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骅:民国范最佳代言人,登上金鹰领奖台

11月6日晚,第31届金鹰奖颁奖典礼现场,雷佳音和张凯丽一同颁发最佳男配角奖。张凯丽打开名单,大声念道:“马少骅!”音乐响起,掌声雷动。

马少骅凭借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的蔡元培一角获奖,实至名归。他出演蔡元培之前,观众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认知多是来自于书本。经过马少骅的演绎,观众看到了一位形神兼备的北大校长。

《觉醒年代》这幅栩栩如生的影像画卷中,除了主人公陈独秀(于和伟 饰)、李大钊(张桐 饰)之外,蔡元培的形象亦深入人心。角色成功的背后,是马少骅全身心的付出。甚至杀青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无法跳出角色。

塑造角色时遇到问题,马少骅习惯不断地与编剧、导演沟通。《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回忆,有一天早上他因为拍了一个通宵的戏,睡得很沉,结果错过了马少骅打给他的12通电话。

马少骅是“戏痴”,为了表演,他可以奋不顾身。金鹰奖颁奖典礼前些天,他刚刚在片场手指骨折。因拍戏意外受伤,马少骅觉得稀松平常。

做准备工作时,他喜欢“知人论世”。比如,探访历史名人故居,为角色设计形象和道具。表演时,他也努力为角色增添灵性和人性,使人物更加真实立体。

马少骅从艺40年,曾多次饰演伟人孙中山,《走向共和》中的表现堪称经典。现在,他的履历表上又多了蔡元培这样一位代表角色。加上早年间演的黄兴和前两年演的冯友兰,马少骅已经演了四位各具特色的民国重要人物。

近日,影视独舌连线马少骅。他向我们讲述了坚守演员这份职业的不易,复盘了《觉醒年代》的表演历程,同时也回顾了多年来饰演孙中山的心得。

以下,是马少骅的自述。

演蔡元培是我的理想

我在金鹰奖的领奖台上,说不在北京的演员非常艰难,这是我作为演员“北漂”的感受。我是话剧演员出身,2001年开始常驻北京拍戏。一个人在外面奋斗,没有家庭的温暖,回到住处吃饭都是问题。

最初,我在剧组的酬劳很低,但我不计较。我没想过靠演戏“升官发财”,就是喜欢演戏,喜欢自己的专业。

吃苦是工作的一部分。前不久拍戏手指骨折了,颁奖典礼当天上午我还缠着纱布,晚上因为是直播,就把纱布拆了。

手指受伤是前几天拍摄电影《我没有失踪》,我饰演一名老警察,要趟过河去抓捕犯人。这段戏要踩着河水跑600多米,河水不深刚到膝盖。

跑到第三趟的时候,我脚底一滑摔倒了,这根手指正好插到鹅卵石里,当时只感觉“咔”一下。后来去医院拍片子,确实骨折了,我没让医生打石膏,因为第二天还要拍戏,手指就一直肿着。演员嘛,苦和累都要受着。

我在武汉住的小区里,居民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我会在一旁看他们娱乐,和他们一起聊天,从生活中积累表演素材。演员想要塑造好角色,就必须扎根生活,时刻不忘自己就是百姓中的一员。

全国有那么多优秀的演员,我只是普通的一个。哪怕我做出了成绩,也要放平心态。这个心态不是装出来的,是养出来的。我演了几十年戏,逐渐磨砺,才有了这种心态。

回顾《觉醒年代》这部剧,最初制片方邀请我出演剧中的辜鸿铭。我拿到剧本后一看,就主动找到导演张永新,表达想演蔡元培的意向。

我崇敬这一代民国知识分子,演蔡元培是我的理想之一。他的身上既有古典文人气息,也有现代文人风骨。与导演深聊后,没多久就接到剧组通知,定下由我出演蔡元培。

颁奖典礼那天,主办方打印了我和导演一米多长的聊天记录。那是我进组之后,向导演提出的问题和想法。

我对角色塑造的构思是什么、我的这句台词是否能调整……拍摄现场时间紧张,我就要在拍摄前跟导演商量好。

我先后去了北京的蔡元培故居和绍兴的蔡元培纪念馆,希望在那里接一下角色的人气。我仔细地观察了故居布置和摆设,向工作人员询问他生前的饮食习惯,希望感受到他的生活氛围。

