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一个国人都知道结局的故事,要怎么拍得感人?

国庆期间,有这样一部神奇的网络电影,他特别冷门,冷门到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豆瓣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开分的地步。


同时,他的故事还特别特殊,大家只要看一眼电影的标题,就知道整个电影内容,因为主角的故事早就被剧透了个一干二净,只要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国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主角的。


按理说既然看标题都知道剧情了,这电影就没看头了吧?


但这部电影偏偏做到了即使所有人都被剧透过,一样会觉得精彩。


这部网络电影,叫做《特级英雄黄继光》


在所有观众肯定都被剧透了的大前提下,主创们依然把这个看起来不可能拍出新意的电影拍得非常精彩,甚至,它的观感还超过了去年两部大卖的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长津湖》、《水门桥》。


大家好我是南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部极为冷门的网络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



1

整个电影的叙事节奏非常像几十年前的老电影,干净利落,节奏紧凑,不拖泥带水,场面写实。

故事一开场,是一小段交待背景的剧情。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52年10月13日,上甘岭战役爆发的前夕,主角黄继光顶着美军飞机的轰炸一路狂奔着送信,他好几次差点被炸死,但都有惊无险地躲掉了,成功把情报送到。

15军45师135团2营的参谋长一看到黄继光灰头土脸的样子就知道了,黄继光肯定是为了省时间没有绕路,直接从美军的封锁区过来的。

参谋长知道,黄继光是立功心切,这段时间都快憋坏了,好不容易美军要有动作了,他很兴奋。

果然,黄继光的心思被参谋长读透了。画面一转,黄继光和战友在讨论给家人的信里问啥的事。战友问他,你娘问你仗是不是要打完了,你啥时候回家?

听到这一句熟悉的关心,黄继光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母亲,但想完之后,他还是把心一横,交待在回信里说仗还有一段时间,他得立了功再回去。


如黄继光所想,这一次的战斗至关重要。


美军很快发动了进攻,上甘岭是朝鲜的一个小村庄,背后是五圣山,前面有两个小高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我们所说的上甘岭战役,就是围绕着两个高地打的。


这个时候,前五次战役已经打完了,美国人和我们谈判,但谈判桌上的美国人总是不服气,觉得自己飞机坦克有优势,硬要占我们便宜让我们后撤,地图开疆。


我们当然不接受,美国人就要接着打,想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谈判中占便宜,而我们就想阻止美国人,告诉他们你们的所谓优势就是个屁。


所以这段时间大家经常会围绕一个高地反反复复地打,谁能在战斗中拿到优势,谁就能在谈判桌上让对面闭嘴,占据主动。


美军率先进攻,他们调动了6万多人,几百门大炮,无限制地使用弹药,震天的炮火让整个坑道都地动山摇,坑道里面的战士们捂着耳朵忍着不断落下的泥土。


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一个战士捂着胸口倒在地上,口吐鲜血,显然是内脏被震伤了。



在这种密度的炮火下,电话线断了。


团部和高地上的连失去了联系,这种关键时刻,断联是要命的事,就是靠人工也要把情报送上去。但是,团里之前的通信员和接线员都派出去了,现在还没有回来的。


紧要关头,黄继光主动请缨送信,和战友带着线出发了。


整个电影的主线就是这场至关重要的战斗里黄继光做了什么。


但在隆隆的炮火声中,电影穿插起了回忆,这是电影的一条支线,用插叙的方式介绍黄继光参军之前的故事,丰富人物形象。


回忆中,时间被拉回到了一年半之前的四川省,黄继光满怀期望来报名参军,结果体检这关就没合格,因为他年轻太轻,个头太小。


黄继光一听就不乐意了,缠着招兵的人软磨硬泡。


大伙儿劝他别闹了,这事有统一标准的,没达标就是不能入伍呀。


但黄继光愣是当场硬编了一堆个儿高的“坏处”。


“个儿高走路抗风,吃饭废粮食,穿衣还废布,上战场还容易被瞄准,我是不知道个子高了有啥好的。”



他这一番胡搅蛮缠把大伙儿都逗笑了,15军营部的教导员又换了个方式劝他,说“当兵很苦的,挨饿受冻的,你敢说自己不怕苦不怕疼吗?”


