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编剧有没有秘密-芦苇的心声

书名:《电影编剧有没有秘密》

作者: 芦苇 / 王天兵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10-1


无情的人做不了编剧——编剧总是第一个哭泣的人

对于电影,我们多数人应该算是门外汉,根本无法去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因为我们在选择电影时,可能出于电影的宣传,也可能出于突来的兴致或者某种情绪。

看过很多电影,但能记住名字的寥寥无几,能记住内容的,更是少之又少。我想,真正的经典,就是人们不仅能记住它的名字,还能讲出内容来。

现在通过《电影编剧有没有秘密》这本书,带我们一起走进电影编剧的世界。这本书以芦苇与王天兵的聊天形式,讲述著名电影编剧、电影策划人——芦苇的心声。

一、芦苇其人

芦苇早年是美工出身,后来成为编剧,算是“毛遂自荐”。当时,身为美工的芦苇接触到一部剧本,他和导演说这剧本不行,他可以写得更好,于是导演就让他改吧。这是他第一次成为编剧,因为编制原因,他拿不到稿费,却也得了二百块钱差旅费,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在芦苇看来,一部电影存在的价值,要么有娱乐功能,要么有文化价值。现在很多电影人都没有真正钻研过经典,像基督教徒那样对生活与艺术心存敬畏。

二、用电影来抢救民乐

芦苇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致力抢救戏曲和民歌的电影人,四十年来作为职业电影编剧,他把大量的时候和精力投入民间音乐。芦苇对民乐的执着,来自于他的父亲。芦苇的父亲接受过音乐普及班的训练,还会自己制作小提琴。

芦苇说原先在农村99%的人是文盲,不读书、不认字,都是靠民歌和戏曲怀念祖先、弘扬正义……扫盲运动、普及义务教育之后,民间乐曲的这种功能渐渐消失了。

另外,在传统音乐方面,电影人多为文盲,中国电影人的文化艺术素养普遍偏低。

于芦苇而言,任何一首民乐都有资格拍成一部电影。

三、怎样写剧本?

芦苇特别擅长用四个字的词组,廖廖几句勾勒出影象的意境,他说剧本是给导演看的,是给投资人看的,不是给观众看的,越清晰越简洁越好,他在描写场景时从不限制死,而是做了一种意象指向。

书中芦苇也提到如何自学编剧,有一个捷径的方式,就是看经典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教父》《七武士》等,然后对照影片,用文字将一场戏一场戏写下来,再与原剧本作对比,中间的差距就是编剧的技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