是一个角色装到这个人物里面去,对吧?有很多演员就是眼泪哗哗哗流,但是他没感觉,是都技巧性地流眼泪,你是不会感动观众的。你要想感动观众,首先你要自己感动,你真正自己有感觉了,你才能把这个感觉传递出去,对吧?观众才能够接受到。你要接受的不准确的话,你哭的稀里哗啦的,他(观众)会觉得很可笑。

ICONSPRO:您会有特别关注的某一类的话题吗?

李少红:我还是对女性题材(关注),我觉得其实对于我们女性的创作者来讲,女性题材是你最优势的,而且最应该关注的焦点。对于现在的女性导演来讲可能没有这个障碍,(但是)我们还是有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从公众的、公共视角逐渐转变成一个女性视角的过程。因为原来我们是不自觉的是在一个公共视角里面对吧?那个时候得要有一点自我的自觉意识,然后再转变的过程,我自己还是有这个过程的。

电影《红粉》剧照

ICONSPRO:您刚才讲的自己是有这个过程,大概是在什么时候?

李少红:其实我自己不自觉的是一直有,但是到自觉的开始还是从《红粉》之后,《红粉》其实经历了一个创作上面的大的颠覆,就一开始创作,搞着搞着就又搞成一个公共的视角了。然后我就老觉得哪不对你知道吗?在开拍之前就反省了一下,我最早为什么会选苏童这篇小说,我发现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它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它实际上是一个女性的视角,男作者来写一个女性视角,我觉得抓住了我的兴趣点。讲两个女人在一个大的时代的变革下面,她们怎么去选择自己的命运,不是社会怎么改造她们,而是她们怎么自己对命运的选择。

ICONSPRO:这几年我们看了很多的影视剧去描述独立、成熟的职业女性。从您的角度来看,一个成熟独立的女性应该是怎样的?

李少红:大家都觉得女性一定要独立,而且女性基本上都在追求独立,独立就是经济上的独立,还有人格上、精神上面的独立,这些我觉得都没有任何错。我觉得它有一个独立的精神之后,才能战胜比自我更大的困难。我比较偏爱现实题材在电影(方面)。因为我觉得电影是另外一种表达,它更加作者化,电视剧是比较大众媒体,更偏重于大众审美,这两方面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创作理念。

— THE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