蔡元培纪念馆的专家给了我很多建议,对我帮助很大。蔡元培出生在绍兴,古代此地的师爷非常有名。我觉得他身上的确有师爷一般的智慧,善于和各方人物打交道。

后来,我去北大的图书馆查阅蔡元培的相关资料,从学生对他的回忆记载汇总,摸清他的日常穿着习惯,和平时教导学生的方式。这些详实的资料,让蔡元培在我脑海中鲜活了起来。

演蔡元培,我入戏很深,演完之后大概有半年时间跳不出来。那段时间,我看人的眼神、举止和笑容,都和戏里的蔡元培一样。

我意识到这一点后,觉得不行,我没法演别的戏了。我就努力让自己去掉这些特征。

我有四个字是一直牢记的,就是“脱胎换骨”。只有做到这种程度,人物才能打动观众。

我认为,蔡元培最大的历史贡献,是把当时一盘散沙的精英人物们聚集到了北大。陈独秀、胡适、鲁迅、辜鸿铭等人各有所长,政见各异。但蔡元培以兼容并包的思想,积极聚拢这些精英,让北大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这种海纳百川的心态,让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沃土。

细节决定成败

《觉醒年代》中,蔡元培有一段就职演讲,这是一场重头戏。观众看到的是6分钟的戏份,实际上拍摄的时候,整段表演是14分钟。

我为这场戏准备了两个多月,拍戏间隙,只要一有空我就在练习这段台词。我不是背台词,而是深入揣摩和理解台词的内涵,要把台词吃到肚子里去。我要感受人物的欲望要素,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我想透了之后,才能和人物产生共情。

这段台词的内容很丰富,蔡元培先是论述了大学的性质,之后又尖锐地指出学生们求学的误区和盲点。他的这一段演讲,一扫当时北大的治学阴霾,吹响了学校前进的号角。

为了更加契合角色的口吻,我修改了台词三分之一的内容。比如原来的台词中说的是“同学们”,我改成了“诸君”。这是我翻阅资料确定的语句,蔡元培演讲时常用“诸君”这个词,符合民国的时代氛围。

这场戏正式拍摄的时候,14分钟的演讲我是一气呵成。剧组当天在横店拍摄,台下坐满了群众演员。通常这一类演讲的表演,台下演员很容易沉寂打瞌睡。但是这一次不同,我看着台下演员的眼睛来表演,我把心里的感受表达出来。我一讲完,导演张永新率先鼓掌。群演们也都起立鼓掌,我能看得出他们确实被打动了。

剧中,蔡元培“三顾茅庐”邀请陈独秀(于和伟 饰)出任北大教授,这段戏也被观众津津乐道。我第一天进组拍的就是这一段戏,剧本写得很详尽,但我也增加了一些细节。

比如我演第二次去找陈独秀,对方还没起床。蔡元培就坐在房间门口等着,他两只手伸到袖管里,人一松弛就睡着了。

这是我设计的表演细节,目的是展现出蔡元培人性化的一面。他那段时间奔波忙碌,偶然得到一个小憩的机会,应该会打个盹,这符合一个人的真实状态。

我在剧中和于和伟的对手戏比较多,我俩都是上戏毕业,他算是我的师弟。他是一位实力派演员,每场戏和每句台词都能够吃透。我俩演对手戏很默契。我有些临场的表演设计,剧本里没有,他也完全接得住。

比如,有一场戏说的是蔡元培离开了北大一段时间,陈独秀被抓进监狱。蔡元培回来之后,赶忙去探望出狱的陈独秀。我从门外快步走进来,拉着陈独秀的手说:“我很明白,你吃了很多苦。”

这句台词是我的即兴表演,我是按照人物的性格来设计的。他俩当时的交情很深,简单一句的问候,胜过千言万语。我就像是一位兄长和弟弟说话一样,充满关切和自责。于和伟的反应也很对,陈独秀桀骜不驯的心,一下子就融化了。

除了要演出蔡元培海纳百川的胸怀,睿智沉稳的性格,还要抓住他幽默风趣的一面,这样才能让人物更加真实生动。

比如那一段我洗脚唱戏的表演,蔡元培听到宣统皇帝再次退位的消息,兴高采烈。他一个人在家里洗脚,开心地唱着绍兴戏,连动作带表情,非常投入,完全释放了天性。

原来剧本中就写了蔡元培坐在家里,会见了来访的客人。但是,我觉得这样太平淡了,所以我就重新设计了这场戏。这段表演我构思了很久,专门为此学了一段绍兴戏。

我准备好之后,就找导演申请改一改这段戏。他听完我的阐述之后,欣然应允。我拍《觉醒年代》,遇到了导演知音。张永新导演就像是蔡元培一样兼容并包,充分调动了演员的积极性。

我有个习惯,就是演完一场戏之后,当天回到宾馆都会写拍摄笔记。我会记录下拍摄内容,以及思考这场戏有没有达到想要的状态。我管这个叫做“人物总谱”,每一场戏的表演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为了整部戏的人物塑造完成。

