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演员童自荣:李连杰看到我,连个招呼都不打,艺德太差了

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著名配音大师童自荣提到李连杰更是直言:这个人的武功是不错,但是艺德…

未尽的话语中,饱含对李连杰的不满。

两个人的矛盾起源一场宴会。

《少林寺》播出之后,二人受邀参加某宴会,童自荣先到会场一步,看着李连杰被众人簇拥而来,旁边有人指童自荣说:这是童自荣上译厂的配音演员,给你《少林寺》配音的那个。

童自荣以为李连杰会过来握个手,再不济也打个招呼,没想到李连杰只看了他一眼,然后转头走掉了。

这个举动令童自荣很是尴尬。

当节目播出后,有网友认为: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也是合作过得关系,别人也介绍了自己,你看一眼就转头走了,是不是有点太不尊重人了。

也有网友认为:都是花钱办事,俩人也没有交情,凭什么要过去跟你握手?

那么究竟是李连杰耍大牌,还是童自荣小题大做?

又或者说这件事,另有隐情?

1、赤子追梦,12年等待圆配音梦


1944年出生的童自荣,从小就喜欢看外国电影。

他看见的很多外国电影,都是经过上海电影译制厂(以下称上译厂)配音,那饱含感情、吐字清楚的中文配音,在小童自荣心中埋下一颗配音梦的种子。

成年后,童自荣为了实现自己的配音梦,考进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他的最终目的是进入上译厂。

无奈上译厂不再社会面招聘,只能采取之中迂回的方法,先在上戏读书。

时间一晃,童自荣年近30,到了解决个人问题的时候。

和同时代无数人的婚姻一样,童自荣的另一半也是经他人介绍认识的。

看到亲戚拿出的三张照片,照片上的女孩模样清秀,是他喜欢的类型,很快在亲戚的的安排下,二人见了面,这个人就是童自荣日后的妻子——杨倩华。

童自荣的夫人杨倩华家境优越,同样也是影迷和戏迷,有相同爱好的两个人很快拉近距离,慢慢走到一起。

彼时童自荣还在做配音的白日梦,早晚没有工作混迹在校园,前途渺茫,而杨倩华却甘愿冒着风险他陪他做梦。

这样的爱情无论在当初还是现在,都着实让人羡慕。

1972年春节二人结婚了,好事似乎总喜欢结伴而来,婚后不久学校宣布将滞留在校园的学生再分配,上译厂也要吸纳新员工。

老师知道童自荣的执着,便推荐了他。

童自荣在做了12年配音梦后,终于圆了梦,成为一名配音演员。

童自荣对配音十分痴迷,进入上译厂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脑子里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配音那些事,工作精力付出的多,为家庭付出的就少了。

甚至妻子生两个孩子的时候,都没能陪在身边,对此童自荣对妻子是心怀愧疚和感激的。

在童自荣的自传《让我躲在幕后》中回忆起那段时光,也不禁感叹:那段日子,她一边上班一边处理家庭琐事,还要和眼里能干的婆婆相处,日子过得绝不轻松。

童自荣可以全心全意追求梦想,离不开妻子杨倩华的理解和支持,对杨倩华来说,丈夫从事的事业是自己所喜爱的,好的作品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回报。

每当看到丈夫的作品上映,杨倩华都十分满足。按照现在的说法,杨倩华也算是丈夫的事业粉。


2、厚积薄发,声音响彻大江南北


进厂最初的5年间,童自荣一直在跑龙套,他对此没有丝毫抱怨和不满。

童自荣知道自己的毛病:普通话有瑕疵,因为早些年的经历导致声带变紧、音域偏高,还有曾经在戏剧学院学习的舞台腔,也成为他配音路上的绊脚石。

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配音演员,说话不带任何腔调,自然流畅、生活化的交流对话才合格。

当然,想要改变多年的发声习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了解自己缺点后,童自荣每天坚持读报纸,没有配音任务的时候,他总安静地坐在录音棚中听老演员们配音,不断琢磨学习。

