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配乐大师却在港乐惊鸿一瞥,后飘然远去,绝不留一丝云彩

港影大器晚成的明星有很多,比如八次提名金像影帝在自己42岁时才捧得金女神的刘青云。

比如不断“黑化”、人称“建校狂魔”的48岁才夺得个人首个影帝头衔的“校长”古天乐。

比如41岁才到香港发展、47岁才参演首部港影的千面“黄金配角”刘洵老爷子。

在港影的配乐界,也有一位不世出的优秀音乐人,他不慕名利,他不贪图享乐,他只为胸中的一腔热情。

他为港影制造了太多影迷耳熟能详的配乐,他在港乐上的惊鸿一瞥就为刘德华谱写了个人粤语歌扛鼎之作,而后任凭其他歌手东西南北风吹得如何猛烈,老先生都不为所动。

1996年,在老先生进入港影配乐界的第10个年头,在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之际,他放下自己如日中天的音乐事业,飘飘然移居加拿大,虽然爱音乐的情怀割舍不掉,但不管关系再铁的好友如何邀请,他都不再出山。

当歌手、唱片公司都在为音乐版权问题争得头破血流时,老先生却把自己10年港影港乐创作成果放在网络上让歌迷免费听、随便听,他说:我自己已经够吃够喝了,既然有人喜欢我的音乐,为什么不与更多的人分享呢。

这位比金庸先生小13岁的先生,是金老的忠实武侠粉,如果借用金庸武侠江湖的一位角色来类比,或许只有大侠风清扬与老先生比较接近了。

这位先生,就是胡伟立。他的才情,足以担当“一代宗师”的名号,但老先生生性低调,他不喜欢别人“大师”、“大师”这样称呼自己,姑且用“先生”一词称呼他。

胡伟立1937年出生于香港,两岁随家人到内地生活,他23岁在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现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在内地的音乐圈子发展20多年后,老先生在1986年回到阔别45年的故乡,从供职TVB到成为港影配乐界首屈一指的大师,他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

或许因为配乐的特殊性,它的关注度不及专辑单曲或者影视剧的主题曲与插曲,毕竟不能直接唱出来的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如同一首歌的作曲与编曲,作曲固然重要,但没有编曲润色衬托,就只能是歌曲的清唱版,其体验感和共情性将大打折扣。

如果一部电影,只有情节、对白和主题曲插曲,没有背景乐烘托,其渲染性和带入感也将黯然失色。

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电影的配乐工作要比歌曲的作曲编曲工作要难上许多。

在胡伟立港影港剧配乐的十年间,他合作了众多知名导演,有王天林这样导演界的“泰山北斗”,有杜琪峰、韦家辉这样对任何细节都一丝不苟的严谨派,也有徐克、周星驰这种“鸡蛋里挑骨头”的“刁钻派”,而胡伟立却能做到让几乎所有导演都交口称赞。

1997年,当胡伟立选择移民加拿大时,黄霑、徐克等圈内好友都极尽挽留。

2011年,当徐克为自己的电影《龙门飞甲》寻找背景音乐时,徐老怪在脑海过了一圈,竟然找不到一位合适的作曲人,当时的顾嘉辉已经退休,黄霑已经仙逝,无奈之际,他只能“厚着脸皮”去请退圈14年的胡伟立,最后影迷们还是领略到了大漠的苍凉和江湖的步步惊心。

2015年,徐克拍摄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其配乐工作也是由时年78岁的胡伟立老先生完成的。

如果这个世界上还能有人请得动胡伟立这位天纵奇才,也许只能是徐老怪了。

有些人离开了圈子,但圈子依旧充满着对他的无限留恋。今天,从胡伟立先生的代表作中选取几部,来欣赏这位比久石让更值得国人崇拜的配乐大家的宗师风范。

86年,当TVB与香港国际唱片协会闹翻之后,该协会禁止向TVB提供版权配乐,这使得TVB的影视剧配乐捉襟见肘,于是一个真爱音乐的胡伟立花费巨资个人购买了一套当时国际领先的音乐设备,为TVB创作了大量配乐,其配乐才能凭借TVB剧《屈原》一战成名。

1990年,杜琪峰筹拍电影《至尊无上之永霸天下》,请来胡伟立为整部电影配乐。胡伟立在完成配乐之余,心血来潮的他顺便为电影写了一首歌并交给小美填词。

在找人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剧组犯难了,当时刘德华与王杰分列双主,而王杰在歌坛的地位如日方中,刘德华虽然也出了近10张专辑但唱功备受质疑。

杜SIR也倾向王杰来演唱的,但胡伟立坚持让刘德华来演绎,因为刘德华虽然音域偏窄,但声音充满辨识度且富有磁性,适合歌曲的风格。

已经为王杰安排了两首歌的杜琪峰也乐意做个顺水人情,就将歌曲的演唱权交给了刘德华,这首歌就是港乐里大名鼎鼎的《一起走过的日子》。

得到胡伟立肯定的刘德华很是开心,但对歌曲的配乐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您难得写一首流行歌曲,却在歌曲中放入了二胡这种不够高级的乐器,是不是有点拉低了歌曲的质感呢,能不能把二胡拿掉呢。