听了这话,黄继光沉默了几秒,说。


“我打小就挨饿受冻……如果美国鬼子来了,我们世世代代都要挨饿受冻,我怕的是这个。”


电影里没有拍黄继光小时候的故事,其实黄继光受过的苦,完全不是“挨饿受冻”四个字能概括得了的。


黄继光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小山村里,原名黄际广,小名火元子


黄继光的父亲黄德仲本来有几亩地,每天累死累活勉勉强强能养活一家子。但大儿子黄际庆生病以后,黄德仲为了给儿子治病,不得已跟地主借油和面粉想靠卖炸油糕给儿子买药。


地主李积成看上了他家里的地,故意给他放高利贷,借一担油年底要他还四担,一担面粉要还两担,但儿子的病危在旦夕,明知道有坑,黄德仲也只能往里跳。


结果,黄际庆的病最终也没治好,早早夭折,黄德仲还因此还不上高利贷,被地主把家里的几亩地给拿走了,忧愤成疾,没多久也病逝了。


为了养家,黄继光小小年纪就去地主家当了打工人,累死累活不说,还受尽了侮辱。


有一次地主家牛圈的牛粪没打扫干净,地主就把黄继光拖回来,一把把他脑袋按在牛粪上。


还有一次,地主家的狗追着黄继光的弟弟咬,黄继光被迫把狗打死了。可地主怒了,敢杀我的狗?!


李积成找了一帮打手上门,把死狗绑在黄继光的背上,拉着他游街了一天,还要黄继光给他的狗披麻戴孝,守灵三天。大伙儿苦苦哀求,地主才改成让黄继光给他家免费打工,狗几岁就打工几年。


一直到解放后,黄继光的卖身契才被撕掉,翻身做主。


那时候黄继光已经19岁了,因为长期营养不良才又瘦又矮,没上过学,一个字也不认识。


解放军来了之后,给黄继光家里分了地,让黄继光开始上学,黄继光一边当民兵打土匪一边认字,不仅日子越过越好,还立了一些功。


对于黄继光来说,解放军就是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队伍,所以他做梦都想参军。


当地和黄继光有类似经历的人有很多,抗美援朝开始以后,中江县很多青年抢着报名参军。


黄继光一开始也的确因为体检不合格被拒绝了,但因为他在之前的剿匪战斗中立过功被破格录取,他的朋友吴三羊甚至以跳河相威胁,才终于进了部队。


也就是在这次报名的时候,文书把黄继光的名字“际广”听成了“继光”,后来黄继光觉得这个错的名字也挺好的,就一直用了下来。


电影里虽然没有交待黄继光早年的经历,但给了一场很精彩的黄继光家里的戏。


短短十几秒钟的镜头,黄继光母亲的眼神就连着变换了好几次,一开始是错愕,低着头想起了以前,她已经失去了一个丈夫和一个儿子,黄继光又要去当兵,母亲第一反应当然是不舍。


但紧接着,母亲又抬头看着这个已经19岁了的儿子,觉得这个时候儿子已经长大了,他有自己的理想,他现在需要的是自己的鼓励,于是嘴角硬挤出了一丝笑容,露出了一个期盼的目光,连着说了两句“参军光荣”。


这第一句是说给黄继光和他弟弟听的,第二句更像是说给她自己听的,劝自己不要担心,儿子去参军不会有事的。说到第二句的时候,母亲的眼睛里忍不住带上了泪花。


说完之后,母亲站起身,硬生生把自己的哭声给咽了下去,这时候她的眼神,又变成了坚毅。


了解了黄继光早年的身世之后,再来看电影里黄继光母亲这段表演,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到部队以后,黄继光才发现教导员没有骗他,当兵不是说你有一腔热血就可以做好的,打仗是个技术活。


