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吹半夏》中的许半夏到《知否》中的盛明兰教会了我们什么

冬日的假期,就喜欢在家窝着看剧,最近一直在追赵丽颖的新剧《风吹半夏》,有很多感触。

《风吹半夏》剧照

记得之前看到过一句话:生存模式决定行为模式。

我现在才深刻理解这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是受到生存环境制约的。

就像许半夏为啥那么拼,那么爱搞钱。首先,她妈生她的时候去世了,她爸另娶了,后妈还各种挤兑她,说白了,她其实很渴望亲情,但又不断地在亲情里受到伤害。

所以,她也不太会处理亲密关系,开头就能看到她丈夫在家跟人上床,她立刻跟丈夫扭打起来,但被打得很凶的那个人反而是许半夏,连邻居都说,每次她都是被男人关起门打的那一个。

这样一个女人,在婚姻里往往会有两种选择,要么被男人不断家暴,整个人搞得惨兮兮;要么离开这个男人,靠自己闯出一条路。 许半夏明显属于后者,她也已经习惯了这条路。

她只有在不断闯荡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她安全感的来源。而相反,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那种很平凡、很普通的家庭,从小到大都接受那种让他很老实、本分、懂事的教育。大概率的情况下,这个人也很难叛逆起来,也不知道如何应对外界的冲突,别人的伤害和挑衅。毕竟他们一直都是通过用老实、本分这个护身盾来应对这种冲突的。

让一个人去违背自己的生存模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当我在《知否》里看到的卫小娘护不住自己和孩子,无辜惨死的那一幕,我不会觉得是她的拧巴和清高所致。

《知否》中卫小娘去世

人都是有认知偏差的,一个人有底气的根源在于有足够多的偏爱和安全感。可卫小娘在盛家,是孤立无援的。她虽然知道在高于她的阶层里生存很不易,但她并不懂得该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懂得一个道理和学会灵活变通让道理为自己所用是两码事,这中间需要大量的实践和高人的指导。

所以,她在盛府的内宅中,这个显然高于她的阶层里依然保留了自己在娘家时的做派——不给人惹事、 只安心过好自己的日子。但其实,她也是有追求的,她的追求就是像平阳昭公主那样可以不依靠父兄,自己就能闯出一片天地。

这就是很浅显的认知了,属于一种理想主义的追求,活在云端,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她清高的原因。

因为现实是:她读了书,依然只能依靠父亲,还因为父亲的突然病逝只能困守内宅,只能低头。

所以,她时常教导明兰忍气吞声,不要冒尖出头。她还教导明兰:你大姐姐同你不一样,有一些痛于你大姐姐只是皮毛之痛,但于你,就是骨血之痛了。

卫小娘的不争,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圈层的认知壁垒。从本质上讲,贫穷家庭出身的小孩,老实本分、小心翼翼是他们一辈子的生存法则。

《知否》盛明兰剧照

万一因为不小心惹出点事儿,一家人都要绝望了。孩子在这种教养之下,只会压抑天性,很恓惶地过日子,大概率的情况下,一辈子都是个老实巴交的人。所以人们常说苦难是一笔财富,因为这是一种通过变相剥夺生存资源让你不得不成长起来,你熬过去了,必定能学到点东西。但是这种成长和高一点阶层的孩子,在日常生活里就能习得的见识还是有本质差别的,当然,有成长总比没有要好。

卫小娘就是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所以她会把希望寄托于那副李娘子镇守娘子关的理想中。她最大程度上的挑战权威,是为了给小蝶洗清冤屈,想报官,但盛纮不愿意,这件事儿就不了了之了。所以,对于卫小娘没能呵护住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我到现在,才渐渐理解了其中的根源。她只不过是受困于眼界和手段,被人害了性命不知道怎么还手而已。
其实,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对比一下盛明兰的成长历程,就能明白。

盛明兰从小在老太太的教导之下长大,她听过庄学究讲课,参与过孔嬷嬤的教导,她还自己管过家,还经历过兵乱,还帮淑兰姐姐和离……每次,她都是和祖母一起复盘自己的成长。她的眼界和见识是通过经历的事件,在时间的作用下,慢慢习得的;而她的智慧则更多地是靠祖母的引导和自己悟出来的。所以婚后,盛明兰斗得了刁仆、赢得了恶婆婆、还有余力帮更高的阶层分忧.....

盛明兰其实是在一种很高配的教育下长大的。而卫小娘只在普通之家长大,她哪里见识过深宅大院里的勾当。她当然不知道坏人的害人手段会到何种地步,更不知道会因为多吃点东西就害死了自己和孩子?所以,我们其实要学会从一个人背后的生存环境去看待她的成长。

《知否》大合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