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判刑,这事当然该吹毛求疵,电影《十二公民》

电影《十二公民 》参考的是美国导演西德尼的《十二怒汉》,故事框架没变,俩字总结,就是伸冤,故事内核有点变化,有点带中国法律思考的意味,

电影讲的是法律大学挂科的学生,需要父母做陪审团来审议一件案子,案子概论来说,就是富二代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杀害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陪审团由十二个家长代表组成,这十二个代表有脸谱化象征着社会各阶层,这也为电影中激烈的冲突,打下了基础,

讨论开始,开始投票,只有八号陪审员有不同的意见,为什么是八号陪审员,为什么其他十一个人全部同意,我认为是身份原因,八号陪审员的身份个其他十一个陪审员的身份代表着不同的社会标签,只有8号“陪审员”具有法律相关的特殊身份,这部电影才是符合实际的,故事才能在电影描述的语境中进行下去。

原版的8号是一个建筑师,他之所以坚持己见要求讨论,其初衷是“不能只用五分钟就把一个人送上电椅“,而电影中的各位陪审员确实在掌握一个人的生杀大权,故事的压力和张力在一开始就存在,在8号坚持之下,即使有11个人反对,转入讨论也顺理成章。

《十二公民》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在一个模拟陪审团中制造出紧张严肃的氛围,以及合乎情理的的解释8号的这份坚持。更何况,在模拟法庭之外,包裹着的是市侩文化盛行,精英分子明哲保身,没有人愿意严肃思考的社会语境。所以,8号的身份不可能是一位医生、建筑师、会计师,这些职业都不足以让观众相信他会如此的执拗只为在一场”游戏“中践行自己的价值观。

因此,8号的特殊职业是合理的,是符合故事需要的一种合理改编。

十二人的群戏,完全就是对中国公共讨论样态的浓缩。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者而言,其中大量的逻辑推理与非理性的谬误,都是分析论证很好的素材。

公共讨论常有的模样

影片中的十二个模拟“陪审员”,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明确的标签。

房地产富商。公务员。城市中产。遭遇过反右迫害的老人。保险推销员。靠瓦片经济生活的北京土著。出租车司机。作为新一代农民工的学校保安。开小卖部的小商贩。

每一个标签的设定,都有着“代表”一个群体乃至一个阶层的野心,每个人物的刻画上也带入了明确的社会情绪

十二个人凑在一起,便是中国社会公共讨论时常有的模样。

在意见打不成一致是,造成失去秩序的境况,主持人一次又一次强调按顺序发言,却不断有人说话被打断,被抢话。抢话者还会理直气壮,“他爱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说,现在我说”。

当对方对自己的观点不认同时,直接开始人身攻击——这么简单的话听不懂,脑袋一定被门夹了。骂对方孙子,甚至声称“我要弄死你”。

为什么这个嫌疑人一定就是杀人犯?因为他生父是个河南农民工,他养父是个外地来的二道贩子,肯定也养不出什么好货——公交车上丢了钱包,其他都是教授大学生,那一定就是那个外地人偷的……用标签、歧视、偏见,代替说理、逻辑,直接妄下断言。

话题一次次被支离,被转移。戏剧化的冲突争执,接连不断。每一次争执双方拍案咆哮,你肯定都会会心一笑——呐,我们的公共讨论,哪次不是这样?



公共讨论应有的模样

影片着力塑造的正面形象,八号陪审员,本职身份是一名检察官。从一开始的投票,便只有他一人认为无罪,拒绝直接投出赞成票而草草结束讨论。即便一开始他并没有什么头绪证明嫌疑人无罪,或明确指出检方证据的破绽——但他坚信关乎人命的大事,即便只是一场模拟法庭,也不应该在不经充分论证讨论的情况下做出断言。“我就是觉得应该讨论讨论”,这句话,推动起整个情节的发展。

而在一片非理性的混乱中,代表着中产阶级的六号陪审员,也成为开场的一抹亮色。他有着体面的职业(外科医生),受过良好的教育,说话温文尔雅。第一轮发言,便明确表达了对八号陪审员的支持——尽管我不认同你的结论,但我赞赏你的态度。

在八号陪审员的坚持下,讨论终于聚焦到对两个证人证言的审视上。根据逻辑推理,去检查证人证言的漏洞和瑕疵。而整个过程,又在不断普及着最基本的法律原则:无罪推定。嫌疑人应是被假定无罪的,直到检方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他有罪。只要检方的证据有漏洞、不足以说服他们,就应该做出“无罪”的结论。而反证法在此并不适用——即便没有证据证明嫌疑人无罪,也不可直接推断他有罪。哪怕对检方的质疑“万一”出错——对普通人而言是万一,对当事人而言却是一万。

在整个说理的过程中,八号陪审员面对嘲讽、戏谑甚至直接的人身攻击,一直最大限度的保持理性与克制,耐心、反复地向对方讲理。

相较于对八号陪审员的刻画,几位“反面角色”的塑造反而更加复杂、立体而生动。那几个在讨论中看上去固执己见、胡搅蛮缠的小人物——油腔滑调的出租车司机、一口一句“外地二道贩子”的北京土著,还有至始至终不愿入戏的小卖部老板,他们并不是没有理性,而是每个人都在这场讨论中带入了那些无法消解又无可诉说的社会情绪。

“我不是不知道一个人的性命比我那几根冰棍重要。”但靠着学校领导脸色过活的小卖部老板,心中却有着更大的怨气——谁会关心他的冰棍,他的生计?他在这个城市的夹缝里艰难生存,有谁尊重、在意他的生活?


每句话都挂着“外地二道贩子”的老北京人,会辩解“我不是歧视外地人”“租我房子的几个河南小姑娘人都很好”。但他实在想不通,在城市化的扩张中,他被淘汰、边缘的失意生活,究竟可以归咎于谁。

表演最为出彩的出租车司机,是始终坚持有罪的“钉子户”。在他心中,跟生父吵架顶嘴就足以被判死刑。他每一句极端化的表述,都在宣泄自己的苦痛和愤怒。恶劣的亲子关系,儿子离家出走六年不归,婚姻破裂,生活崩溃。他看着倒在血泊中的那个糟糕的父亲,就像自己的胸口也被儿子狠狠扎下一刀又一刀。

情节的每一次突破,都在于这些“小人物”的情绪的发泄。他们表达情绪,他人倾听理解。讨论才再一次的回到正题,而将先见与愤怒剥离。

这事实上,也是对公共说理的启发。当我们的讨论被混入了太多的阶层感情、社会情绪,对情绪的理解和疏导,或许会成为重塑公共理性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12个人关在房间里吵吵嚷嚷的这100分钟,尽管也有不少bug槽点,但却拍的真诚动人,也不难看出导演的苦心与担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