障碍跑训练,黄继光才爬到一半就没了力气,被教导员一顿训,他的老乡却飞速地往前爬。



练爬杆架电话线,示范的标兵手脚并用,在杆子上如履平地。


等黄继光出来时,他咬牙抱着柱子,一顿操作猛如虎,低头一看原地杵。



通信理论课,对这些刚刚才学会认字的新兵而言,更是天书一般,课才上到一半,全班就昏昏欲睡。



诡雷排除,好友肖登良带着黄继光出来,结果黄继光看到战友的“遗体”就忍不住去翻动。


可在当时,美军最常用的诡雷战术就是把手榴弹藏在尸体下,附近还布上绊发雷,专炸收敛遗体的人。


毫不意外,黄继光和肖登良一前一后,都中了战友的计。



整个训练过程里最离谱的,还是传口令。


教导员在队伍最前面,传了一句“前方发现敌军一营,准备进攻”,让全队依次把口令传下去,队伍最后的人来给自己复述,看看命令有没有传错。


志愿军部队里大家也是说方言的,前面几个人往下传时,还说得好好的,可等黄继光上来复述时,他报的口令就成了:“前方发现敌军一人,准备庆功”。


结合前面黄继光当通信员的剧情,电影在这里也算是回答了观众心中的疑问:黄继光这个通信员的位置,对打仗有多么重要,只有技术过硬的战士才有资格当。



经过几个月的刻苦训练,黄继光从军事技能到文化水平蹭蹭上涨,在后来的连队比赛上,黄继光投弹拿了第二名,射击第一名。


这一段电影描述的部队生活非常温馨,感觉大家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这段很难得,因为以往的很多剧里,要么把共产党军队塑造成一群土老帽,以没文化为荣,学习,学个屁.jpg;要么把军队的训练改成嘻嘻哈哈的过家家,主角打打闹闹的就过了,一点都不专业。


但其实,从红军时期开始,教育就是我们群众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甭管你最后参不参军,我们都要让你识字,建立根据地的时候甚至出现过有人不想学习,被我们硬拉着去学习的。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不可能一直打胜仗的。



类似黄继光这样的战士,在旧社会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所以志愿军一给他们学习的机会,他们就学得非常刻苦。


有战士拿到津贴以后不给自己买吃的喝的,专门托人从国内买纸买笔。


后来后勤上来了,战士们就在坑道里建了图书馆,连队里的每个人都可以借阅。


其实,志愿军战士们心里也知道,战争是很残酷的,可能过几天他们就会在战斗中牺牲了,很多时候多认几个字,多看一点书,未必有什么用。


但这是一种态度,哪怕明天我就要牺牲了,今天我也要积极向上!



2


黄继光的表现让参谋长看中了,把他调来当了通信员。


这一段回忆自己参军经过之后,电影又回到了主线叙事。


黄继光和战友在去高地的路上碰到了教导员教导员被调去当侦察营教导员了,今天美军发动进攻以后,师部和高地上的部队就失去了联系,他也是被派来联系部队的。


他们找了一路,只找到了侦察兵赵克春一个活人。



这里有一个镜头,是黄继光看到了脚底下的土里有一个苹果。


当时,因为美军的火力太强,上下的道路都被封锁得死死的,补给送不上去,战士们一度处于断粮状态,能送上去一个苹果,就能立二等功。


大家小时候肯定都学过一篇叫《一个苹果》的课文,说的是一个连在坑道里断水快一个星期了,这时候五连的一个运输员浑身是伤地进了坑道,带来了弹药补给,半路上他还捡到了一个苹果,连长就赶紧把这个宝贵的苹果给战士们吃。


大家都好几天没喝水了,可看到这个苹果,谁也舍不得吃,都想让给自己的战友吃,可是大家都这么想的,这个苹果你让我我让你,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了最开始那个战士手里,还是连长下命令,大家才一人咬了一口。


在以前老版的电影《上甘岭》中,也改编了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黄继光所在的15军135团7连长张计发的亲身经历,后来写在了报告里。



