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能够拍出那么多精彩的谋杀系列电影?呵呵


NateHaskell意欲行凶


我在美国影视剧(犯罪现场调查)里的剧情看到了这么个无法理解的剧情,一个杀死了几十人的连环杀手被判处无期徒刑,结果他不但在监狱里头建立起了自己与外界联系的渠道,培养了多个继承自己“杀手事业”的后辈,更夸张的是崇拜他的新娘团合伙把他从监狱里头劫了出来,而后他掀起了新的风波。

Nate Haskell 盯上新的目标



随着影片剧情的推进,我也产生了许多的疑惑。现实中罪犯可以这么自由地跟外界联系起来的吗?崇拜连环杀手这种事情和流行文化是可以被允许的吗?然而现实就是在美国等国家,囚犯确实可以有自己的网站来投放自己的信息甚至用来约会(女粉丝交钱的那种),而这种病态的流行文化也影响了众多的年轻人。

这种流行文化是怎么产生的,发展起来的呢?笔者分析一下原因,发现这种文化的兴起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如同很多影视剧说的那样,连环杀手确实大部分可能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他们可能是被亲人虐待、遭到欺凌,然后在成长的过程形成了扭曲的人格,这一点也符合刑侦上一贯对连环杀手的形象侧写。

那这不就来了嘛,媒体能够找到自己报道的热点,当有人说这其实不是他个人的错误,是社会的错误,我们不能够审判这样一个精神存在问题的人。就这样,舆论就吵起来了,有人批判,有人支持。而在美国这种环境里,各州的法治权都有很大的自主,只要哪一边吵得声响大些,判决就会有了很大的松紧。一个地方的判决结果一旦偏向了连环杀手这一方,影响的却是整个国家和人民。

而作为明辨能力不足的年轻人他们受到的影响就越深,成长中遇到的烦恼是很正常的,我们国家的教育制止了年轻人暴力因子的扩散生长,而美国的环境就是个暴力因子生长的催化剂,意志薄弱的年轻人解决问题时想到的手段就是拳头、枪支。而有些人作出杀戮的动作,还可能是为了名声。

这个名声是从哪里来的呢?臭名昭著也会有人趋之若鹜吗?让我们分析一个道理,你和我都不喜欢连环杀手,但黑暗里的某个角落却有一个群体对连环杀手狂热不已,我们正常人也不可能每天上网骂一句连环杀手吧,但这个群体却可以一年到头守在自己的圈子里,说着自己的道理,那一个人接触这些东西多了,有了归属感,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也不奇怪了。

我们大概有了这样一个杀手流行文化发展的过程:有一个群体聚集在了一起,然后那些有着黑暗想法或者是好奇心的个体接触了这个群体,得到了自己的归属感,然后就越变越大,一发不可收拾。那么是什么让这些游离的个体产生了好奇心呢?正是影视作品。

在这种环境下,对于谋杀小说的创作者来说相当于是有了众多的创作素材。当这些作品被拍成电影后爆火后当然有很多人看过,可你想如果一个连环杀手他居然会是三部优秀作品的人物原型,人们对于这位连环杀手是不是就会有更强烈的好奇心了。就比如艾德.盖恩,在《沉默的羔羊》《德州电锯杀人狂》《惊魂记》中都有以他为原型创作的角色。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了,那这些电影制作公司是不是不应该制作这种类型的电影了呢?不,他们给电影分级,说这是成年人才能看的。他们说这是艺术,创作不应该受到限制。哦,又吵了起来,但就是不会有一个好结果。

媒体要热度、要钱,年轻人爱找刺激,国家管控也不到位,种种因素就让这种病态文化站住了脚跟。对此我只能说,美国犯罪电影真的很优秀,我们国家的影视作品在这个题材上不用发展得那么优秀也是可以的啦!


沉默的羔羊剧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