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玄幻剧,还有没有重生的妙药?

“新仙剑播出之日就是我邪键仙崛起之时!”

经典IP总逃不过被翻拍的命运,2021年版《仙剑奇侠传》的路透曝光,热搜上网友有些群情激奋,对演员颜值和服化水平进行了全方位的吐槽,仿佛“毁经典”已经是板上钉钉。

距离电视剧《仙剑奇侠传》开播已经有十七年了,由此兴起的仙侠玄幻剧,依然没有摆脱“出道即巅峰”的困局。去年播出的仙侠剧不多,获得关注的更少,以负面居多。一部《千古玦尘》是背靠企鹅影视和柠萌影视两大公司的大制作,即使有《花千骨》的编剧和《琉璃》的导演上阵,观众依旧不买账。另一部《遇龙》是全方位拉胯的粗制滥造之作,男主角的劣质假发和“AI演技”成为广大网友与影视博主们津津乐道的吐槽素材。

于是舆论又掀起了一波“仙侠剧没落”的讨论。

一、什么是“仙侠剧没落”?

《千古玦尘》引发的群嘲,是当下仙侠剧创作问题的一次集中显现。

首要原因是角色外貌的不匹配。周冬雨是众所周知的清秀淡颜,在大荧幕上演起倔强小妞入木三分,但穿上宽袍大袖的古装总像是小孩偷穿了大人的戏服,与原著小说中“灼灼璞玉,静世芳华”都不足以形容的绝世风姿相去甚远。

事实上被质疑颜值几乎是仙侠剧的必由之路,口碑稍好的《琉璃》《宸汐缘》《香蜜沉沉烬如霜》都经历过主角外表的争议。不怪观众对于演员审视严苛,谁让仙侠剧中对于女主角容貌的描绘动辄倾城绝色,世无其二?

管中可窥豹,从人物设定到故事框架,近年来仙侠剧的同质化是全方位的。《千古玦尘》看似搭建了新的世界观,仙、魔、妖之外又构建了更高级的神界,但在新的世界观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仍然不够。归根结底,复杂神秘的设定只是烘托主角高贵身份的背景,万变不离其宗,内容核心还是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关系。

清冷师尊与活泼徒弟,是《花千骨》的人物关系;历劫重生、三世虐恋,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故事框架。传统的神话体系中,修炼历劫历的是九九八十一难,尝的是世间的生死疾苦,而仙侠剧中约定俗成的所谓“历劫”,则大多是转换身份谈一场恋爱,然后不得善终,在仙侠剧的价值观中,爱而不得就是世上最大的痛苦。

不仅如此,天劫、灭世等危机大多是主角爱情的催化剂,无论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封印擎苍的悲剧命运,还是《千古玦尘》里天地变色的混沌之劫,镜头只在主角们的悲切离别上大书特书,而奋勇拼杀的天兵天将只是复制粘贴的背景板,天下苍生成了面目模糊的概念,只在主角要抉择“救苍生还是要一人”的时候变成天平另一边的筹码。

如今的仙侠剧为什么会走进高度同质化的窠臼,与其创作基因密不可分,主要的原因亦可归结为三点。

首先是创作土壤的贫瘠。

仙侠玄幻题材剧集基本为IP改编剧,即使偶有原创剧本,也是借鉴过往IP改编作品中既有的世界观进行创作,故事内核差别并不大。而改编IP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以《仙剑奇侠传》为代表的角色扮演类游戏,二是以《花千骨》为代表的网络小说。二者的服务对象都是思维活跃、知识储备尚浅的年轻人。

游戏创作的侧重不在于文学价值,先按下不表,而网络小说相比传统出版物,几乎没有创作门槛,在网络小说野蛮生长的时期,作品的好坏判断完全依靠广大受众的追捧程度。仙侠玄幻类题材由于其架空的时代背景,既不需要落地现实,也不需要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积淀,只需天马行空的绮丽书写来承载年轻受众的想象性认同。

因此,故事中看似宏伟的世界观,大多是在从《山海经》等传统神话中摘取概念和元素,进行重新拼贴。但由于缺乏扎实的逻辑关系和丰富的细节铺陈,高概念的设定往往流于表象。最为典型的就是仙侠题材作品中时间的通货膨胀,剧中的时间流逝动辄数十万年,但主角们所处的世界并没有太大改变,人物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依旧如青春期的年轻人。而所谓轮回历劫,更像是“切号重来”,为的是在有限的叙述空间里尽可能地加入更多引人注目的元素。

其次是市场导向的模式。

仙侠剧中的高概念,往往需要庞大的置景和特效来构建和支撑,通过绮丽宏伟的视觉奇观来弥补内容设定上的空洞,这代表着相当高的制作成本。同时,知名IP的版权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仙侠剧在创作时,相比剧集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确保投入产出比。