对于童自荣的成长,厂长陈叙一都看在眼里。

他就像一块璞玉,慢慢被打磨掉外壳。

1978年,厂长将刚引进的《未来世界》主角配音交给童自荣,而童自荣没有辜负厂长的信任,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同事的认可。

同年,上译厂引进法国冒险电影《佐罗》,考虑到荧幕形象,需要一位声音年轻明亮的配音演员,因为此前的优秀表现,厂长将这个角色交给了童自荣。

剧中阿兰·德龙扮演两个反差很大的角色:佐罗和总督,童自荣也需要配两个角色,对他的能力要求更高。

为了更好地把握人物,他无时无刻都念词沉思,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佐罗》一炮而红。

当年电影上映之后,很多男孩都学习佐罗的样子,甚至还学起童自荣说话的声音,至今脑海中还清晰地记得那句台词:“从今天开始,我们不打无辜的人!让你们看看公正的判决”。

这部作品对童自荣今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时至今日,人们一提起《佐罗》还是会想起两个人,一个是佐罗的扮演者阿兰·德龙,一个佐罗的配音演员童自荣。

然而,童自荣和“佐罗”之间的缘分,还远没有结束。


3、中国佐罗,童自荣获得阿兰·德龙认可

《佐罗》在法国本土上映后反应平平,却不想三年后被上海电影译制厂引进后,在中国掀起一阵浪潮。

于是在1989年阿兰·德龙来中国后,第一时间拜访上海电影译制厂,两个“佐罗”终于见面了。

初次见面,童自荣对阿兰·德龙的印象非常好,二人还在电影厂一起观看《佐罗》和《黑郁金香》的译制片。

在阿兰·德龙结束上海之旅时,童自荣以为两人之间的缘分到此为止,可没想到,阿兰·德龙竟然邀请他去北京参加自己的生日会。

说是一场生日会,实际上是一场联欢晚会,有很多知名明星都上去表演节目,就连躲在幕后的童自荣,也穿上佐罗的经典服装朗诵台词。

表演结束后,阿兰·德龙给了童自荣一个大大的拥抱。

童自荣有些不好意思,也问出了内心始终担心的问题:“你是不是感觉我给你的配音,声音太过年轻了呢?”

阿兰·德龙对此表示:没感觉声音不匹配,希望你能保持你的嗓音,以后我的片子在中国放,都交给你来配。

同样是为角色配音,阿兰·德龙身为国际巨星,来中国后专程来上海见童自荣,又是握手,又是邀请童自荣参加自己的生日晚会,而李连杰见面却连招呼都不打。

童自荣说不尴尬,那是假的。

再加上李连杰在《少林寺》未上映之前没有名气。

他因《少林寺》一炮而红,其中童自荣的配音为李连杰的表演加分不少。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以为那就是李连杰的原声,可见没有童自荣,这个角色不一定会这么出彩。

就像姜母鸭中的姜和鸭。

没了谁都不算经典。

童自荣和李连杰好歹也算是合作伙伴,再次相聚一堂,不说拥抱握手,见面打招呼、寒暄几句也好。


可李连杰却选择无视童自荣的存在,也太没有礼貌了,难怪童自荣会记忆深刻。


但除了这一点,还有另外更重要的原因,让童自荣耿耿于怀。


4、时代落幕,该何去何从

除了大家熟知的《佐罗》,童自荣还为很多经典角色配过音。

比如《水晶鞋和玫瑰花》、《天鹅湖》、《大海的女儿》里面高贵华丽的王子,《茜茜公主》中滑稽的勃克上校也是他。

这些经典的动漫角色,都因为童自荣的配音大放光彩。

那些经典的声音形象,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但突然有一天,童自荣“消失”了。

原来,自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字幕组的出现,和中国人整体英语水平提高,大家更喜欢看原版外国影片;