一路有惊无险来到前线阵地后,命令是送到了,可这里的志愿军也伤亡惨重,黄继光只能和教导员还有路上遇到的侦察兵赵克春一起,和来进攻的美军第七师两个连作战。


趁着黄继光他们弹药不足,美军冲进了志愿军挖的壕沟,黄继光和战友跟美军一番肉搏,勉强打退了美军的进攻。


眼看美军撤下去了,赵克春赶紧从工事里跑出来从美军尸体上收集弹药,结果不幸被炮弹炸死。


教导员的反应已经非常快了,但还是在美军后续的炮击中被两发直接打进战壕的炮弹炸中。


教导员牺牲前,黄继光想给他再点一根烟抽,可是他的火柴沾满了教导员的血,怎么也打不着。


黄继光悲痛不已,接下了教导员交给他的信。



在这段剧情里,教导员和其他战友在信里都不约而同地告诉家人,自己在这里一切都好,吃得饱穿得暖,很快仗就打完了,可以回去见你们了。


可观众眼里看到的,是战斗极其惨烈,伤员浑身是血,断手断脚都习以为常,那一个个在信里给家人报平安的战士,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他们的家人了。


可能有人不太理解,战士们为什么不跟家人诉苦?


因为志愿军战士们不想让家里人替自己担心。


以往总有人污蔑志愿军,说保家卫国只是一句口号,他们被欺骗了,在国家领土之外给别的国家打了一场没有意义的战争。


但其实,志愿军很清楚自己在为谁打仗。


历史上,前线的志愿军经常收到后方的慰问信,那时候他们最希望从信里看到的内容,就是自己的弟弟妹妹,父亲母亲过得越来越好,分了土地,有了工作,接受政府的义务教育。


因为一看到这些内容,战士们就会觉得,自己在这里吃多少苦流多少血都是值得的。


后来,全国的孩子们开始给志愿军寄慰问信,寄礼物。


那时候志愿军战士们最希望收到的礼物,就是孩子们的照片和红领巾,因为战士们只要看到这些孩子们在自己的保护下过得很好,很开心,哪怕那些孩子不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他们也会觉得无比欣慰。


有的班收到孩子的照片以后,甚至会当成宝贝,反反复复地看,到死都要带在身上。


在他们眼里,孩子们的照片上写满了两个字——希望。



3


回到电影,黄继光给高地上的部队建立联系之后,我们的增援部队很快上来把美军打退了。


但这种优势仅仅持续了一天。


美国集中力量卷土重来,在美军的疯狂进攻下,到18号,597.9和537.7高地北山所有表面阵地都失守了。


这时候,我们也得迅速反击,一旦让美军占据高地久了,把什么东西都修好了,再拿下来就难了。


所以在19日晚上,部队就趁着夜色展开了夺回上甘岭的全面反攻。这次,我们也拉来了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和44门重炮,够美军喝一壶了。



黄继光所在的六连的任务,是夺回6、5、4、0号阵地。


四个阵地个个都是硬骨头,其中以0号阵地位置最险要。


从外面进攻0号阵地,只有一条小路,每走几步就是一个大斜坡。敌人沿着斜坡从下到上设置了好几个火力点,顶峰架着重武器。


只要占领了0号阵地,6、5、4三个阵地哪个被攻击,都能从这里快速反攻。



电影里这段进攻很精彩,既没有把志愿军的冲锋拍成无脑乱冲的人海战术,也没有把美军拍成一触即溃的菜鸡。


当时这支刚打完二战的美军,战术素养也是很不错的。


美军阵地一被轰炸,马上就反应过来,赶紧一排照明弹打上天。


紧接着,美军立刻用机枪打散志愿军的冲锋队形。



志愿军准备了后手,组织了爆破手从阵地侧面偷偷摸过去。


但美军提前挖了暗堡,碉堡里的机枪手等着侧面的志愿军靠近了,再突然开火,打了志愿军一个措手不及。



美军步兵的枪法也很准,不会连续开火,而是用长短点射对着你招呼。


志愿军也有轻重机枪对着山头猛射,好几发子弹打在斜坡上还跳了起来,可还是碰不到敌人。


这个场景,是现实里志愿军抢山头时遇到各种困难的真实写照。


正面冲不上去,侧面爆破的队伍也被暂时压制住了,战斗一时间陷入僵局。


最终双方一番恶斗,指导员用火箭筒炸掉了碉堡,拿下了4号阵地,但也伤亡惨重,只剩下了16人,战斗员只有9人。



电影里只描述了黄继光所在的6连的行动,但当天的反击战,我们整个部队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当天晚上的两个高地,537.7高地地形简单点,容易打,我们的反击部队只用了20分钟就夺回了全部阵地。