大IP、大制作搭配流量演员的模式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剧集的市场关注度。主创往往根据市场趋势、观众反馈来反推创作,致力于追求经过市场验证的“爆款”公式。一旦某一类人物设定、服饰风格、情节设计甚至色调风格受到观众的喜爱,就会有相似的作品竞相模仿。

如今的创作环境,独立的创作团队难以承担大项目的制作体量,尤其大制作仙侠剧往往由平台定制,剧集创作主动权大多在平台手中。平台能够精准收集观众的观看习惯和偏好,掌握观众的兴趣点,在创作中加重相关内容的比例。那些被重复了无数遍的恋爱、复仇、甜宠、虐心套路,正是在大数据中筛选而出的。在仙侠剧的创作上,独特的艺术表达被搁置,更重要的是创作出符合市场的“最大公约数”。

再次是表达空间的收窄。

仙侠玄幻题材由于涉及仙妖神魔、道法轮回,在审查上更加严苛。有时“传统文化”和“封建迷信”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如若尺度把握不好,剧集播出受阻,巨额的投资也将付之东流。因此,创作者选择淡化对故事背景的解读和延展,转而通过人物关系来构建戏剧结构。而人性诡谲、利益博弈尚有负面引导之嫌,跌宕起伏的爱情关系无疑是风险低,同时最能吸引观众注意的主题。在层面上,套着仙侠外壳谈恋爱虽然饱受诟病,但的确是仙侠剧的安全牌。

另一方面,在大众传媒的时代,影视作品与观众的互动愈发紧密,但同时也让影视创作陷入了舆情的漩涡之中。网络上的舆论风向愈发保守和窄化,对于影视作品主人公的道德要求极尽苛刻。例如男主角对待爱情一定要专一、无私、毫无瑕疵。而在这种评判标准下,无论是在赵灵儿、林月如之间有所犹豫的李逍遥,还是在无私与欲望间挣扎,最终选择苍生的徐长卿,如今怕是都要被一句“渣男”盖棺定论。

有缺陷的人物才立体生动,有成长空间可挖,真实复杂的情感变化才打动人心,引起深层的共鸣。一味美强惨、伟光正的主角,对待感情都是数十万年矢志不渝,就连吃醋也只能吃自己的。舆情安全了,戏剧性也消失了,三生三世的虐恋情深,看起来也是索然无味。

如此看来,如今仙侠剧的同质化与没落,是在创作源流和当下的创作环境共同影响下的必然走向。仙侠剧想要重新焕发光彩,需得追根溯源,理清这一题材的真正内核,重构其价值。

二、当我们怀念《仙剑》时是在怀念什么?

严格来说,“仙侠玄幻”并非固定的剧集类型,而是对一种题材元素约定俗成的合称。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戴清在《“仙侠奇幻”影视文化热的审美思考》中认为,“‘仙侠奇幻’题材影视剧以表现神、仙、妖、魔的情感故事和正邪较量为主要内容,主人公大多具有超自然能力,在艺术风格上充满非写实的瑰奇浪漫色彩。”

纵观我们熟知的仙侠剧,其实并不以完全独立的类型存在,而是将仙侠元素与传统的古装剧进行类型上的结合。坊间谈到仙侠剧的流变时无不提到的内容转向和分野,本质上来说与市场中古装剧类型的兴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05年《仙剑奇侠传》播出时,武侠剧的兴盛时期还未过去。同年播出的武侠剧有《天下第一》《小鱼儿与花无缺》等等,武侠与仙侠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仙剑奇侠传》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也被视为武侠剧的革新和扩容。

除开奇幻的“仙”元素,《仙剑奇侠传》本质上还是一个传统的武侠故事。渔村店小二李逍遥原本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机缘巧合之下得蜀山酒剑仙传授御剑术等法术,一路过关斩将、打怪升级,结识一众好友并肩作战,最终成为一代剑侠,打败大反派拜月教主拯救黎民苍生。剧中李逍遥与赵灵儿、林月如的感情纠葛,也是如同《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周芷若、《武林外史》中的朱七七白飞飞的经典“红白玫瑰”模式。

剧中虽然有南诏国的存在,但仅仅作为女主角赵灵儿的身世背景出现,相对于整个世界观来说吃重不多,因此《仙剑奇侠传》是相对纯粹的江湖叙事,人物动线以个人的成长为主线,以乱世中行侠仗义、匡扶正义为主题,包含着对抗权威、心怀天下的济世情怀。而加入御剑法术、灵珠神器、仙妖道法等绮丽的奇幻元素,在创造视觉奇观的同时,给故事增添神秘浪漫的色彩,突出侠义精神的信仰感和理想主义,也让剧中的情感关系更加纯粹动人。

