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奖视帝王雷:我带着爷爷的勋章,走进李延年的时代

2022年11月6日刊 | 总第3047期

我在塑造李延年这个人物的时候,表演抓手就是“能文能武”这个特征。军人的武戏多是上阵杀敌、冲锋陷阵,这是容易雷同的内容。但是,文戏上就会展现出他不一样的特质。

我有时候演到一半就情不自禁地落泪,必须咬着牙把泪水憋回去。这样一段戏演完,我通常要在现场缓一会,当时有一种胃痉挛似的感觉,很难受。

一部电影两个小时的篇幅都能够塑造人物,那么电视剧4集的长度也完全可以。所以,《西乡月明》这部剧我是按照电影的感觉来表演。

11月1日,第33届飞天奖在北京落下帷幕。演员王雷凭借在《功勋》中《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的精彩表演,夺得优秀男演员奖。

他走上领奖台,饱含深情地说道:“我能够饰演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李延年爷爷,是作为演员一生的荣耀。我感恩这伟大的时代,荣誉属于人民,谢谢大家。”

王雷坚信,演员塑造一个人物,就必须要做到形神兼备。《能文能武李延年》中,王雷既表现出李延年的发言能够让战士热血沸腾,布置战术能够直击敌人软肋的“文韬”;又表现出李延年敢于冲锋陷阵、战场拼刺的“武功”。

王雷的表演真挚且打动人心,用心但不用力过猛。他是军人的后代,爷爷曾参加过抗美援朝。这样的成长环境,让他与人物产生共情,从而在戏中塑造一个真实可信的李延年。

王雷是一名80后,从艺近20年。回想2016年,他凭借《平凡的世界》在金鹰奖上获得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6年之内,王雷获得两大奖项的肯定,表演成绩有目共睹。

他在表演事业上坚持影视和话剧两步走。影视领域,他近年推出了《爱情的边疆》《花开山乡》《运河边的人们》等众多力作。

同时,他作为北京人艺的实力派演员,近年主演的《天下第一楼》《古玩》等作品获得好评无数。“戏比天大”是北京人艺的精神纲领,王雷一直铭记于心。

近日,我们连线了演员王雷。从《功勋》聊起,这是他与老搭档毛卫宁导演的又一次合作。1个月的拍摄周期,王雷和主创团队如何胜利完成任务?他近年来塑造了军人、基层干部、警察等人物形象,他如何走进不同角色的精神世界?

以下,是演员王雷的讲述。

“能文能武”是我的表演抓手

我参加飞天奖的颁奖典礼之前,没有想太多。《能文能武李延年》是6集的单元剧,和其他提名者的作品相比,我很忐忑。

我真的没有想到会获奖,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毕竟于和伟老师出演了《觉醒年代》《巡回检察组》《理想之城》,张嘉益老师出演了《装台》,丁勇岱老师出演了《跨过鸭绿江》,还有黄轩出演了《山海情》。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演员,我能够获奖,只能说明我是幸运的。

我上台之后,特别说到了感谢郑晓龙导演的信任。他导演的电视剧《春草》,是我第一部出任男主角的戏。我还感谢了毛卫宁导演的帮助,我们合作了很多次,他是我影视生涯的引路人。

2020年下半年,我接到出演《能文能武李延年》的邀约。这部剧在延吉拍摄,我进组时天气变冷了,与剧中的季节背景相吻合。


我是在军人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听爷爷奶奶讲述战争故事。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他们都参与过。我带着爷爷获得的志愿军勋章进组,希望这枚勋章拉近我和那个时代的距离。

我在塑造李延年这个人物的时候,表演抓手就是“能文能武”这个特征。军人的武戏多是上阵杀敌、冲锋陷阵,这是容易雷同的内容。但是,文戏上就会展现出他不一样的特质。

剧中,李延年在第一集有一场大段陈词戏。这场戏突出了李延年“能文”的一面,是全剧提纲挈领的一场戏。


他是一名指导员,对这场战争有深刻的理解。他通过讲述逃兵小安东(孙锡堃 饰)和未婚妻二妞的成长经历,告诉战士们保家卫国的重要意义。他声情并茂动员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也让小安东获得思想认识的升华。

