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橙青橘绿时——安阳市青年编剧研修班成功探秘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宇

8月下旬,安阳市首届小戏小品话剧小品专场汇报演出成功举办。演出主题是“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这次演出很精彩,社会反响超乎预期。一个月来,演出的部分节目仍是群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专场演出命名“汇报演出”,是因为演出节目多是安阳市青年编剧研修班学员创作的优秀作品。

先说说这个研修班吧。

一个艺术研修班,没想到能持续举办3年;还有一个没想到,研修班学员创作了小戏小品作品96部,有39部作品在安阳市小戏小品大赛中斩获奖项;更没想有到的是,择优选出的12部话剧小品,在安阳市首届小戏小品汇演中获赞无数。

研修班始于2019年4月,3年来培训持续不断,有在教室内集中授课,还有走进乡村、企业进行的实践采风教学。

当年,为何举办这个培训班呢?

研修班导师、曾任安阳市艺术研究所所长的赵秀琴老师告诉记者,举办这个青编班,缘于当年编剧队伍的青黄不接,出现了“编剧荒”的瓶颈现象;缘于爱戏痴戏写戏的作者不多,于是便从写散文写诗歌写小说的队伍中遴选一二,移花接木组成了青年编剧研修班的主打成员;缘于艺研所已经退休的编剧们的心愿,他们多数已是七八十岁的高龄,热情却不减当年,尽心尽意把积累了大辈子的创作经验悉数进行传授,认认真真授课,认认真真辅导,认认真真督促改稿。严师出高徒,学员很努力,于是安阳便出现了一批有才气的青年编剧,便创作出了一批有见地的小戏小品。

研修班采风实践

研修班采风实践

记者了解到,这批学员来自安阳全市各行各业,有中小学教师、机关人员、新闻记者,还有个体老板、农村女干部、自谋职业者等等,身份不同,职业各异,文化程度不一,但都有奉献艺术创作的恒心和毅力。最初报名进班的学员,有40多人,三年不间断学下来的,还有20多人。有近半学员学学停停,时断时续,多是因为培训与工作时间冲突,一旦能抽出时间,还会赶来饶有兴趣地听上几次课。有名坚持不懈学了3年的学员说:“能坚持下来的动力,主要是对艺术创作的兴趣,还有就是授课的艺术家们的执著。”

这批学员的作品为啥感人?

他们观察生活截取生活横断面,采撷生动鲜活的素材,创作了视角不同、富有情趣、洋溢着生活气息的作品,经培训班老师辅导后,一遍又一遍修改润色,最终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舞台艺术品。

赵秀琴老师如数家珍地介绍,学员燕红妹的小戏《李媒婆索礼》,2019年由安阳县豫剧团排演演出,获得县里小戏比赛一等奖,并在学习平台进行了展播;程志玲的话剧小品《最美逆行者》,2021年获得河南省第十三届小戏小品(曲艺)大赛三等奖;段瑞峰的话剧小品《红围巾》,在2022年安阳市委“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安阳市艺研所还创新地组织了两届剧本朗诵会,让学员参与,相互配合,把剧本呈现在舞台上。学员们把舞台装进了心中,体悟到剧本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升剧本质量,成果就是择优选出的12部话剧小品。

这是三年来青编班创作结晶的集中展示,是安阳市新生编剧队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良好开端,也是安阳市话剧小品编剧、导演、演员队伍大融合的精彩艺术呈现。

汇演前,每位编剧积极介入剧目的排练,亲历了纸质剧本转化为舞台艺术的呈现过程。这里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已年届七旬的资深导演王平原,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青年导演林增,均承担了繁重的排演任务。那些日子里,白天黑夜连轴转是工作常态,导演排练起来不叫苦不叫累,不找客观不谈条件,体现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道德,更体现了锦上添花力求完美的艺术敬畏心。

导演带着大家打磨作品

安阳市话剧协会倾力相助,选出了有舞台经验的老中青演员参演;安阳市豫剧团很有潜力的青年演员,是演出团队的实力派力量。大家互相激励,相互竞争,高强度地进行节目的艺术打磨,终于把艺术作品完美地呈现到舞台上。这是对青编班艺术成长的有力见证,也是对安阳话剧队伍的艺术大考,还是对安阳表演艺术的莫大鞭策。

纵观青编班的12部话剧小品,主题鲜明,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犹如从生活大海里打捞出的一颗颗珍珠,晶莹闪亮,扑溅着鲜活的青春气息;题材五彩斑斓,犹如城乡大地上盛开的鲜花朵朵。有新农村建设的美丽风景,有乡村振兴发展的锦绣繁荣,还有抗击疫情的大情小爱,有家庭和谐的欢歌笑声……作品多视角、多镜头、多方位地抓拍生活浪花,探视生活内涵,品味生活苦辣酸甜,从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展示万花筒一般的社会景象,让人在笑声中在泪点中受到教育与启迪,感悟高台教化的潜能与魅力。

专场演出中,可圈可点的亮点节目很多——

引人关注的小品《成长》,讲述的是单亲妈妈和叛逆期孩子的矛盾冲突故事,有着深刻的社会教育意义和强有力的震撼力。虽说个别细节有待商榷,但仍不失为一个好作品。

编剧孙利民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对孩子教育有着较为深层的思考。所以第一次着笔写剧本,他便有着神来之笔,让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一波三折,充满了油盐味和火药味。饰演妈妈的演员刘宾,内心焦虑、外在关怀的分寸拿捏到位,且有着很强的爆发力,又有着细微入心的情感,把一个盼子成龙的妈妈,演得入木三分的深刻;

精彩剧照

课本剧《李白拜师》原是个音乐剧,编剧张英华改编成为小品,把少年逃学的李白写得天真可爱,和鸟儿一起舞蹈,和鱼儿一起嬉戏。当遇到磨绣花针的婆婆,领悟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从而奋发学习,终成一代文豪。

安阳嘉宝艺术中心的导演王菊,多年从事少儿戏曲教育,编导的作品多次登上了央视媒体。她在《李白拜师》导演中,让饰演李白、观音和小燕子、小鱼儿的小演员,在话剧表演中借鉴运用了舞蹈肢体语言和戏曲表演程式,所以显得优雅潇洒、憨态可掬、嬉戏可爱、活泼有趣,让人在欣赏表演艺术的同时,醐醍灌顶般明白个中道理;

《老倔桃园》的编剧张馨一,散文写得美,剧本编的巧,通过老倔的“倔”脾气,表现了乡村振兴中新农村的新发展。3名豫剧演员很下功夫,把话剧小品演绎得别具风采的好看。

《娶婆婆》的编剧燕红妹是农村干部,还是3个孩子的妈妈。她忙中偷闲创作的《娶婆婆》,不仅切入点新颖,而且很接地气。演员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在营造的矛盾冲突氛围中,展示了新农村儿女孝敬老人的新风尚:

此外,《夫妻“怨”》里小夫妻小矛盾层次分明的生动表演,《我们送你》中爱心司机和乘车男士口角、争执和为了大爱冰释前嫌的暖心行动、《分家》里的弟兄两个分家而不分心的浓浓亲情等细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隔离》《回家》《站岗》等节目各有亮点和看点,皆有喜怒和哀乐,展示了火热生活的种种风情风貌,融汇成舞台上盛开的艺术之花。

这次专场演出展现了培训班学员的扎实艺术功力,也为群众带来了一道丰盛的“艺术大餐”,赢得了满堂彩。

金秋送爽,秋阳高照。正是橙青橘绿时,离橙黄橘红还远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