其后,武侠剧也逐渐衰落,翻拍的经典作品稍显疲态,张纪中版的《鹿鼎记》《倚天屠龙记》都陷入了口碑危机,自此以后武侠剧也走向衰落。而这一时期从《大明王朝1566》到《大秦帝国之裂变》,古装历史正剧回归大众视野,同时《母仪天下》《苍穹之昴》等不同时期的历史传奇剧也扎堆出现。这类剧集与上述武侠剧最大的区别是以王朝政权的更迭与巩固为主线的庙堂叙事。

回到仙侠剧领域,2009年仙剑系列的下一部作品,《仙剑奇侠传三》播出。主线故事大差不差,依旧是底层小混混男主打怪升级成为一代大侠拯救苍生,同时融入了轮回转世的元素,增强剧中角色的宿命感和羁绊感。

相比前作,这一部剧中将世界观拓宽,加入了天庭神界的存在,天庭中有君主——天帝、臣子——飞蓬、侍女——夕瑶等等,即将历史剧中的庙堂叙事融入到仙侠故事中。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对于天帝形象的塑造并不是一个伟光正的君主,而是一个保守、无奈、痛苦,在权力和责任之间挣扎的中年人形象。而男主角景天和他的前世飞蓬则是打破陈规的反叛者。这在本质上契合了传统庙堂叙事的历史剧所传达的主题,即对历史的叩问、对封建帝制的反思和抗争。

两部《仙剑》结局都走向牺牲个人、拯救苍生,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英雄情怀。在保留传统古装类型剧内核的基础上,将奇幻元素进行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出了题材优势,因而成为了公认的仙侠剧扛鼎之作,尤其是开山作品《仙剑奇侠传》至今仍是无出其右的经典。

到了2014年的《古剑奇谭》,虽然还是小人物成长逆袭的救世故事,但主角的成长从“小我到大我”,转向对于“自我”的找寻。另一方面,由于制作尤其是特效上不尽如人意,这部剧毁誉参半,但热度居高不下。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这部剧也是影视剧流量时代的标志。

随着武侠剧的持续走低,根植于传统武侠叙事体系的“仙剑”系列游戏改编剧也落入低谷,2016年的《仙剑云之凡》和2017《轩辕剑之汉之云》几乎查无此剧。或许正如《仙剑云之凡》豆瓣页面最高赞的短评所说:“仙剑还是那个仙剑,穷唐还是那个穷唐,五毛还是那个五毛。江湖已不是那个江湖,观众已不是那些观众。”

三、走向“大女主”时代后

从游戏改编时代走向小说改编的“大女主”时代,2015年的《花千骨》被视为仙侠剧的一个转折点。同年《武媚娘传奇》《芈月传》等剧的热播掀起了古装剧“大女主”的热潮。从男性视角转向女性视角,以言情小说为蓝本的仙侠剧无疑将故事主线转向了描写爱情。

虽然《花千骨》从类型上仍然是以江湖门派为框架,游侠故事为主的江湖叙事,但其中对于侠义精神的表达几乎被个人的爱恨情仇所取代,剧中主角“拯救苍生”的意义也从个人的崇高牺牲转变为对凄美爱情的衬托。主题表达转向以个人情感为中心,这种价值取向在之后的仙侠剧中也有所体现。

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则是将庙堂叙事整个置入仙侠体系中。剧里神族、青丘、翼族分庭抗礼,形成了割据之态。剧中主角的身份是神族太子,青丘女君,生来就是高贵身份。二人的关系则是身份地位相互对等的包办婚姻,围绕二人的婚约纠缠了几十集,前期让观众欲除之而后快的反派素锦身份是男主侍妾,等同于在仙侠剧中植入了宫斗戏份。

同样是宫斗戏,《甄嬛传》讲的是后宫中万艳同悲的阶级悲剧,而这部剧的天宫只是三生三世的虐恋情深的背景,因此故事内在逻辑变成了对于封建帝制下身份等级的维护。剧中女主角白浅历劫时化身的凡人素素在天宫受尽欺凌,绝望自尽,回归上神身份后轻松复仇、大杀四方,本质上是迎合观众对于复仇爽剧的期待。但二者在天宫中遭受的差别待遇,却展示了这个世界观中的难以打破的阶级之别。

仙侠剧并非不能书写庙堂叙事,严格来说,在传统神话体系之下的神话剧,如《宝莲灯》《天外飞仙》等都是庙堂叙事与鬼神元素相结合的作品,其中劈山救母、仙凡相恋的故事主线,所展现的主题是反抗强权、打破陈规。可以看出,无论是自上而下的反思审视,还是自下而上的叩问抗争,都包含着对普罗大众的平视和悲悯,以及打破阶层、追求平等的普世价值。

