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至上2》:心怀敬畏,呈现荒野的生机活力

在纪实节目领域,自然题材纪录片一直稳占一席之地,对观众有着经久不衰的吸引力。随着国产纪录片制作水准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自然类纪录片。

2021年聚焦中国顶尖野生动物摄影师的纪录片《荒野至上》播出,社会反响强烈。观众直呼过瘾,称跟随野生动物摄影师翻山越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人民日报评论该纪录片“对荒野的理解不仅仅是自然生态,也是野生动物摄影师的人生态度,更是观众内心对于原始生命的向往”。

近期《荒野至上2》播出,新的一季延续了第一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实践贯穿其中。与第一季相比,《荒野至上2》创新性地把故事驱动和共情驱动相融合,传达了更为丰富多元的内涵,唤起了观众对自然的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

创新叙事方式

讲述人与荒野的美丽邂逅

《荒野至上2》在叙事手法上寻求创新,以自然保护工作者为拍摄主体,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他们的体验,感受他们的感受。在每集中,镜头跟随主人公深入展现其守护荒野的心路历程,在呈现壮丽荒野美景的同时,带领观众感受荒野工作者的人生态度,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走进自然保护地、走进荒野,想方设法与自然展开沟通,做一部真正反映荒野对于人类意义的纪录片。”《荒野至上2》总导演周朝永如是说道。

片中每一位荒野工作者的故事如涓涓细流,在叙事和美学的融合中感染着观众。《荒野至上2》共8集,每集时长不超过25分钟,在短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荒野故事并非易事,然而本片却能将每一位荒野守护者的工作和生活、难题和期望娓娓道来。纪实、独白、画外音交相辉映,达到了理性与感性交织的诗意效果。

第一集《对望》讲述了白清泉守望鸭绿江滩涂的故事,片中既有候鸟群飞的壮观场景,又有“国一和国二争食”的幽默画面;既有白清泉拍摄鸟类时的沉着和从容,也有他阻止游客惊吓鸟类的无奈和焦虑。白清泉分享在澳洲和中国两地遇到同一只鸟的经历,那种重逢感更激发了观众对生命最原始的感动。

《荒野至上2》并不偏重科普,而是从亲历者的视角出发,让观众和主人公感同身受,共同探索荒野的奇妙所在,彰显出生态保护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核心立意。第二集《觅踪》中,穿插着大量跟拍画面,摄制组跟拍巡护员赵贤坤在山林中穿梭,观察巡护,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上山路的艰难。赵贤坤用手机收看冬奥、与女儿视频聊天,兴奋地查看摄影机拍摄到的长臂猿等一些极富生活感的镜头,无一不透露出荒野工作者尽职尽责的同时,亦是心系家庭的平凡个体。这些画面让《荒野至上2》的镜头表达更加富有层次感、更写实动人。

《荒野至上2》不仅仅是记录生态保护者的荒野之行,更重要的是反思了都市与荒野、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共生关系。它带领观众敬畏自然,发现自我,给人们一个思考生活、反思自己人生状态的空隙,完成了一场关于生命的哲思。

始于自然归于荒野

探索生命的多样意义

开播以来,《荒野至上2》赢得了网友的广泛好评,让更多观众了解到了荒野文化和生态文明,充分感受到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的重要性。在前期策划时,主创们就把“人类怎么和荒野相处”定为拍摄主题。纪录片紧跟荒野工作者的步伐,在他们的追寻中,让自然生态拥有可亲可感的力量。

《荒野至上2》注重细节、突出真实,对时代、社会与个体进行了深入观照,充分展现了荒野工作者的人性美。兰荣光的父亲是优秀的护林员,在救助学生时牺牲,本对珍稀树种不感兴趣的兰荣光接过了父亲的班;赵贤坤等一众森林巡护员收入微薄,却认为保护长臂猿无上光荣……种种细节,最是打动人心。守护荒野绝非易事,这些荒野工作者的默默坚持,让祖国的荒野之美得以长久保留。

荒野既是人与自然冲突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与自然和解的历史表现。白清泉做野生动物研究快20年,日复一日地在鸭绿江口这片滩涂上数鸟,进行底栖生物调查、鸟类环志,没有丝毫倦态,这是他对荒野的守望;河南人李欢驻疆十余年,守站、巡护,默默守护着野生动物的生活;话不多的钱中治,用实际行动把以前山中的猎人改变成森林巡护员,几年下来创造了长臂猿“习惯化”的奇迹……

荒野深处,这些人守护自然,保护动物,舒缓身心,实现了与自我和解,与自然和解。“荒野绝不是什么都没有,在这个环境里面,可以听到自己心里的声音。”该纪录片没有单纯用镜头语言展现荒野生态的猎奇和瑰丽,取而代之的是用冷静的自然视角,遵循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有意识地引导观众跳出城市的藩篱,回归原始,在观看审视中思考生命的多样意义。

荒野不是“荒”,而是“野”,是生机勃勃的自然界。广袤无垠的荒野上,充满了太多未知的惊喜。在原始荒野中,有着都市无法企及的生物多样性。在这里,才有可能感受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生命法则。正如摄影师徐健所说,“我觉得荒野就在这里,它始终在那里,我们不管去不去,它都在按它的自然规律在运行,荒野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站在生命的角度,荒野应是整体的自然界,而人类永远都只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擎画生态文明

铸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荒野至上2》以荒野工作者为媒介,兼顾观众的视觉审美和精神需求,同时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贯穿始终,这是该纪录片广受好评的核心所在。荒野不仅是自然生态,也是祖国山川哺育的万物生灵,是荒野工作者们的人生守望,更是城市里、荒野中每一位观众对生命最纯真的向往。

申剑是在上海大城市长大的80后,却胸怀5年大海守护计划。“原先的珊瑚礁都没有了,很难想象两年的时间变化就这么大。”这让他不得不反思得做点什么。

荒野中蕴藏着李权的梦想,值得他用尽一生去执着追求:“将来的20年,我会结合一些志同道合的科研工作者,通过长期的定点观测一些系统化的研究方法,希望能把整个横断山区生命演化的奥秘揭示出来。”

兰荣光久居山林近30年,他说:“慢慢的荒野变成自己的家,现在到城里都很不习惯。”荒野中绽放着兰荣光父辈坚守林场的信念之光……

《荒野至上2》用朴素的言语、动人的经历,上演着人与自然的交响合奏,触动广大观众的心弦。正如该片总导演周朝永所言:“人类属于荒野,而荒野不属于人类。换句话说,荒野可以没有人,但人类离不开荒野。两季拍摄下来,我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保护方面凝结出了中国经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些宝贵的经验是众多匍匐在大地上的荒野工作者经年累月用实践总结出来的,他们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最有说服力的践行者。

曾几何时,“荒野”一词,是相对于“文明”而存在的概念。可是,在现代人渴望“突破自我”的道路上,“荒野至上”的提出,蕴含着新的含义——如果你愿意在观看了这些关于荒野的故事后,站起来,走出去,期望找到一片独属于自己的“心灵之地”——那该纪录片背后所有的努力,也将因此找寻到慰藉。

“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已成为时代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荒野至上2》彰显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总台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体现,也是以实际行动传承发展好文化生态,讲好有温度的中国故事的体现,更是总台身为主流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