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一碗功夫面让两颗心走到了一起

经典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翻拍成的电视剧《天道》同样深入人心,王志文在剧中的形象深深的扎根在我的脑海里,以至于我后来看原著的时候,丁元英的形象总是冒出王志文的影子。电视剧为什么取名天道,可能和小说中不断诠释的主、主义、道、天道有关。

网络图片

其实豆豆第一次点题天道的时候,恰好是芮小丹在‬第一次‬经历‬生死‬考验‬的‬时候‬。在‬一次猎虎‬‬抓捕‬行动中‬,小‬丹‬‬被从‬黑暗‬的‬墙角‬窜‬出‬来‬的‬亡命之徒‬‬一枪‬嘣‬头‬:

网络图片

就在她刚刚走出一堵砖坯的时候,突然,一支枪口从砖坯墙的另一侧伸出来顶到了她的头上。芮小丹骤然一惊,心想:完了。随即她听到了一声果断而从容的扣动扳机的声音,然而意外的是,枪居然没有打响。她立刻意识到是颗臭弹,于是抓住这千分之一秒的机会,左手闪电般握住对方的手腕,侧身一个大背将对方摔倒在地,拧住他的胳膊夺下手枪,用枪顶住他的头,用腿将他死死压住,然后从腰间取出手铐。芮小丹这才看清楚,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犯罪集团的二号人物王明阳。

做为一个女人,她脑子不停的冒出来:我又杀人了,我又杀人了。当她完全沉静下,这一刻她才真正从理性上体会到,死神又一次与她擦肩而过。她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如果刚才不是一颗臭弹,那她就再也见不到丁元英了。一想到可能再也见不到丁元英,她的心涌起了一股死一般的痛,她终于拨通了那个她日日夜夜、朝思暮想的人的电话……

接到电话的丁元英,眼泪默默地淌了下来,他‬终于放下心中的魔和对女人的“偏见”,全身心的接纳了‬芮小丹,并和芮小丹有了第一次的思想上的共鸣、灵魂上的交流,他‬彻底‬认识到‬芮小丹‬不仅仅‬是一个‬女人‬,一个‬美丽‬的‬女人‬,一个‬勤奋‬独立‬的‬女人‬,一个‬杀过人‬枪法‬如神‬的‬女人‬,还是‬一个‬令他‬心生‬尊敬‬的‬女人‬,这个女人既没有亲历死亡的恐惧也没有成就英雄的豪迈,只有爱,只有对生命的敬畏。

两个发心灵碰撞的灵魂交织融合为一体后,食色性也,他们决定去吃一碗面,功夫面,这是他俩确定关系后第一次去吃面,这究竟是一碗怎样别致的面呢:

网络图片

芮小丹起来说:“你不是爱喝工夫茶吗?待会儿我带你去吃古城的工夫面,你一定爱吃。”

说话间开车到了“古风工夫面”馆。面馆内外灯火通明,门前密密麻麻停满了车辆,不断有客人进进出出。宽阔的大餐厅里人声嘈杂,像一个沸腾的会场,进门迎面是一个金匾,上写:古城一绝。餐厅的正前方墙壁上挂着一个横幅,写着“色鲜、香真、味正、形美”八个大字。


网络图片

所谓工夫面就是手擀面条的一种特别精致的吃法,每张桌子有一只专门煮面条的锅,锅里是清水,不加任何调味,但是浇卤和小菜却有几十种之多,每次下锅的面条只有一口,每口面条都是刚出锅最新鲜的口感,每口面条都因不同的浇卤和小菜有不同的口味,把一口面条的境界吃到了极致。

网络图片

相比我们前文提到高贵典雅低调的谭家菜,这功夫面就相当的亲民而小家碧玉了,其实这家功夫面馆确有其地,有人说在山东聊城二建美食街,也有说在烟台,但就原著中的面馆,我感觉在山东的可能性最大,功夫面功夫面,面的特点在功夫上,就是杵面拉面甩面的功夫,而中国功夫面的鼻祖在山东郭城。

郭城摔面始于清朝早期的康熙、雍正年间,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因出自郭城村而得名,已经成为海阳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地方小吃。相传清康熙年间,郭城村人于昌开了个面汤馆。有一年,朝廷一位官员来胶东办事路过郭城,时值中午,这位官员及两名随从又饥又渴,就进了于昌的面汤馆,每人要了两大碗面条。吃完后三人赞不绝口,特意把于昌叫来,问此面叫什么名字。于昌随口说了一句:叫拉面。那位官员说:不对,拉面没这么好吃。遂要于昌当面制作,看完之后,那位官员不禁哈哈大笑,说:你这哪里是拉面,分明是摔面。并建议于昌把“面汤馆”改成“郭城摔面馆”。从此,“郭城摔面”不胫而走,享誉一方。

“郭城摔面”的鼎盛时期,南起海阳,北到蓬莱,西至青岛,东到牟平大半个胶东半岛都能见到郭城摔面馆。由于铺面简单———几张桌凳,几幅碗筷,桌子上摆放点调料即可开始待客,因此郭城周围方圆百里赶集、赶山、赶庙会时,郭城摔面是人们最喜欢的传统小吃之一。

摔面师傅,手中一个柔软面团,双手上下抖动几次,三拉四摔,几个回合,面团即被摔成细细软软的银丝,柔韧绵长,粗细均匀。再浇上鲜美的汤卤,数碗热气腾腾的郭城摔面就会摆在你的面前。吃起来细腻光滑,有咬头,有嚼头,独具一番滋味,再加上各种特制的香辣各异、味美可口的“卤”,让你胃口大开。尤其是在寒冷的冬日吃上一碗,你会感到浑身暖洋洋的,一点都不觉得冷。

大家回过头来,再看看遥远的救世主中对这古风功夫面的描述,就会明白芮小丹独独请丁元英吃面的原因,可能也寓意君子之交,一面之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