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荒唐事,老来牛归群—说牛群 上

不少朋友一直在留言,都很关心牛群,尤其是对牛群的现状十分好奇。看到这么多观众关注相声关心牛群,我是感觉特别欣慰,说明大家还是懂相声,追求真正的相声艺术,没有被现在的三俗相声演员所迷惑。

关心牛群,我想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牛群一生的经历很曲折,说相声、当县长、搞摄影,几起几落,他的人生经历远远超过了相声演员的范畴,本身就带有传奇色彩。

第二个原因就是牛群现在太低调了,在舞台上很少出现,观众们几乎找不到他的消息。这就引发了很多猜测,有的人是关心他,有的人则是别有用心。

近来在网上流传着几张饭局上的照片,本来是很正常的照片,但是有些人非要编出一些故事。牛群倒个酒,照个相,他们就说牛群被欺压了,混的如何如何的惨,姜昆和曲协多么不近人情,像仆人一样的对待牛群。很多观众就信以为真,跟着这些人一块骂姜昆骂曲协骂相声界,其实是被利用了。

牛群现在虽说不像当年那样红遍全国,但是他很满足现在的生活,身体上、精神状态上都很好。早年间,牛群工作很忙,心脏血压都不好,有一年去演出。在台上连说了四五场,下台的时候腿软的都走不了路了,两个人把他搀下来的。青年中年的时候牛群身体就已经透支的很厉害了,现在老了身体反而好了,现在天天都锻炼身体,一周至少要去爬一次香山。

心情也开朗了,过去牛群在台上是笑星,但是在生活中比较腼腆,外面有饭局什么的,他一般不愿意去,去了也很少说话。但是现在他特别爱参加一些集体场合,吃个饭啊旅个游啊,都是越热闹越好,心态年轻了。

前段时间,刘贵在北海公园碰见牛群在拍照,就过去跟他说话。“你是越活越年轻了,天天玩。”“咱这个岁数了,不玩还干嘛。”

现在牛群正在筹划一个曲艺界名家书画摄影展,规格很高。包含了姜昆、李金斗、李嘉存等大量名家的作品,很多传世之作,全社会都在期待这个事。

牛群这一生看似活的自在,老是改行,但实则身背枷锁,身上的责任太重,要为太多人着想。现在的牛群才是真正的解脱了,想干什么干什么,不用再顾虑许多。

牛群出身在一个很传统的家庭,父母都是本分的农民。牛群这个名字寄托了父母对他的期望,我们知道牛是群居动物,希望他能合群,不求多么出人头地,只求安安稳稳。但是牛群这一生恰恰是不合群的。

父母都不识字,但是牛群从小喜欢读书学习,生活在一个很传统的家庭,父母认为庄稼人就是庄稼人,最多认识几个字就行,最终还是要种地。但是牛群不这么想,在小学的时候他听老师讲了北京上海的样子,就励志一定要考北京大学。

但是父母平时不给他零钱,牛群就买不到自己想看的书。10岁那年,他想买一本《三国演义》,磨来磨起,父母都不给他钱。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趁父母下地的时候,把家里老母鸡下的十个鸡蛋给偷了出来,到集市上换钱买了书。晚上父母回来一看鸡蛋没有了,牛群也很坦诚,说是他卖了。把他爸爸肺都气炸了,吊到房梁上用棍子打,疼在牛群身上但是他心里很满足,因为终于看到想看的书了,挨顿打也值了。

小学毕业要上中学的时候,又出事了。牛群的爸爸死活不让他上了,让牛群下地干农活。但是上学就是牛群的命,不让他上学他肯动是不愿意。先是哭闹,后来又绝食,但是牛父不为所动,反而还上手打他。后来牛群也急了,挖个坑把家里的农具都埋了。找不着农具,他爸爸那更是气急了,就去撕牛群的书,当时牛群就趴到书包上,怎么拽他都不起来,拼命的护住他的书。

后来这个事情越闹越大,传到了村里和学校里,老师校长包括村干部都上门来劝牛群的爸爸。说“牛群的学习成绩很好,又很用功,将来很有可能考上大学,到时候就是村里的状元。”村长更是放话“你要是再不让牛群上学,就报公安局把你抓起来。”经过众人的开导之后,牛群的爸爸终于想通了,不再阻拦牛群上学。

其实牛群的爸爸也没有错误,因为像他这样从旧社会过来的农民,没有多余想法,把地种好就行,农民的孩子念书在他看来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后来牛群一路上到了高中,当时有个算命的说,牛群是有文运的,但是很坎坷,中间要拐几个弯,牛群当然不信。但是后面果然如此,正在要考大学的前夕,由于政策原因,牛群被安排下乡插队,错过了考大学的机会。

一开始也是满腹的委屈,到了农村之后不愿意干活,逮谁跟谁横。也可以理解,当年好不容易脱离了农活去上学,眼看要实现梦想了,又打回了原型,谁都会有气。但是牛群牛就牛在不会自暴自弃,在怨恨中走不出来。很快他就习惯了农村生活,开始主动的去干农活,渐渐的他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农民的付出,就没有大多数人的美好生活,农民是伟大的”。

所以牛群经常帮助老乡,当时农村很多小孩都没上学,就整天在地里林子里乱跑,牛群看到这种情况很着急,就找到了村干部,提出把孩子们集中起来,他来教大家学文化。老乡们也很高兴,农民对于文化有一种向往,终于有机会实现了。牛群的文化班很红火,不光小孩来听,大人也来听,牛群的文化水平高,革命故事、历史传说、三国水浒信手拈来,大家听他讲课一点都不枯燥,文化在笑声中得到传播。

在插队过程中,牛群结识了一位老人,老人擅长说快板,牛群一下子被快板吸引,曲艺的魅力是无穷的。一天晚上,牛群拿多年积攒的钱买了一瓶酒一只鸡去拜访老者,学习了不少快板段子,但是当时的文化环境下,很多传统曲艺节目不让演。牛群就别出心裁,创作了一些新段子,反映农村反映革命,用快板书达到了启迪人们心灵的作用。

有些人现在提出歪理,说相声光搞笑就行,相声不能教育人,其实这是一些人搞三俗的借口。搞笑的东西也很多,你在台上脱裤子照样有人笑,这种搞笑有没有意义。相声是一门底蕴深厚的艺术,他的每一个包袱都是直指内心深处的,让人发自内心的高兴。

个别相声演员拿着三俗当成是什么炫耀的事,好像就他一个人会说三俗一样,别人不说三俗,是不屑于去说。相声好不容易从上不了台面走到了殿堂了,偏偏有人拼命的把相声往花子堆里往八大胡同里拽,这是最让人忧心的。

浑水摸鱼,有的不理解情况的观众真还把他当了宗师名家。这路相声演员越来越膨胀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甚至还妄图冒充相声八德,硬把自己的名字往里掖,影响太坏了,我也做过调查,问一些青年观众相声八德有谁,很多人脱口而出就是他的名字,简直是颠倒是非了,这就好比是把浦志高安到十大元帅里一样,真是荼毒了一代人。

农村生活过了两年之后,牛群迎来了生命中的一大转折,进入了部队,进入了文工团,正式走上了他的艺术道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