同时期香港出现一众优秀的影视作品,内地的影视行业也蓬勃发展,导致曾经辉煌一时的译制片开始走向没落,这也是童自荣在90年代后作品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

没有那么多译制片需要配音,国内影视剧的配音风格,又与童自荣的译制腔完全不同。

那时国内配音形式呈现多样化,例如香港影视剧进入内地后的配音腔调,至今被戏称“TVB”,还有当时台湾腔,是最受欢迎的,童自荣等人的译制片腔反而不容易接到戏了。

2004年,译制片的没落已经无力回天,童自荣带着遗憾的从上海电影译制厂退休,自此,童自荣从人们的耳朵中消失了。


5、追梦不停,声音不老

骤然离开熟悉和热爱了几十年的工作岗位,内心的眷恋和不舍,导致童自荣退休后精神日渐萎靡。

孙渝烽在《银幕内外的记忆》一书中回忆:退休后童自荣经常失眠,人也消瘦很多。

所以他对李连杰耿耿于怀的主要原因,大概也在这。

从李连杰对童自荣的漠视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位功夫皇帝心里,类似配音等一系列幕后工作者并不重要。

就像后期他没用童自荣配音,不是照样很红吗?

可对于童自荣来说,配音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信仰。

眼看着的丈夫终日不开心,杨倩华只能让自己忙碌起来,希望能带动他的情绪,也顺便弥补年轻时没能继续学业的遗憾。

杨倩华开始上老年大学学声乐、学日语,甚至还顺利考取驾照。

终于,妻子对生活的热情重新感染童自荣,他想到虽然可能没有为译制片配音的机会了,但自己还能发出声音,虽然自己退休了,但是对声音艺术的追求不能停歇。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能继续追寻配音梦的方法。

2004年1月,一个很平凡的午后,刚退休的童自荣坐在陪伴自己近40年的椅子上,手边是自己最爱的收音机,妻子在一旁做家务。

不大的房间,虽然设施略显陈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暖暖的阳光照进来,看起来宁静而美好。

突然,童自荣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并大喊:“我想到了,我想到了”。

这可把妻子杨倩华吓了一跳,心里止不住的嘀咕:这老头子犯什么病了?

童自荣想到什么了呢?他想到,自己不能给电影配音,还可以朗读啊,这不也是声音的艺术吗?

此后开始朗诵各种读物,2005年童自荣为朗诵读物《蓝皮兔的故事》作朗诵配音,声音温暖柔软,还是那么的有力量。

再后来童自荣又找到一条新道路——为动画角色配音,童自荣的普通话标准,有非常棒的配音基本功,当时又缺少动画配音人才,童自荣真接到不少配音工作。

童自荣的声音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他是《围棋少年》中坏事做尽的雷凌云,他是《风云决》极端反派傲决,他是《少年岳飞传奇》中闻名天下的武侠周侗,还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阴柔邪魅的反派混沌。

因早年的译制片经历,童自荣还接到几部国外动画的中文配音工作,比如:2005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中的西蒙;2010年《玩具总动员3》(中国大陆版本)的胡迪警长配音,前两部也是童自荣配音。

2022年1月,童自荣近80岁高龄,参加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的初心讲堂第十三讲“力量之源 信念永恒”迎春诗歌朗诵会。

演绎了《中国结》与《在那遥远的地方》两首诗歌,他的声音依旧浑厚有力,吐字干脆利落。

如今童自荣和夫人还居住在上海的老房子里,浇花煮茶,含饴弄孙,最大的希望就是身体健康。

两个人携手走过50年的风雨,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清清淡淡的相守也是一种幸福。

童自荣这一生都在追梦路上,从孤注一掷报考上海戏剧学院,到经历五年“冷板凳”,再到译制片的没落,童自荣经历太多,但不变的是那份对配音的热爱。

从万众瞩目到静处一隅,他似乎都泰然接受着,默默守护着自己的配音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