我感恩《觉醒年代》的出品方歌华传媒、总制片人刘国华、导演张永新,他们给了我出演蔡元培的机会。这并不是一次成名的机会,而是让我在演技上取得进步的机会。

回顾我的表演生涯,我还要感谢张黎导演、管虎导演、胡玫导演、吴子牛导演。我的成长,离不开这些导演对我专业上的帮助。

孙中山与《走向共和》

我父亲就是演员,受他的影响,我很早走上表演之路。我8岁进艺校,成年后考入上戏,毕业后一直从事演员的工作。

我演了许多影视剧,塑造了很多历史人物。其中,民国人物给观众的印象最深,前期有孙中山,现在有蔡元培。

第一次接到出演孙中山的邀约,是在1983年冬天。那时我还在上戏,导演丁荫楠托人约我在上海华侨饭店见面。他当时看过我在上戏演出的毕业剧目《物理学家》,非常认可我的表演,便想找我演电影《孙中山》。

那天下着雪,我借了一辆自行车,骑到饭店和他见面。当时聊得不错,他请我次年出演孙中山一角。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做准备,除了研究人物,还认真减肥。后来主演换了人,我就这样和孙中山这个角色失之交臂。

我非常失落的时候,湖北电视剧制作中心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出演电视剧《黄兴》中的男一号。我接下这部戏之后,首要任务就是增肥。当时为了演孙中山,我的体重控制在127斤,演黄兴时增肥到176斤。

《黄兴》

大学毕业之后,我进入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工作。80到90年代,演话剧是我的正职,影视剧演出只能在工作间隙完成。

进入新世纪,机缘巧合,我先后在《平民大总统》《风雨十二年》《走向共和》等影视剧中塑造孙中山的形象,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也让我更加深入了解这位历史伟人。

孙中山和当时的当权者不一样,他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有远大的治国抱负。但他不是一个有权谋的人,所以他战胜不了野心家袁世凯。

孙中山是一个典型的绅士,他虽然出生在中国,但不是在中国成长起来的,他的局限性也在于此。他很晚才知道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所以他的革命就没有真正成功。

《走向共和》

2001年夏天,我在广东拍摄电影《风雨十二年》。当时我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说是《走向共和》剧组的副导演,邀请我到北京试镜孙中山一角。我那时不认识张黎导演,也不晓得这部剧的规模有多大。但是,一听到能出演孙中山,就答应抽空前去。

我到了剧组在北京黄庄的驻地之后,见到了张黎导演。他问我想怎么演孙中山,我说很喜欢这个人物,但是他的品格太高尚了,不一定能完全地把握住。我如果能出演的话,还希望导演帮助我。没过多久,导演就拍板决定了由我出演孙中山。

我接下《走向共和》这部戏之后,开始进一步深入研究孙中山。我阅读了内地出版的相关书籍之后,觉得资料还不够,就托人从台湾带回一本《孙逸仙传记》。这本书记述了孙中山的一生经历。因为作者曾经和孙中山共事,所以书中的描绘非常真实生动。我在《走向共和》中的表演,受到了这本书的很大启发。

《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以孙中山的10分钟演讲作为结局,这段台词足足有9页纸,我为了这场戏准备了三个多月。我不断揣摩每句话用什么样的语气,然后反复演练。

拍摄当天,张黎还宽慰我说:“少骅,不着急,咱们一天就拍这一场戏,你中断了咱们就从头再拍。”

孙中山这段演讲的第一句就是“张勋复辟了”,然后他阐述了共和的观念,以及民国建立六年来的艰难立法之路。整段演讲分析了国内时局,又预见了未来形势,是一段有深度和高度的讲话。

整场戏前后拍了三条,每条我都是一镜到底,一上午就完成了拍摄任务。当时有五台摄影机分别从不同角度在拍我,每一条我都是以饱满的热情来表演。

张黎导演后来告诉我,当时作曲家徐沛东也在拍摄现场,他是《走向共和》的配乐师。他听完我的演讲之后,马上站起来就要回工作室。他说有灵感了,现在就回去作曲。

我演《走向共和》正值壮年,为了演好孙中山,真的是想尽一切办法。演到他老年疾病缠身,就少吃饭、少睡觉,力图展现出他疲惫不堪的状态。

演员对自己的专业要有敬畏之心。当你有了敬畏之心,你才能塑造好每一个角色。你的角色无论大小,都会是有生命的人物。

《走向共和》

角色既然由我来塑造,我就以生命对生命来创作。

我演了20多年的孙中山,在我不同的年龄阶段,饰演这位历史人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中年时期,我演孙中山是往伟人的方向走。近几年,我再演孙中山的时候就尽量隐去他的光辉,努力让人物往真实方向走。

《辛亥革命》

说起民国人物,我还在历史剧《我们的西南联大》中饰演教育家冯友兰。他身上有中国文人的风骨,不矫揉造作,学富五车,是民国文化人的代表。我饰演这位人物,就要努力去理解他的哲学思想,了解他的生活习惯。演员只有接近角色,才能成为角色。

我之所以出演这部剧,是因为很喜欢西南联大。这所特殊的学校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它保护了当时中国的文化精英,让我们的科技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这所学校的历史,承载了家国情怀。这部剧在2019年就拍摄完成,希望能够早日和观众见面。

【文/崔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