但是597.9高地地形很复杂,也是这场反击的重头戏,打得极为艰难、惨烈。


首先是134团的8连在进攻3号主峰的时候被一个地堡挡住了,8连两次组织爆破都失败了,负责火力掩护的机枪手赖发均身受重伤,他带着手雷一路匍匐,一路上多次中枪,硬是爬到了地堡两米左右的地方,用尽最后的力气一跃而起,连人带手雷扑到了地堡上,和地堡同归于尽。


拿下3号阵地以后,进攻9号阵地时又被美军的主地堡拦住了,这个地堡是用一块巨大的石头掏空造的,角度还特别刁钻,我们集中了十多门炮也没给他轰碎。


战斗中,战士龙世昌带着爆破筒冲上去,在靠近的路上就被炸断了左腿,龙世昌拖着一条腿爬到了地堡前面,把爆破筒塞进去,可里面的美军反应也很快,马上把爆破筒往外推,龙世昌又顶回来,双方僵持不下,龙世昌干脆直接用胸口把爆破筒顶在地堡口,最终和地堡一起在爆炸中消失了。


加上6连这边的消耗,我们的损失已经是非常惨重了,可最重要的0号阵地还在敌人手里。


这时候,夜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一旦拖到白天,手握0号阵地的美军就会有视野优势,我们这一晚上打下来的阵地会全部暴露在美军的火力下,之前那么多战士的牺牲就全白费了。


美军也很清楚这一点,他们用四个地堡组成子母堡,用3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死死控制着制高点打。


谁都知道,这时候的0号阵地就是今晚的胜负手!


但其他部队也在打,实在没有多余的人来帮6连了,历史上的师长崔建功比电影里演的还要着急,他在电话里焦急地说:


“如果你们攻不下,天一亮敌人就会以此为依托反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0号阵地!”



6连仅剩的16个人里,只有9个是战斗员。


六连将他们编成了三个爆破小组,让他们想办法贴上去。


但前面我们也交代过,0号阵地的地形很险要,3个爆破小组拼尽全力,还是失败了,9个人全部牺牲。


整个连队,只剩下最后7个人了,但还是看不到突破美军0号阵地的希望。


万连长一听,急得往自己身上绑手榴弹,准备自己上,还是黄继光拦住了他。


“六连都打没了,我算什么连长!”


“连长,让我去吧。”



在0号阵地面前,黄继光和吴三羊、肖登良一起组成了新的六班。


这一段黄继光三人组最后的攻坚过程和战史记载几乎没差别,过程非常精彩、写实。


三个人冲上第一个坡道时,敌人故技重施,用照明弹照亮三个人的位置,对着他们一顿猛扫,不让他们有机会上坡。


黄继光趁着照明弹熄灭,把手电筒绑在一具尸体上一扔,骗开了敌人的火力,抓住这一刹那的机会,向敌人靠近了十多米。



因为志愿军冲得太狠,美军的机枪都打得卡住了,就在他们换子弹的一两秒里,黄继光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抄起一支步枪抬手干掉了机枪手,夺下了这个火力点。



终于,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黄继光三个人冲上了美军的战壕,配合着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连续打死了好几个没反应过来的敌人,还收集了一波弹药。


这时候美军还有三个火力点,黄继光指挥吴三羊在正面用冲锋枪射击,掩护,他和肖登良先打最左边的,等左边被炸的时候中间的碉堡肯定有反应,吴三羊立刻冲出来打中间的,换肖登良和黄继光掩护他。


果然,吴三羊这边一开枪吸引了火力,黄继光和肖登良顺利摸到了左边碉堡的脚下,一颗手雷炸翻了左边的碉堡,中间碉堡的美军看到了,吓得放弃了碉堡钻出来,正好被黄继光逮了一个正着。