李延年不仅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好,他在战斗中的部署,以及因地制宜找到制敌之策,也是他“能文”一面的表现。

我在表演的时候,会想办法让一场文戏更生动。比如李延年给战士们讲解如何快速通过敌人的炮击区,这里涉及到距离和时间差问题。我当时从地上捡起一根玉米杆,用手指来比划大概的距离和行动要领。这不仅让观众一眼看懂李延年的战术要求,也符合剧中战士们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

《能文能武李延年》虽然只有6集,但是战争戏复杂吃重,并且只有一个月的拍摄周期。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一上来就是重头戏,每场戏都像是在“打硬仗”。

因此,每天完成拍摄之后,我和同场戏的演员会在住处提前排练第二天的戏份。我们有些重头戏都不止排练一次,才能做到第二天表演心里有底。

剧中,李延年面对每位牺牲战士的情感表达,是我在表演上遇到的一大挑战。李延年是指导员,既要流露出悲痛,又要保持坚强。战斗仍在继续,他必须头脑清晰地去布置任务。那时候的李延年,是一个痛苦和清醒的矛盾体。

我有时候演到一半就情不自禁地落泪,必须咬着牙把泪水憋回去。这样一段戏演完,我通常要在现场缓一会,当时有一种胃痉挛似的感觉,很难受。

《能文能武李延年》播出之后,很多军事迷纷纷点赞,甚至连军方的媒体也找我做采访。这一切都说明,这部剧在战争戏的制作上是过硬的。

剧中涉及到了夜袭战、山地战等战斗,每一场战斗的细节都经得起推敲。无论是演员的动作,还是军事装备的配置,都严格按照抗美援朝时期的规格。

剧中的每一场战斗不仅有前因后果的详细叙述,甚至每一位战士的牺牲都要有意义。比如战士罗厚财(鲁诺 饰)利用敌军坦克进行战斗,他的牺牲就让人印象深刻。剧情和人物把情绪铺垫到位了,观众就很容易产生代入感,整场战争戏就会在荧屏上“活”起来。

毛卫宁导演拍戏有妙招

我和毛导合作超过10年了,他了解我的表演特点。我在看《能文能武李延年》的时候,有些戏的感觉和我表演时不一样。导演通过镜头拍摄,以及音乐烘托氛围,让我的表演升华。可以说,导演拍的戏总是比我演的戏好。

每一次合作,我总是想着表演怎样推陈出新。他也想着怎么把我拍得更好,这样的合作就是互相给予的状态。

王雷和导演毛卫宁(右)

毛导拍过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他是一位深谙文学之道的导演,镜头有文学感。他拿到一个剧本之后,会在脑海中把人物变成文学形象。这个创作过程很重要,人物有了文学形象之后得到升华,才会显得深刻与饱满。

《能文能武李延年》开机之前,我就问毛导有关角色塑造的想法。他希望我演出李延年这个人物的时代感。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要求,时代感是一种感觉,怎么具象化呈现呢?

我和毛导研究的结果就是用方言表演。剧中的李延年说着方言,首先会显得他很朴实,其次是当时的军人大多说方言。

我为了练好李延年的方言,找了很多他的采访视频来看,一点点地去模仿学习。他的口音是河北+吉林的味道,我经过反复练习才熟练掌握。


我学习口音的同时,也会注意他老年的状态,然后去联想他年轻时候的样子。整个学习的过程,我就是在脑海中对李延年爷爷进行一个返老还童的塑造。

毛导为了让演员能够吃透角色,有很多妙招。开机之前,他就和我说第一场戏就拍李延年面对逃兵的大段陈词,而且还要一个长镜头拍完,让我做好准备。他还强调,这场戏是全剧的灵魂,演好了才能保证后面的戏拍摄顺利。

我在家里就开始反复排练这场戏,前后演了几百遍。我当时已经到了完全沉浸的状态,就算身边着火了,我也要把戏先演完。

开机第一天,演职人员把这场戏的拍摄环境布置好之后,导演要求我先走一遍戏。我就用了十几分钟把这场戏完整地演了一遍,当时9台摄影机跟着我拍,我演的时候全情投入,一镜到底。