胡伟立听后呵呵一笑:二胡才是整首歌最出彩的部分,你要就要,不要我另请高明。

果然,《一起走过的日子》一出就受到广泛欢迎,特别是结合电影剧情,当歌曲中二胡部分出来,随着“妹钉”的沉入海底和“鸡翼”的双目失明,影迷们潸然泪下。

时至今日,评选刘德华的港乐代表作,《一起走过的日子》都是榜首最有力的候选。

然而,《一起走过的日子》后,老先生只是在第二年为李克勤、关淑怡谱曲《依然相爱》,此后任凭唱片公司开出多高的价钱请胡伟立来写歌,老先生都不为所动:惊鸿一现就够了,我还是更热爱电影配乐工作。

1992年在港影中被称为“周星驰年”,这一年星爷拍了7部电影,7部电影全部都进入了当年香港本土电影票房的前十名,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恐将后无来者者的记录。

在周星驰的这七部电影中包括了4部古装电影,其中电影《鹿鼎记》上下两部中,胡伟立完成了电影的大部分配乐工作,其中的名段诸如《丽春院》、《慈宁宫森严》、《大清盛世》、《紫禁城》等,都是胡伟立的匠心创作,在胡老先生的配乐中,各种中华传统丝竹乐与京剧元素结合在一起,仿佛让人梦回大清,胡伟立国乐功底之深厚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而胡老为黄霑创作的《鹿鼎记》主题曲《开心做出戏》配合霑叔豪迈粗犷的嗓音,有着不逊于霑叔名作《沧海一声笑》的潇洒快意。

如果说1992年是港影“周星驰年”的话,那1993年就应该是港影配乐的“胡伟立年”,这一年胡老先生才思泉涌、佳作频出,徐克电影《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的配乐(特别是主题配乐《雪千寻》),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配乐及片尾曲《求神》,杜琪峰电影《东方三侠》,尔冬升导演电影《新不了情》,袁和平电影《太极张三丰》的配乐及名段《偷功》,1993年完成拍摄1994年初上映的成龙电影《醉拳2》的配乐,这些电影配乐中让你难以忘怀的选段中,总有一段或者几段是胡老先生的杰作。

比如说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的配乐可以说是段段精彩,其中唐伯虎在华府唱诉身世的那段敲击乐,直接让华府上上下下的在场主仆跟着鼓点手舞足蹈。

据说这一段音乐是周星驰在快板的配合下一阵敲击后才找来胡伟立配乐的,这与许多喜爱蹦迪的朋友在音乐的节奏下扭动腰肢的情形完全不同。


因为先完成了敲打,胡伟立只能跟着周星驰的敲击节奏来编曲配乐,好在胡老在电影配乐上的造诣真的是炉火纯青,出现在影迷视线中的这一段足够让人相信唐伯虎是即兴发挥的。

除了在港乐配乐上为歌迷奉献经典外,在回归老本行——港剧配乐后,胡老的作品照样拿得出手,抛开《大时代》、《火玫瑰》等现代剧,他为1994年张智霖版《射雕英雄传》黄药师内功《碧海潮生曲》和1995年吕颂贤版《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任盈盈琴箫合奏版《笑傲江湖》编写的曲子,有理由让人相信金老笔下的两首曲子本应如此。

胡伟立的港娱十年,所获荣誉不多,除了《一起走过的日子》入围十大劲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外,也就为徐克1994年电影《梁祝》所做配乐获得了第二年港影金像奖最佳配乐。

但荣誉不是衡量胡伟立先生成就高低的标准,他就像是黄药师口中视名利为无物的周伯通,只要做音乐做得开心,管它什么奖项。

1996年,胡伟立为好友徐克监制的电影《新上海滩》做了他在港娱十年的最后一次配乐工作,此后远走加拿大,再也不眷恋港娱的一切,他走那年,港影、港剧、港乐都是绽放得最灿烂之时。

创作天马行空、做人有些难以接近的徐克,人送外号“徐老怪”,能入徐老怪法眼的人不多,谈到胡伟立,他这样说:胡老师常是我的“救急菩萨”,一遇到急难,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胡老师。人生能得此佳友,实是幸运之至。

徐克的这种“幸运”还在赓续,当他融入内地电影市场时,当他需要用口碑来拯救因拍摄电影《七剑》、《女人不坏》遭受的质疑时,他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龙门飞甲》、《智取威虎山》等高质量、硬口碑电影换回了投资方与市场的信任。特别是电影《智取威虎山》,让徐老怪获得金鸡奖最佳导演和华表奖优秀导演,完成华语影坛最佳导演大满贯。

帮助徐克完成“伟业”的,分别是74岁的胡伟立和78岁的胡伟立,以徐克拍电影之精益求精,做配乐能想到胡伟立是对胡老能力的高度肯定,也是华语乐坛的悲哀,那么多音乐人,竟然找不到一位可以接班胡老的可用人才。

如果您怀念巅峰港影、港剧和港乐,请在记住这些电影、电视剧和歌曲的同时,记住胡伟立这个名字,因为他值得!

谨以此文表达笔者对胡老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愿老爷子晚年生活幸福。愿我十二分努力,换取您的一个关注和点赞,感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