可就在肖登良和吴三羊刚探出战壕时,敌人最后碉堡的枪响了,吴三羊胸口中弹,壮烈牺牲,肖登良身负重伤,也完全说不出话了。


这时候只剩下黄继光一个人了,他从两个战友身上收集了爆破筒,向着最后的碉堡贴了上去。


历史上,这里肖登良虽然重伤,但还是咬着牙用一只手端着机枪,枪托顶着下巴,开枪给黄继光作掩护。


在向敌人阵地爬过去的这一路,参军以来的心路历程,在黄继光的脑海里不断闪回。



就在黄继光冲向0号阵地最后一个火力点时,里面的美军果断开枪,黄继光腿部中弹,走不动了。


但没过多久,浑身是血的黄继光又用手一点一点往前爬,这时候他身上已经是七处负伤,碉堡里的美军看到他还在动,换了个位置继续扫射,又把黄继光左手打断了。


但黄继光还是没有死,他蹭到了碉堡两三米的位置,扔出了第一发手榴弹。


碉堡内的机枪马上就熄火了,后面的战友赶紧冲了上来,想抢救黄继光,但碉堡太大,那发手榴弹只是炸中了碉堡的一角,美军又开火打中了战友。


此时,黄继光是双腿、左手、胸口全部中弹,浑身数不清的弹孔,早就失血过多,连手都很难抬起来了。


这一刻,镜头从机枪的轰鸣声里猛然转向了黄继光的家乡四川中江。

他的母亲突然看向身后,是黄继光站在了面前。


整个场面没有战火的喧嚣声,只有家乡的宁静,让人分不清是黄继光在弥留之际魂归故里,还是母亲对她至亲骨肉的某种感应。


母亲没有问儿子立了什么功,甚至也没问他为什么回了家,只是问了一句话:我的儿啊,疼不疼啊?



这时,敌人的机枪又响了起来,可黄继光身上已经没有手榴弹了。


黎明的第一束阳光打在了他的脸上,最后的时刻来了!


倒在碉堡前的黄继光深吸一口气,突然站了起来,跌跌撞撞地冲向了碉堡。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他悄悄地从侧面爬去,等来到机枪口前,一个飞扑死死地把敌人的枪口压在了自己胸前,几发子弹穿胸而过,黄继光瞬间就倒下了。


在照明弹和曙光的照耀下,战友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黄继光的舍命一扑,所有人都冲了上来。


那个打死黄继光的美军机枪手还以为是炸药包堵住了枪眼,转身想跑,被志愿军一枪击毙。


直到冲上0号阵地时大家才发现,一直到死,黄继光的双手都死死地抓着碉堡周围的麻袋,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


战友把黄继光的遗体背到了卫生处,大家发现他整个前胸千疮百孔,伤口里都没有多少血流出来了,他几乎是用自己最后一滴血完成的冲锋!



但他的牺牲没有白费,上甘岭战役的胜负对于整个抗美援朝战争都非常重要,而他又在最重要的反攻战斗中,在最关键的时刻,成为了最后的胜负手。


也是因此,黄继光在牺牲后被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整个志愿军里拿到这个称号的,只有黄继光和杨根思两个人。


在电影的结尾,剧组放出了两行《抗美援朝战争战史》的记载,可想而知,在“成为普遍现象”这短短六个字背后,还有无数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


黄继光所在的十五军从朝鲜战场上回国后,就改编成了空军的空降兵部队,他所在的六连改名“黄继光连”,他的精神一直在这支部队里传承。


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也正是这支部队的15名战士在无地面引导、无对空指挥、也无气象资料的极端条件下,冒着生命危险从4999米高空惊天一跳,强降茂县。


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他们用7天6夜开辟了10个直升机机降场、报告重要情况20多次,指挥引导机降、空投物资20多架次,提供了灾区的第一手资料,恪守职责。



虽然黄继光只在牺牲前当了短短一个小时的班长,但六班的名字从此被改为“黄继光班”,寝室里永远有他的床位。


直到今天,这个连里都有一个特殊的流程,就是在每次全连集合点名的最后,连长都会点“黄继光”的名字,然后由全连战士一起喊“到”。


在大家心里,不管过去多久,他的灵魂还是会永远与大家同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