毛导看我走完这一遍戏之后,就说今天不拍了,群演人数不够。我的表演情绪已经完全调动起来,还坚持了一下,希望他当天拍完,但他表示拍不了。

隔了半个月之后,这场戏才正式拍摄。这期间,我一直不敢把这段戏放下,一有空我就练习一遍。


等到这场戏拍完之后,毛导才和我说出真实的原因。他第一天看我的表演,觉得我缺少硝烟气息。我在战壕里摸爬滚打了半个月之后,再来拍这场戏,表演感觉就对了。

《能文能武李延年》的成功,离不开编剧刘戈健老师创作的优秀剧本。我最初拿到剧本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看完,剧本写得真实且有画面感,读起来就让我感动。

我读完了一遍剧本之后,李延年的形象已经在我脑海中形成了。这部剧本就好像一本小说一样,已经把人物形象在书中塑造完成了。


剧本不仅文戏出色,武戏的设计也很用心,我从来没看过设计得如此清晰的战争戏剧本。李延年每一步的战斗要领,在剧本中都有详细描述。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就按照剧本的要求来布置,文戏和武戏相互呼应,整个故事就有一气呵成之感。

如何表演无声胜有声?

今年我有两部新剧播出,一部是长剧《运河边的人们》,一部是《我们这十年》中的《西乡明月》单元。这两部剧都是当代背景,我在前一部剧中演一名基层干部路长河,后一部剧中演一名公安干警程光辉。

《运河边的人们》由马继红编剧、潘镜丞执导。马老师从浙江开始采风调研,围绕着大运河来书写这个故事。

左起:《运河边的人们》总制片人高军、主演王雷、编剧马继红、主演韩雪

这部剧开机之后,马老师全程驻组。全剧都快杀青了,她还在给我重新写独白。她说情节写到了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从此就是世界的运河。她要把这层重要意义写进剧本里,然后由我表达出来。

我在表演的时候,要抓住路长河朴实的特点,他是一位执着的基层干部,一心做实事。同时,我也要表现出他对大运河的深厚情感。由此,路长河的人物形象就变得鲜明了。

《西乡明月》由毛卫宁担任总导演,王逸伟执导,徐萌编剧。这是一部单元剧,只有4集。我拿到剧本之后,想到一部电影两个小时的篇幅都能够塑造人物,那么电视剧4集的长度也完全可以。所以,《西乡月明》这部剧我是按照电影的感觉来表演

《西乡明月》是一部讲述扫黑除恶的剧,这种正邪对立的故事,正派人物不好演。剧集的前半部分反派的气焰非常嚣张,正派人物需要隐忍和坚持。

我当时想到李延年和程光辉的人物共性。他们都是对党和人民高度忠诚的战士,我需要彰显出他们身上的正气。当我把握住了程光辉身上的正气,这个人物就在我心中立住了。

《西乡明月》第一集开场,程光辉看到有孩子落水,没有丝毫犹豫就赶紧跳下河去救人。

程光辉救人上岸之后,我特意设计了他的表情细节。周围的群众纷纷向他表示敬意和谢意,他像一个羞涩的孩子一样赶紧骑车走了。

为什么要这么表现?因为他是一名基层的警察,平时行事低调。他突然成为焦点人物,就会显得慌张,这是来自于我对生活的观察。

《西乡明月》结尾,程光辉上台发言的那一场戏,我和毛导研究了很久。我提议来一段独白,毛导说你演李延年的时候已经有过独白,此时要考虑换一种表演方式,无声胜有声是不是更好?我一听,马上就觉得这个设计不错。

但是,我如何表演无声胜有声呢?最后那场戏中,程光辉走上主席台看着发言稿,他想起这扫黑10年的艰辛之路,哽咽得说不出来话来,这就是无声。

有声是什么?是眼里的泪水。程光辉忍不住热泪盈眶,他转身背对台下同事,调整自己的情绪。片刻之后,他再转身,一个敬礼,人物的情绪都凝结在了画面当中,全剧结束。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处理。

我今年还有一部待播剧《山河锦绣》,这是一部聚焦乡村脱贫的故事。我在这部剧中又说起了方言,这次是说陕西话。我之前出演《平凡的世界》,当时说的是陕北话。这两种方言有很大不同,我在表演的时候要不断揣摩。这部剧集已经制作完成,很快就会和观众见面了。

【对话/李星文 撰文/崔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