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热播之后,仙侠剧中的“通神膨胀”也自此开始,角色动辄数十万岁,身份从仙到神愈发高贵无匹、世无其二,平民叙事几乎在仙侠剧中退场。影评人毛尖曾调侃道,“影视剧就是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按地位,财产分配颜值,按颜值分配道德和未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男女主都是顶级配置,颜值四海最高,地位八荒无敌。”

无论如何,这部剧在热度上收获了空前的成功,主演杨幂也依靠这部剧事业再上一个台阶。而从时间背景来看,这部剧火热的2017年正是“大女主”古装剧大年,《楚乔传》《大唐荣耀》《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剧都播得如火如荼。而同类剧也大多收获了相似的市场反馈,即高热度和口碑争议的倒挂,也给这一类型的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随着“大女主”古装剧的全面式微,同类设定的仙侠剧也不太讨观众的欢心了。从剧情设定上来说,当仙侠剧的主角在高贵身份的自矜中打转,“仙侠”带来的潇洒肆意、神秘浪漫之感就消失了。而当神仙们个个都把结婚生子、宠妻纳妾当做天大的事忙前忙后时,从前仙侠剧冲破命运枷锁、追求真爱的禁忌感和戏剧张力也彻底被消解。仙侠玄幻题材成为了爱情故事的背景板,不再具有独特的意义。

虽然每年都会有剧集收获一定的热度和口碑,例如2018年的《香蜜沉沉烬如霜》、2019年的《宸汐缘》和2020年的《琉璃》,但若谈到振兴仙侠剧,似乎还有些差距。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稍作总结:这些仙侠剧或许凭借精良制作、精巧演技或者跌宕剧情提供了良好的观剧体验,戏剧冲突和人物弧光都可圈可点,但仍然在古偶爱情剧中打转,精神内核与普世价值表达终究差了一口气。

除此之外,按照前文中的定义,由男频小说改编的玄幻剧也可算作仙侠玄幻题材。但该类型的改编剧始终没有真正的现象级作品出现。事实上从内容本身来看,男频IP所沿袭的也是武侠小说的道路,即底层男主的打怪升级和逆袭。

男频小说的影视化改编存在一定的矛盾,即影视剧的主要受众是女性观众,但男频小说的主要读者却是男性观众。因此以女性向仙侠剧方式改编的《青云志》和《择天记》虽然有流量演员和大制作,但都在内容改编上折戟。当有限的资金被放置在演员和宣传营销中,需要大量成本完成的复杂世界观的搭建必然会受到影响,剧集成色容易显得粗制滥造,因为“斗气化马”而闻名的《斗破苍穹》即是样例。而花费了大量资本复现世界观的《将夜》,成色不错,也有口碑。但或许庞大复杂的世界观也成为了理解门槛,转播度并不及同等体量的女性向仙侠剧。

另一方面,男频小说中常见的“种马”设定、暗黑风以及“大开金手指”的爽文风格并不完全适用于影视文本。因此在改编尺度上并不好拿捏,改得不彻底,在当下的市场和舆情中极易翻车,而如果大刀阔斧,又容易受到原著原教旨主义者的诟病。例如同样是王倦编剧的男频IP,权谋题材的《庆余年》成为爆款,而却在玄幻题材的《斗罗大陆》和《雪中悍刀行》上吃了挂落。

后记

纵观仙侠玄幻剧集的发展与现状,想要复现“仙剑”时代的辉煌仍然很难。经过数年的同质化作品的洗礼,观众对于当下仙侠剧的陈旧套路已经审美疲劳。新版《仙剑奇侠传》的翻拍从一开始就被唱衰,单纯的复制也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

但仙侠剧的制作风潮依然强劲,未来待播的头部古装剧中,仙侠玄幻题材剧集数量可观,明年待播头部仙侠剧多达十几部,包括备受期待的《镜双城》《沉香如屑》《玉骨遥》《重紫》等等。而他们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依然是知名IP与流量演员叠加的影响力。

如前文所述,对于如今的仙侠剧来说,艺术属性让位于商品属性,保证投入产出比即是成功的剧集。可以想见上述剧集播出后一定会收获相当的热度,但在这种模式下,这类剧集目前尚无法找到通往现象级佳作的通路。

作为传统文化影响下特有的题材,仙侠剧源起于传统神话,兼具中国文化的古典韵味、写意之美,也可容纳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如果仅仅将其作为甜宠爱情故事的佐料,实在是可惜了。

一定程度上,仙侠剧的发展兴衰反映了国产古装剧的类型沉浮。当下仙侠剧的问题,也是古装剧所面临的。分析仙侠剧式微的历程与原因,不在于盖棺定论,而是在过往的成败中找寻方向,创作出真正兼具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好作品,期待仙侠玄幻剧能拨开迷雾,识清前途。

【文/魏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